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83258617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训练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卷1.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主要阶段。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综合发展的结果。我国原始农业( )A.由“刀耕火种”发展到铁器牛耕 B.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物质基础C.采用育秧移栽方式种植水稻 D.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和城市出现2.“商朝晚期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B.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C.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3.据青铜器铭文

2、和古文献记载,周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畿内贵族兼做王官者多称“公”;畿外较大诸侯则称“侯”;“伯”本为贵族家长之称,后亦称一方诸侯之长;蛮夷之君多称“子”;“男”则为华夏小国诸侯之称。据此可知,周代( )A.中央集权雏形已经显现B.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低效C.国家治理体系较为松散D.贵族政治统治形式多样4.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 )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5.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

3、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A.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西周的国家政权开始逐渐趋向严密C.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政治特权D.礼乐制度保证了周王具有至尊权威6.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其在战国七雄中( )A.地理位置比六国优越 B.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C.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 D.制度的变革卓有成效7.史记.秦本纪载:“ 商鞅第二次变法,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把乡、邑、聚等合并为县。县令为一县

4、之长,下设县丞、县尉、啬夫和令史等官吏: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一举措( )A.表明秦国确立君主专制 B.有利于国君对地方的控制C.得到诸侯国的普遍借鉴 D.说明分封制开始崩溃8.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B.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C.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9.战国末期,荀子曾将当时的各种学说一一驳斥,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做

5、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荀子的主张( )A.意在突出儒家的地位B.奠定了法家的思想基础C.顺应政治发展的潮流D.改变了社会动荡的局面10.中国古代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开始是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为路、州、县三级。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演变表明( )A.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B.最基本的单位县较稳定C.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削弱D.君主专制体制日趋完备11.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下。古国始封国都今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莒少昊后嬴姓国,周武王封之于莒。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

6、,战国时灭于楚。秦因置(莒)县薛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滕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鲁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单有虞氏舜帝师所封。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对上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12.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材料说明( )A.秦

7、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B.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13.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14.东汉各郡国所察举的“孝廉”有一部分出自供职于郡县的属吏,而绝大多数的郡县属吏是由郡守自行辟除的,郡守辟除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来自当地的“大姓子弟”。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士族制度的建立 B.选官制度的异化 C.地方选官权扩大 D.察举名

8、额的增多15.近代以来,有关纸的考古成果很多。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遗址中发现了年代不晚于西汉黄龙元年的纸,新疆尼雅遗址出土了被揉成一团的东汉纸,甘肃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了带有字迹的纸。据此能够认定( )A.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 B.汉代新疆地区造纸术逐渐推广C.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 D.东汉时期纸已经得到普遍使用16.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进行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注重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C.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D.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17.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9、。 材料一 以“封建”(即分封制) 与“郡县” 为历史性标识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概括为两项,言简意赅:“秦灭六国为吾国政治史上空前之巨变。政制则由分割之封建而归于统一之郡县,政体则由贵族之分权而改为君主之专制。”第二项之中,实还包含有另一要项,即由“世侯世卿”,改为中央政府任免的“流官制”。 摘编自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 材料二 对秦始皇的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 (始皇)并吞战国, 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观点二 (始皇)怀贪鄙之心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10、。(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 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 却无法得以实施。 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 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 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 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 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 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 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造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18.施政思想的变迁对于

11、古代王朝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董仲舒把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的学说,掺和于儒家的体系之内,据此来议论政治。其实质是把韩非的封建专制用儒学外衣包装起来,并进一步用阴阳学加以理论化、神灵化这一招胜于亡秦之焚书禁学、严刑酷法,成就韩非的“以法教心的超常效果。显然其与孔孟的儒家治国之道大相径庭。摘编自薛国中逆鳞集中国专制史文集材料二 “六艺”即“六经”从战国到汉代,“六经”早已取得公认的“圣典”身份是“古圣先王”治天下的记录,而“百家”则是战国以下诸子的私家言论汉代人都相信孔子整理了“六经”,用为教学的基础文本,这才使“六经”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伟大的功勋

12、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第一人。摘编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1)指出材料一中董仲舒的治国思想与孔孟治国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2.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有子嗣的王会受到尊敬,这主要是由于父系血缘关系与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存在差别,说明当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宗法观念大大加强,B项正确。结合商朝的史实可知,商朝的王位继承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嫡长子继承制并没有成为定制,A项错误;当时的王位世袭制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D项错误。3.答案:C解析:根据材

13、料信息“周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五等爵制情况比较复杂,且不太严格,说明周代国家治理体系较为松散,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央集权,A项错误;材料没有相关地方行政管理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五等爵制,无法体现贵族政治统治形式,D项错误。4.答案:B解析:诸侯在被封的领地内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真正实现对当地的统治,说明分封制实行初期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故B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平定的是当地部族的反抗,不是诸侯之间的争夺,排除C项;诸侯重新建“国”,不能体现树立周天子的权威,排除D项。5.答案:A6.答案:D7.答案:B解析:商鞅变法推行县

14、制,并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 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早于秦国设置县制,排除C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已经瓦解了分封制,排除D项。8.答案:B9.答案:C1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最基层的行政区划都是县,表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选B;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越来越多,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加强,排除C;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问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B。11.答案:B解析:从表中内容看,先秦时代,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来临,这些古国

15、渐趋埋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莒薛封国均非姬姓封国,A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得出;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破坏先秦文明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材料依据,故 C项错误;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D项错误。12.答案:A解析:秦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其灭亡,故A项正确;儒家是对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的反抗,并非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故B项错误;材料不仅仅包括儒家的反抗,还有其他的知识分子,故C项错误;D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无关。13.答案:C解析:由材料“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