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模拟测验(08)(附解析)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3257236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模拟测验(08)(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模拟测验(08)(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模拟测验(08)(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模拟测验(08)(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模拟测验(08)(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模拟测验(08)(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模拟测验(08)(附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三化学上学期单元试卷(08)(含解析)_年_月_日_部门1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 )A硫酸铜B氢氧化钠C硫酸亚铁D二氧化硫2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操作I中苯作萃取剂B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C通过操作II苯可循环使用D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3“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C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4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

2、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5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ASO2BCO2CNO2DC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7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8下

3、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C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9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将镀锌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 )A铁皮未及时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B铁皮未洗涤干净,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C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D若把盐酸换成硫酸,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10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Al与浓硝酸不

4、反应C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AABBCCDD二、填空题(共2小题)11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环乙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

5、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填正确答案标号)A蒸馏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填正确答案标

6、号)A.41%B.50%C.61%D.70%12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AgNO3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 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1)请完成下表: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_存在Fe3+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振荡_存在Fe2+【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2+AgNO3的热稳定性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

7、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2)装置B的作用是_(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_(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 Ag2O可溶于氨水【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Ag;Ag2O;Ag和Ag2O【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操作现象a加入足量氨水,振荡黑色固体不溶解b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_(填实验编号)【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_三、解答题(共1

8、8小题)13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2S废气制取氢气,既价廉又环保(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K2OM2O32RO2nH2O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已知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常温下,不能与M单质发生反应的是_(填序号)aCuSO4溶液 bFe2O3 c浓硫酸 dNaOH溶液 eNa2CO3固体(2)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来的方法有多种高温热分解法已知:H2S(g)H2(g)+1/2S2(g)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右图图中a为H2S的平衡

9、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据图计算985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_;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_电化学法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右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_;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4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甲:Mg(NO3)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丁:MgO、NO2、N2(1)实验前,

10、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2)实验过程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称取Mg(NO3)2固体3.7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

11、现象(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是正确的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_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研究15现拟用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字母)a关闭漏斗开关

12、 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6硫酸镍铵(NH4)xNiy(SO4)mnH2O可用于电镀、印刷等领域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镍铵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2.3350g 样品,配制成100.00mL 溶液A;准确量取25.00mL 溶液A,用0.04000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消耗EDTA 标准溶液31.25mL;另取25.00mL溶液A,加足量的NaOH 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 56.00mL(标准状况)(1)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 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Ni2+含量将_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2)氨气常用_ 检验,现象是_(3)通过计算确定银硫酸镍铵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17某研究小组利用题9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MgCO3的分解产物为_(2)装置C的作用是_,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