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模拟测验【13】附答案考点及解析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3256652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模拟测验【13】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模拟测验【13】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模拟测验【13】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模拟测验【13】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模拟测验【13】附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模拟测验【13】附答案考点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模拟测验【13】附答案考点及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小学语文安徽小升初考前检测试卷【1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精挑细选。(仔细辨别下列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幽静安静寂静宁静(1)踏上一条()的小路,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2)夜深了,小山村非常()。(3)校长进入会场,全校师生()下来。(4)()的夏夜,天空中繁星点点。【答案】【解析】略2.读下面的句子,划掉使用不恰当的词语。(1)我竭力进行(分辩 分辨),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解除了人们对我的误解。(

2、2)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分辩 分辨)不清刚才过去的,是不是她要找的那个人。(3)在我(争辩 争议)的时候,他们把我绑起来,真使我哭笑不得。【答案】划掉:1、分辩 2、分辩 3、争议【解析】略3.把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去。深邃(su su)摇曳(y zhu)桅杆(wi wi)北纬(wi wi)贮仓(zh ch)粤东(yuo)【答案】划去su zhu wi wi cho【解析】略4.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在语文学习中,字要_地写,话要_地说,课文要_地读,练习要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答案】规规矩矩淸淸楚楚仔仔细细老老实实【解析】试题分析:首先了解

3、四个词语的不同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语言环境来选词填空。“清清楚楚”和“说话”相关,“仔仔细细”和“读”相关,“规规矩矩”和“写字”相关,“老老实实”和“联系”相关。据此分析作答即可。5.用“”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1.随机应变(yng yng)( )应有尽有(yng yng)( )A.该;当 B.应付 C.接受;参加 2.心平气和(h h )( )随声附和(h h ) ( ) A.温顺;不猛烈 B.跟着说 C.配合得好3.宁死不屈(nng nng)( )鸡犬不宁(nng nng) ( )A.安宁;安静B.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 C.宁可;情愿【答案】1. yn

4、g B.应付 yng A.该;当2. h A.温顺;不猛烈 h C.配合得好3. nng C.宁可;情愿 nng A.安宁;安静【解析】试题分析:略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6.课文回眸室。(1)月光曲中,是国作曲家、家、家。代表人物之一。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2)“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描写了贝多芬的。【答案】(1) 贝多芬 德国 钢琴 指挥 维也纳古典乐派乐圣(2)善于扑捉灵感,勤于创作。【解析】略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

5、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7.说说上阕词的意思。8.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七八个/星天/外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D路转溪桥/忽见9.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答案】7.上阕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

6、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写出作者热爱自然,夏天的生机勃勃。8.A9.D【解析】7.试题分析:理解诗意的方法有很多,对于本词要运如下方法:想像风景,再现图景,品意境。所谓想像风景再现图景,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根据上阕的意境,借助注释把词句解释再加以描绘。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

7、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8.试题分析:A句意思是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天外”),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因此,A句的节奏划分应为:七八个星/天外。B句意思是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C的意思是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D的意思是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古代诗词朗读的节奏强调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而A中“星天外”,

8、应该划分成“天外”却划分成“星天”,这是明显的节奏错误。9.试题分析:这首词反映的是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评卷人得分四、书写10.拼写天地。k fi dn qi x n pi y yn()() () ()【答案】咖啡胆怯细腻瞥一眼【解析】略评卷人得分五、语言表达11.找出课文中有关描写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外貌描写

9、: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答案】略【解析】略评卷人得分六、填空题12.将下列古诗句补充完整。1.四海皆春春不老,_。2.人固有一死,或_,或_。3.却看妻子愁何在,_。4.朱熹在舰书有感中揭示读书能使人保持知识、思想的先进的名句是: _ _?_ _5.少壮不努力, _。6.九州生气恃风雷,_。7. _,青春作伴好还乡8.问渠那得清如许?_。【答案】(1)九州同乐乐无穷(2)重于泰山轻于鸿毛(3)漫卷诗书甚欲狂(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老大徒伤悲(6)万马齐喑究可哀(7)白日放歌须纵酒(8)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

10、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注意“州”不要写成“洲”,“那”不要写成“哪”。第(1)小题出自一副民间人民口口相传的对联“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第(2)小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史记中报任安书,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了这句话;第(3)小题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句话是其中的第三句话,全诗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来第(5)句出自汉乐府长歌行,全诗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

11、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6)句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句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第(8)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3.运用所学知识填空。1.但使龙城飞将在,_,诗中飞将军指_。2._ _,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故址在今_。3.看见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此

12、刻,我联想到的诗句是:_4.君子之修身,内正_ _,外正_。5.“岁寒三友”是( ),我最欣赏(),我还能写出赞颂它的精彩诗句或对联:【答案】1.不叫胡马度阴山,李广2.羌笛何须怨杨柳 ,甘肃敦煌3.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4.其身,其容。5.松竹梅【解析】试题分析:略1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上了茶壶盖。2.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3.天空中的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4.谁说浪费不是犯罪?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答案】1.比喻 2.夸张 3.拟人 4.反问 5. 对偶【解析】略15.仿写,注意词语的组成特点,要求字数相同。(1)许下愿心:_下_ _下_ _下_(2)又扁又平:又_又_又_又_又_又_(3)状如小狗:_如_ _如_ _如_【答案】示例:(1)放扁担丢锄头写心得(2)细长高大黑亮(3)大鹅毛轻飞燕快利箭【解析】略16.读拼音,写词语。(1)科尔沁草原雨水chn pi( ),那zho z( )地带萌生着许多花草,一条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