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83260173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月日精品范文-俄罗斯财政政策深入研究 财政政策 俄罗斯 转型以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1部分,俄罗斯财政政策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之中,既促进了财政制度的改革与转型,也在反危机和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1定作用。对于政策的运用和选择,俄罗斯受本国官方经济理念的影响较大,在追求预算平衡、反对赤字政策的前提下,大致经历了全面紧缩到减支减税的调整过程。特别是普京执政以来,深受社会市场经济理念影响,以追求经济高速度增长为目标,在税收和支出方面采取了1些颇具特色的措施,使很多财政指标呈良性化发展态势,为经济迈人恢复性增长的新阶段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财政环境。 1 俄罗斯财政政策与官方经济理念选择 转型以来,俄罗斯官方

2、经济理念经历了从货币到弗雷堡学派的变化,相应的市场经济模式选择也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过渡,但是从根本上1直没有脱离新的思想框架。因此,其财政政策的发展变化始终受到这1经济理论的影响,并表现出与之相符的特点。 (1)官方经济理念 1国主流市场经济理念或者称官方经济理念对国家调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官方经济理念的选择越来越呈现出短期化和复杂化的倾向。对于官方经济理念的理解,首先,它应该是1种主流意义上的判断,不排除实践会受到其他经济理论的影响;其次,变是绝对的、长期的,而不变则是相对的、短期的。本文所指的即是这种意义的官方经济理念,或者也可以称为1国的主

3、流市场经济理念。 对于转型国家来说,官方经济理念的选择表现出两种倾向:1种是没有先验性的官方经济理念,如中国。学说1直是中国国家正统的政治经济理论,这1点毋庸怀疑,但就建设社会市场经济而言,对于改革道路和措施等具体的转型问题只能是1种高屋建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可能具体地提供诸如财政体制和股份制改造如何进行的理论;另1种倾向发生在俄罗斯,即鲜明的官方经济理念。从转型伊始,这个急于摆脱计划的国家又1次成为计划的实验品,所不同的是,计划的始作俑者是西方几个大国和1批笃信货币的新经济学家。遗憾的是,货币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对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追求给俄罗斯带来的是危机与混乱。继货

4、币之后,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弗雷堡学派以及相应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逐渐成为俄罗斯的新选择。 (2)俄罗斯官方经济理念:从货币到社会市场经济 第1阶段,货币居于主流。这1理念表现在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过渡方式以及转型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3个方面。在俄罗斯经济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休克疗法,此前曾因在玻利维亚治理恶性通货膨胀(年)取得成功而扬名世界。年前后,休克疗法的战场转移到东欧,后又进入俄罗斯,其目标也从解决危机和根治通货膨胀摇身变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手段。休克疗法的基本内容是3化: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其主基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具有明显的货币色彩。休克疗法创始人萨克斯有芝加哥

5、小子的称呼,其思想渊源可想而知。按照货币思想,在货币总量1定的情况下,放开价格只会引起相对价格有升有降,而不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当然,在运作中,俄罗斯经济形势并没有验证这些思想。改革当年,即年的通货膨胀率即达到了2510%。但这并不影响上述思想正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的理论基础的事实。 经济形势的恶化使激进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年12月,叶利钦迫于压力,以主张渐进式改革的切尔诺梅尔金接替了激进派总理盖达尔,并于年宣布放弃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切氏上台后,开始有意识加强国家干预,反对任何过激主张。特别是年制定的2年结构改革和经济增长中期纲要,在许多政策上表现出向社会市场经济调整的迹象。

6、这以后的3届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进1步弱化改革的激进色彩。但是,由于政府的频繁更迭和年的金融危机,很多政策都停留在纸面上,没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从年8月起,普京接任总理并于2年3月成为俄罗斯总统以来,可以说开始了经济改革的新时代。 (3)社会市场经济取代货币的原因及标志 首先,俄罗斯经济转型以来的境况1直不尽如人意,现实逼迫官方探索新的途径。长期的经济不景气和政局动荡使得民众早已对旧有的经济改革丧失了信心,1心渴望稳定和秩序,社会矛盾1触即发,因此,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的调整迫在眉睫。 其次,理论界大力主张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对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改革的失望,加之德国经济奇迹的诱惑,使理论界

7、充满了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的呼声。在俄罗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讨论1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在经历了改革的种种剧痛之后,研究变得更具有倾向性了,1些学者在指责自由改革的同时,十分关注竞争环境、经济秩序和社会保障问题,呼吁向社会市场经济转向。 第3,从总体上看,弗雷堡学派与货币1脉相承,都是新经济学的重要流派。因此,这1转折具有较高的继承性,不存在过高的社会成本,不会引起改革已受益者的恐慌。 弗雷堡学派成为官方经济理念的主要标志是:首先,表现在普京总统上台后的言论中,比如主张建立有秩序的市场经济,主张俄罗斯应该将市场经济与本国国情结合起来,才会有光明的未来,走计划经济体制和激进自由市场经济之间的

8、中间道路,或者说是这两者之外的第3条道路。而走经济体制的第3条道路正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最大特色。美国商业周刊2年1月10日对普京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发表评论说:不要指望普京会赞成美国的市场信条。从他发表的公开讲话来判断,他的市场观点类似于德国式的国家资本,而不是美国私营企业体制。那种自上而下的德国模式强调的是政府、资方和劳方的上层人物之间的合作,这正对普京的胃口。中国国内学者也指出,普京的政策主张类似于德国弗雷堡学派的观点,普京要建立1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保持1定国家干预的、实行有序竞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反映在1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上。第1,保留必要的国有经济;第2

9、,国家调节进入微观领域;第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侧重供给、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成为最主要目标,稳定价格服从于稳定生产等等;第4,注重社会政策,包括规范调整统1社会税的征收,加强贫困人口和特殊救助对象的社会支持,提高居民实际收入。 对弗雷堡学派或者是社会市场经济的认可,并不等于俄罗斯会重复照搬别国经验的老路,俄罗斯经济,在接受社会市场经济主要参数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国家历史传统和民众心理以及社会经济现状,走自己的路。普京也多次表示俄罗斯必须寻找自己的改革之路。 从货币到弗雷堡学派,这种主流经济学和官方经济理念的转变,既有继承,又有较为显著的差异。这些也间接反映在俄罗斯财政政策的运用上。 2 转型以来俄

10、罗斯财政政策的走势及其特点 对俄罗斯来说,官方经济理念和经济改革现实共同影响着财政政策的发展和特点。总的来看,俄罗斯经济转型以来,财政政策的运用具有如下特征:(1)财政政策发生作用的基础是处于改革之中的财政制度,政策的调整往往和制度改革交织在1起;(2)财政政策由单1重视国库功能逐渐转为经济刺激功能和国库功能并重,成为刺激供给的重要工具;(3)追求预算平衡是俄罗斯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并已经写入俄罗斯联邦预算法典;(4)减税与减支是税收和支出两大政策工具的总体趋势,中性税收原则成为普京的主要税改思想。 按照我们的划分,以普京当政为界,俄罗斯的官方经济理念从货币转向弗雷堡学派;在经济理念转换的过程

11、中,财政政策同样表现出逐渐过渡的特点,基本趋向是由注重反通货膨胀向注重供给发展。但是,新经济思想的延续又决定了俄罗斯自转型以来财政政策运用上的1致性和共同点。 (1)年激进改革开始,财政政策表现为严格紧缩,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 在这1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样,是作为激进改革的组成部分执行,而不是针对现实的经济态势运用。其表现为严格紧缩。紧缩的目标是在年内把预算赤字从年占GDP的20%降至1%,月通货膨胀控制在3%以下,紧缩手段包括增加税收和缩减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激进改革伊始,政府的经济政策备忘录要求税收总额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5%,后来改为45%。这样的宏观税率不仅高出1般发展中国家(20%

12、30%),也高出发达国家(德国40%、美国30%左右),和苏联大政府、大财政时期的水平接近。就货币而言,是不主张高税率的,但是为什么俄罗斯在转型之初要选择1个高税率、多税种的税收体系和政策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稳定货币的需要,高税收可以抑制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达到紧缩的目的,以避免价格放开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此外,与决策者对转型后果估计不足、过高估计生产部门对转型的承受能力也不无关系。当这种高税负的基调1旦确立,扭转则面临许多压力,包括国库紧张和地方利益等。普京上台之前,政府几任总理也认识到降低税负的必要性,但是预算连年赤字,国库压力巨大,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这些都影响减税措施的实施。从根本上也

13、不排除货币的财政思想束缚官方改革进程的可能。缩减支出主要是削减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国家投资、军费开支和国家机关管理经费。年和年联邦统1预算支出减少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3%和36%,而苏联时期这1指标在45%左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2)年年底为反转型危机阶段,财政政策的紧缩有所放松,反通货膨胀仍然是主要目标 财政政策表现为适度紧缩。适度主要表现为国债增长较快和不再强调无赤字预算。(1)国家公债市场有了较大发展;(2)预算政策不再追求无赤字,而是着眼于将赤字规模稳定在上年水平;(3)继续缩小预算支出,年为GDP的37%,而年和年分别降至29%和30%;(4)加强财政监督。年,成立了俄

14、罗斯联邦总统下的临时非常委员会,以加强税收和预算纪律。 (3)年年3月经济由危机转入萧条性稳定,财政政策在适度紧缩的基础上又添积极迹象 针对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政府中期纲要提出前1阶段以克服经济危机为重点的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下1阶段的重点是改革经济结构和恢复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为此,财政政策也采取了许多新举措,在适度紧缩的基础上增添了积极迹象。这1阶段财政领域进行了几项重点改革,制度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始立法,规范预算税收制度,制定颁布了俄罗斯联邦预算法典(年7月)和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第1部分(年7月)。在政策方面也采取了1些比较积极的做法:(1)规范税制、减少税种和收缩税收优惠;(2)压缩预算支出仍然是支出政策的重点;(3)国债规模1发不可收,债务的规模大、期限短、成本高的特点实际上已经为年8月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4)年3月-年8月克服金融危机和稳定经济阶段,财政政策仍以紧缩为特征,但开始表现出刺激供给的倾向 八1七金融危机使年来之不易的(哪怕是萧条性的)稳定成果大打折扣,社会经济重新陷入危机。面对严重的危机形势,普里马科夫政府提出了鲜明的政策主张,即在坚持改革的条件下纠正过去的错误,对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把确保社会和经济领域的稳定、提高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作为重点,把走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秩序)的社会市场经济道路作为目标。财政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