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模拟测验【2】附答案考点及解析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3256656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模拟测验【2】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模拟测验【2】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模拟测验【2】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模拟测验【2】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模拟测验【2】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模拟测验【2】附答案考点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模拟测验【2】附答案考点及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真题试卷【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小鼠皮肤组织皮肤细胞培养细胞1培养细胞2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答案】C【解析】图示甲过程是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第一步获取动物组织,为了避免杂菌的污染,应进行消毒处理,A项正确;乙过程表示将皮肤组织

2、分散成单个细胞,可用胰蛋白酶消化,B项正确;丙过程表示由组织细胞培养到细胞系的过程,小鼠细胞是二倍体细胞,其细胞系大多数为有限细胞系,能继续培养下去具有异倍体核型的连续细胞系很少,C项错误;丁过程表示通过选择或纯化从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株的过程,细胞株具有异质性,D项正确。2.某动物的基因S和T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仅含一种显性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SSTT和sstt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自由交配,则F2群体中T的基因频率是 ( )A40%B45%C50%D60%【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F2中只有S_T_和sstt两种类型的个体,S_T_中有S_TT和S_Tt,在F

3、2中的比例分别为3/10和6/10,sstt在F2中的比例为1/10,故T的基因频率3/101/26/1060%。3.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物像,则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答案】A【解析】随着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视野较乙视野亮,A项正确;甲是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若换成高倍镜,则视野范围变小,故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观察到,B

4、项错误;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物像均向左移动,C项错误;高倍镜观察时需要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后再移到高倍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晰,D项错误。4.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C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要随机取样,同时保证样本数量足够多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样方法适合活动范围小的和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故A正确。标志重捕法适合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但有些活动范围小的如蚜虫卵还有样方法,故B错误。取样时一定要随机取样,且样本量足够多,故C正确。进行

5、种群密度调查有利于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如湖泊中的鱼类最好维持在K/2,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5.下图表示病菌初次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为T细胞,为B细胞B过程可表示分泌淋巴因子C抗体通过胞吐方式被分泌至细胞外D细胞可以分泌多种抗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体液免疫的过程可知,细胞2是T细胞,细胞4是B细胞,细胞是浆细胞,故A正确;每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抗体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故C正确,D错;过程表示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提高B细胞的免疫功能,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

6、的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6.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相关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表示CO2B过程还能产生C3C过程中有些反应还需要H2O参与D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b表示CO2 ,和水光解产生的【H】和ATP 反应生成葡萄糖,故A正确。暗反应还生成三碳化合物来继续二氧化碳的固定,故B正确。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C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一、二阶段生成的【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同

7、时生成大量ATP,为阶段,故D错。考点:突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7.下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点时,室内温度升高,皮肤血管舒张,血流

8、量增加,散热加快,立毛肌舒张;A错误。AB段,室内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通过蒸发散热,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人体内酶活性不变;BC错误。BC段,环境温度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此时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即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

9、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025min期间,CO2含量下降速率减慢,说明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是由于光合作用不断消耗的结果。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实验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实验分析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10、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9.将马铃薯块切成两半,各在其上挖个凹穴,穴内外分别放两种溶液,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03g/mL的蔗糖溶液,液面一样高。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c处细胞失水Ba是清水,b是蔗糖溶液C甲中c处细胞吸水Da是蔗糖溶液,b是清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低浓度处的水向高浓度方向渗透,因此一段时间后液面高的是溶液浓度高的地方,a是蔗糖溶液,b是清水,B错,D正确;乙图中b的液面降低了,表明乙中c处细胞吸水,A错;甲图中a处液面升高了,表明甲中c处细胞失水,C错。故本题选D。考点:本题考查渗

11、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渗透作用知识要点的理解,识图能力,理解、应用的能力。10.下图所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生理过程和森林合理开采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A蒸腾作用失水量;6B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量;8C矿质元素的含量;8D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叶面积指数的概念可知,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大,合成的有机物越多,干物质量越大设叶面积指数为6所对应的光合作用实际量变化曲线的点为A,所对应的干物质量变化曲线的点为B由图可知,达到A点后,随

12、着叶面积指数增加,光合作用实际量不再增加OB段,干物质量不断增加,到达B点后,随着叶面积指数增加,因呼吸作用不断加强,干物质量不仅不再增加,反而下降因此,叶面积指数为6时,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时期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相关知识有有机物的运输、蒸腾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偏大。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11.下列对实验结果图的分析,正确的是【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其呼吸作用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而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速率降低,故A正确;一

13、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因此b+c或d+e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故B错误;在一个种群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种群密度不断增加,故C错误;据图可知,生长激素所跨的时间长度最大,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细胞周期、种群年龄组成和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识图的能力。12.(多选)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

14、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量取结果较为准确,A正确。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避免由于进入试管中液体沸腾溢出试管,B正确。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错。斐林试剂容易氧化分解,需要现配现用,D错。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

15、用能力。1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B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C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形可知,该图是ATP逐步水解的过程,其中甲是ATP,乙是ADP,丙是AMP,丁是腺嘌呤核糖核苷,戊是磷酸;在主动运输过程中消耗ATP,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A正确;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不同,其空间结构有差异,B错误;丙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错误;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ATP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