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验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3255812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装载( zi) 青睐(li) 剔除(t) 举世瞩目( zh) B藏匿( n) 譬如(p) 蓓蕾(1i) 莫衷一是(zhng) C迄今( q) 翘首(qio) 订正( dng) 通宵达旦(xio) D焕散(hun) 栈桥(zhn) 殷红(yn) 沁人心脾(p)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项 ( )(2分) A正值毕业季,到人才招聘会求职的应届毕业生不绝如缕,令主办方应接不暇。 B一个时期流行的语言文字,与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家园息息相关。 C福尔

2、摩斯作为英国流行文化的象征之一,人们始终对其津津乐道。 D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三维环境,向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从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2分)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要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日常工作中,成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修改:将“只要”改为“而要”。 B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关键是市场主体要能够承担维护农产品安全。 修改:将“维护”删去。 C一年来,戏剧人才培养迈出坚实步伐,青年戏剧人才队伍日益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壮大”。 D辽阳县第7届“首山槐花节”,通过开展摄影、书法等活动,进一步

3、弘扬传承了首山历史文化,推动了辽阳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修改:将“弘扬”和“传承”调换位置。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陬邑人。B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C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是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D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其作者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5选出对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 )(2分)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4、,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既描绘了当时塞下奇特的景象,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之情。6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项 ( )(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成的。 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依据在绳上跳舞的技能划

5、分阵营,依据鞋跟高低选拔官吏。 C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D水浒传中,“及时雨会神行太保”这一情节中的“及时雨”指宋江,“神行太保”指戴宗。7毕业在即,假如你所在的中学要在毕业典礼上表彰优秀应届毕业生,请你为你所在班级的优秀毕业生杨阳(化名)同学写一段颁奖词,对他(她)的出色表现做高度评价。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8古诗文默写。(14分)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其五) (3)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6、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5)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 (6)_,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7)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8)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9)醉翁亭记中的名句“_,_”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 (1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二、阅读(满分6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 -12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7、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衰世凑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交。故目虽欲之,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趋翔周旋,诎节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外束其形,内总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悲人。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不乐,无乐而不为。 【注释】凑:趋向,追逐。矫拂:矫正,纠正。趋翔:步履有节奏的样子。周旋: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也指应酬交际。诎:屈服,折

8、服。总:拘束,约束。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谈笑有鸿儒_ (2)故目虽欲之_10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节之以礼 乃记之而去A B皆以美于徐公 酒澄而不饮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C D行拂乱其所为 禁之以度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12甲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 -18题。(20分)大先生赵 威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

9、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风雪中,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给口水喝吧。”三婶仔细一瞧,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

10、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先生。后来,村里人知道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理小学缺个先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

11、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

12、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点点头,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

13、,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他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政策,拿着!”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13阅读选文,依次概括大先生为村里人所做的有益的事。(3分)14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选文第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怎样的情感。(3分)(1)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眼睛变得浑浊了。(2)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3)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