2021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83260462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X月X日精品范文-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三篇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现状及建议一我们结合县实际,针对如何加强边远艰苦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一)、县边远艰苦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县下辖六乡三镇,乡镇干部共计739人。其中正科级干部27人,副科级干部85人,一般干部627人;男500人,占6(7)、7%,女239人,占3(2)、3%;汉族干部182人,占2(4)、6%,少数民族干部557人,占7(5)、4%;本科以上学历119人,占1(6)、1%,大专学历343人,占4(6)、4%,中专及以下学历277人,占3(7)、5%;25岁以下32人,占(4)、3%,25

2、至30岁192人,占26%,31至35岁201人,占2(7)、2%,36至40岁113人,占1(5)、3%,40岁以上201人,占2(7)、2%。近年来,县委始终致力于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能够适应农牧业和农村工作需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干部队伍,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一是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边远艰苦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近年来,我们把满足农牧业和农村工作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各级党校培训与自学、短期轮训、以会代训、参观考察、挂职锻炼、学历教育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大纵深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近两年来,我县共安排乡镇干部742人次参加了自治区、地

3、区和县委党校的集中培训、调训。225人次参加了畜牧、农业、法律、财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先后4次组织149名乡镇干部前往xx、xx、xx及区内昌吉、库尔勒、天山北坡经济带等地学习考察大棚种植、獭兔养殖等优势产业项目,43人参加了高等学历教育,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改善。二是通过扎实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边远艰苦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得到加强。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步骤在乡镇干部中精心组织开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同时,制定并推行了县乡镇党委议事规则、县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等一系

4、列制度规定,形成了作风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边远艰苦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在实际实际中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以此激发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20_年至今公开选拔乡镇干部77名,使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在吐故纳新的过程中得到改善。四是结合实际优化人员配置,边远艰苦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完善。近几年来,县委按照提高素质、优化配置、增强活力、强化功能的原则,对乡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精简乡镇领导班子职数4个,提拔使用副科级领导干部40余人,异岗交流62人。这些举措,使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由20_年的4(4)、5岁下降为3(8)、)5

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4(3)、7%上升到6(2)、5%。同时,专业知识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人员配置趋于合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二)、边远艰苦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前面的分析看,我县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总的状况是好的。五年来,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以年均20.6%、32%、5(3)、75%的速度递增,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项目强县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稳定,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乡镇干部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县乡镇干部队伍的能力状况。但

6、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已经实践并将长期实践的常抓常新的重大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乡镇干部的能力状况与现实工作需要之间始终处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不适应的动态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县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部分边远艰苦乡镇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状态欠佳部分乡镇干部囿于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思维定势不能自拔,表现出复杂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出四种心理状态,或单独存在,或相互交织。一是盲目服从心理。满足于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的工作状态,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安于现状心理。部分乡镇干部思想比较保守,

7、改革怕担风险、创新怕出乱子。有的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不愿或不善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创工作新局面。三是迷茫心理。面对我县农牧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有的乡镇干部思想准备不足、工作方向不明、角色定位不准,对应当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认识模糊,陷于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四是消极心理。有的乡镇干部精神萎靡,面对差距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面对机遇缺乏主动迎接挑战、知难而进的精神,消极应付工作,被动完成任务。在20_年县委组织的乡镇领导班子年底考察中,考察结论为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被动、进取精神差等类似缺点的班子成员占有一定的比例。虽然具有上述心理特征的乡镇干部

8、只是少数,但若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乡镇干部队伍能力的提高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二)部分乡镇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与实现富蕴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标不适应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有些乡镇干部对如何发展当地经济心中无数,对如何更好更快地带领农牧民致富无计可施,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模棱两可。有的领导干部因此当起甩手掌柜逃避工作。有的干部还沿袭着发号施令、我说你做、管种催收等几十年一贯制的工作方法。对当前农民亟需帮助的市场供求信息、产业项目选择、生产技术

9、指导、农产品销售等问题感到无能为力。又如,面对农牧民之间、农牧民与村级组织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面对农牧民在公共事物管理上要求扩大民主的诉求,有的乡镇干部往往采取压制打击的办法,导致矛盾激化。在工作作风上,有的乡镇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宗旨观念淡薄,处处以管人者自居,不愿意扑下身子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有的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工作布置得多、督办落实得少,口号提得多、管用的措施少,强调客观的多、反思主观的少,唱功好、做功差。(三)边远艰苦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不适应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的需要从文化结构上看,全县739名乡镇干部中,高中(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277人,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62

10、人(其中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83人),分别占总数的3(7)、5%、6(2)、5%。在具有非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乡镇干部中,5(5)、3%是xx年前参加工作的,6(2)、4%是五年前取得学历的,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再从乡镇干部队伍专业结构上看,在具有大专文凭的乡镇干部中,文史哲及行政管理专业的干部占总数的6(4)、7%,经贸、金融、法律、农技、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干部较少,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初高中毕业、无专业可言的万金油式的干部,农村基层干部专业结构严重失调。尽管部分干部有比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但要在更高层面上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就显得底气不足,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面

11、前显得被动落伍。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224人,30岁至40岁的314人,40岁以上的201人,分别占总数的30.3%、4(2)、5%、2(7)、2%,呈纺锤形分布。年轻干部比例较低。(四)边远乡镇干部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边远艰苦乡镇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有的即使有发展条件,也因为其他诸如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不容易出成绩,因此大多数人不愿意在边远乡镇工作,造成边远乡镇人才流失。(三)、原因分析乡镇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诸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既有主观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既有体制方面的因素,又有组织方面的原因。归纳起

12、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工作不扎实。一方面对新时期乡镇干部思想动态、内心需要、情感诉求缺乏深入的研究,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有些空洞乏力,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切中要害,致使一些消极的思想发展蔓延。另一方面,对新阶段乡镇干部素质、能力不适应的问题估计不足,教育培训内容滞后、方式陈旧,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用脱节的问题。二是选人用人机制缺乏竞争性。由于干部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不健全且缺乏刚性,致使优秀的人才因职数、编制的原因不能及时充实到领导班子或干部队伍之中,已经上去或进来的人,只要不出现有病不能坚持工作、受到法纪处理、年龄到点这三种情况就能长期安之若泰,缺乏动

13、力和危机感。近年来,各乡镇尽管也淘汰分流了一些不胜任的乡镇干部,但这是在乡镇撤并、机构改革、税费改革这样大的改革背景下,在县委、政府强力推动下进行的,具有明显的运动式、突击性和被动性的特征,尚未形成一种制度、一种惯例、一种自觉行为。三是乡镇干部工作环境差、待遇较低。乡镇干部特别是边远艰苦乡镇干部,他们生活清苦、条件艰苦、工作辛苦,我县乡域分布较宽,下乡到村有时要走半天甚至更长,去县城出差开会时间长的要坐三四个小时的汽车,再者,乡镇与县直机关之间在待遇、工作量、工作难度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别。很多边远乡镇干部几乎没有周末的概念,遇到法定节假日还要继续工作,配套的奖励措施却跟不上,造成部分乡镇干部心

14、里有情绪。有的工作辛苦也就罢了,可有时还往往得不到农牧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等,这些因素使部分乡镇干部不安心干本职工作,思城心切,都想往城里、往机关跑,一些干部干不了几年就要求进城、进机关。边远乡镇由于乡小自然条件差,干部经济待遇也对而言也比较差。因此有些干部在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上进,心灰意冷,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四是乡镇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乡镇干部要管理本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财政、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动物防疫等多项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法律赋予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权力却越来越少,造成职权行使虚化和悬空。乡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牧

15、民,农村工作既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指令,又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既要改造旧环境求发展,还要维护稳定保平安等等,工作面广,工作量大,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根拽得紧,就跟哪根转。 面对各项工作,签不完的责任状、数不清的一票否决,这让乡镇干部在工作中如履薄冰,生怕有什么闪失。五是乡镇干部提高素质的要求难以实现。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乡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希望有更好的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但苦于没有时间和机会。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乡镇干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老百姓打交道。他们是做群众工作的排头兵,应该具有新时期做群众工作的新的本领和技能,包括现代农业科技、现

16、代市场经济知识、现代营销技术、现代行政治理理论与实践、现代执政党执政理论与执政能力等等。不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达不到一个合格的乡镇干部的标准,就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创造性的成就。但大部分乡镇干部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说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如果没有必要的工作闲暇,就没有精力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再加上没有必要的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和学习手段等,乡镇干部在工作闲暇时间学习几乎不可能,到地区、自治区级党校或其它高、中等学校进修学习的机会就更少,只能被迫在干中学。(四)、对如何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点思考新形势、新任务对乡镇干部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诸多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加强边远艰苦乡镇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多策并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转变作风、激发活力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为手段,全面加强边远艰苦乡镇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