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3254697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 作者:陈伟国 文章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点击数:5989 更新时间:1/4/2006 陈伟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一、对传统历史课堂

2、教学的审视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的中心在课堂”,而“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因此,追问、梳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最为迫切的任务。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知识要求具体、能力要求泛化、情感目标缺位历史课程的设置以知识为本位,学科为中心,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为主。因此,原有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教学的认知目标提出了具体而详备的要求,作为历史课程重要载体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了迎合历史课程对知识的高标准、严要求,只好在讲透、说透知识的

3、来龙去脉上下功夫。导致中学历史课本“繁、难、偏、旧”,内容极度艰深(艰深的理论、艰深的概念俯拾即是)、滞后(脱离学生与社会现实需要,缺乏时代气息),涉及的概念多、知识点多,已成了学生的“学习之累”。例如现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的经过”一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就有几十处:事件: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英国割占香港岛.时间:(1)1840年6月,战争开始.(2)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3)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地名:广东珠江口、广州沙角和大角炮台、广州虎门、香港岛、三元里、浙江定海、上海吴淞、江苏镇江、天津白河口、南京下关.地图: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人物:林

4、则徐、道光、义律、琦善、关天培、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裕谦、陈化成、海龄。由于学生基本上是以强记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因此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忆、背诵、抄写这些过细的知识点上,致使历史教学落实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任务流于形式。相对于知识的具体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则较为泛化和模糊。原有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虽然强调教学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大纲对能力要求不具体、操作性差,诸如“掌握“形成”“归纳”“分析”“判断”等术语,缺乏行为例证,结果还是知识落实的多,能力贯彻的少。美国的历史课程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能按规范要求查文献,写论文,搞社会

5、调查,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除了会背诵干巴巴的知识点和解题以外,对治史的规范要求则毫无所知。实际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历史教学时光,我们仅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能力,即通过记忆的手段完成应试任务的能力。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宽容心胸、健康心态、高尚情操的最好篇章。但由于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完成认识性任务为主旨,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目标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实的地位.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6、,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了历史教学中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统一。2.教学过程:教师中心,以本为本,模式化备课当前,大多数学校采用的历史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连续的教学步骤在课堂中有板有眼地上演着。在这一模式下,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规划反馈问题、左右教学流程、控制课堂讲坛,学生完全处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笔者曾听过这么一堂历史课,30多岁的女教师丁某通过讲述、提问、板书、课堂作业等方式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明末农民战争”内容的“

7、传授任务。课后交换意见时,听课者问:你觉得这一节课上得怎样?答:讲得不够透彻,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又问:能不能说说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答:重点还是讲得比较突出的,特别是关于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经过等,自己结合挂图,有重点地作了讲解。听课者有意重复了一下女教师的话:哦,你觉得重点还是讲得比较突出的,并且把“讲”字念得特别重.说缺点也罢,谈优点也好,女教师都离不开一个“讲字。在她看来,上课就是讲课本,讲清楚、讲明白、重点讲突出,就是成功的教学;否则就是失败。历史教学模式岂能一个“讲”字了得!据重庆教科院研究人员19981999年对西南地区556名中学历史教师和2121名中学生的调查,有21

8、的学生反映教师仍是“一讲到底”,40的学生认为历史课堂不太活跃,两项合计为61%;有58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呆板成了影响他们对历史科目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以本为本”,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围绕课本转是目前历史教学存在的又一大问题。“一本书主义”导致死教、死学、死背、死考,弄得历史教学死气沉沉.有位历史教师不满意现有历史教学的现状,大胆组织高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结果仅因一次年级测验有闪失,便被校长勒令“停止”。“以本为本”还表现为教师竭力去维护教材的权威,维护自身的权威.笔者在听课中曾遇到一件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事。当时一位历史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历史时,说到“落后就要挨打

9、”。突然有一位同学在台下说:也未必,进步也会挨打。笔者悄悄地让这位同学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他写道:历史上曾经“进步”的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米诺斯文明就是被落后的蛮族摧毁的;曾经非常“进步”的中国也曾屡屡遭受少数民族南下的骚扰,包括历代加修的长城也无法阻挡北方游牧强敌,朝廷一次次南迁乃至覆灭。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讨论话题啊,但这位教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严厉批评这位学生故意“标新立异,扰乱课堂秩序。最后这位教师据课本列举史实来论证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是真理,并警告这位学生如果长期这样“幻想下去”高考一定不会有好成绩.说到教学,不能不说到备课、教案.教师备课的重点应放在何处?显然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

10、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但现实的状况并非如此,教师备课就是抄写教案,一些地方甚至为学校教师印刷了具有固定格式的备课本,教师备课按格填空,填满即止.领导抽查教师备课情况也仅看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环节是否齐备,字迹是否工整,数量是否达到要求,能否做到一课一个详案等。笔者曾对345位教师备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的精力则用于抄写教案,如此的本末倒置,怎能不令人心惊!有些教师备课只认教参,成为教参“虔诚的崇拜者和“忠实”的

11、执行者。他们依据教参确定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点、难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参内容绝对化。应该说备课参考教参没有错,但在备课时,对教参应做去粗取精、去虚求实的加工处理。教参仅是素材、例子、资料库,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何时、何地、何学生群体都适应)的备课法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强调的是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单一,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把考试与测验作为学业评价的惟一形式,必然会导致一叶障目,影响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以考试和测验为主要手段,评价结果自然是以分数为表现形式,因此在运用分数的过程

12、中,就不可避免地把分数的作用夸大,使评价的教育作用降低甚至丧失。同时,由于这种分数常常作为对学生分等鉴定的标准,使许多学生产生焦虑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压抑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并成为学生养成诸如抄袭、作弊等不良行为习惯的诱因。在学校中流传的“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说法,成了这种消极影响的真实写照。二、构建新的历史教学观1。树立新的教学目的观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了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普及性

13、教育.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我们常常能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到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性?我们可以从原始人钻石取火、农人戴月荷锄归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事迹中感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从苏轼一生虽然宦海沉浮,但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怨;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的心态中感悟到为人应有的达观、充实与平和。我们认为,一个现代的中学生去阅读一本历史书,包括教材,只有他真切感到他所读的是一本

14、对他当前的生存和幸福有益的作品,他才有阅读下去的兴趣,由“论他变为“论我”.同时,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的探寻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史学拨动自己的心弦而把个体有限的生涯化进无限的永恒中,他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当史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释时,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结合,就会带来极高的学习热情。2.实现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过去,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记诵“标准答案.历史教学的确需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

15、历史结论,但如果不经过学生对历史现象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与认知过程,即没有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没有多种史学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可以说,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和概括,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历史教学必须使“结论与过程相结合,那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消化,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大显身手知识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知识最终是在使用中获得其意义、效果和价值的。实际上,对社会有用的并不是我们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所恰当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是否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量有多大,并没有关注拥有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只关注知识的静态存在,而没有注意到知识的动态运转.同时,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无法从实际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中获得直觉和激发洞察力,以及从排除实际困难的失误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学习,难以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跃升.当前,还在大部分省市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学生探究活动的关注是不够的,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