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最后的成稿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83251317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最后的成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最后的成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最后的成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最后的成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最后的成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最后的成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最后的成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目 录前言1一、采茶戏源于生活2(一)采茶戏的由来21.采茶戏与小调22.采茶戏与采茶灯23。采茶戏与三角班24.采茶戏与采茶35.采茶戏与茶馆3(二)采茶戏的发展历程3二、赣南采茶戏的概述3(一)赣南采茶戏形成的背景3(二)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历程4(三)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点41.用当地客家方言为舞言42。独特的题材选择43。独特的音乐声腔效果54。独特的表演形式55。独特的角色扮相66。独特的音乐形式67.赣南采茶戏的音乐与勾筒正反弦6三、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7(一)推陈出新的赣南采茶歌舞剧团71。赣南采茶戏和赣南歌舞的完美结合72.独特的音乐风格73。以男女情事、

2、以生活为表演的题材8(二)民间痴迷的赣州客家采茶剧团8【参考文献】9赣南采茶戏的发展与研究-以赣州地区采茶戏剧团为例【内容摘要】采茶戏源于民间的地方戏,并在民间流传开来,历史已经有几百年。源于民间生活的采茶戏很浓厚的地方生活特色,地方人民用自己表达方式来演绎属于自己的戏,也通过采茶戏来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采茶戏的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在建国前期,采茶戏只是属于地方民间小戏,参与的人当中文化都不高,表演的水平也不高,所以为在当时是不受上层社会所接受的,认为采茶戏是俗人之举,只是供人取乐的玩意儿,根本不是艺术。由于采茶戏的演员们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在戏中会出现一些伤风败俗的内容,带来的社

3、会影响非常不好。采茶戏源于客家风俗,使用客家方言,音乐也很有民间特色,戏的唱腔也具有其可和推敲的内容,这些都为采茶戏在地方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成为了地方文化,带着地方文化的气息走向成功的今天.成为了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员.本文将以赣州地区采茶戏剧团为例,来对采茶戏的发展、内涵做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阐述,让国人更加了解采茶戏,更加了解地方文化.【关键词】赣南采茶戏;赣州地区采茶戏剧团;地方文化前言我国的赣南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载入史册。成为5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赣南采茶戏再次引起轰动.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很多人都想对其有更深

4、入的了解,那么本文也从对采茶戏的研究出发,追随采茶戏的历史,理清赣南采茶戏的发展脉络,通过对文献的查找,对客家从化的追寻,历史资料的借鉴,来诠释这已经成为“国粹的赣南采茶戏.一、采茶戏源于生活(一)采茶戏的由来1.采茶戏与小调采茶戏不是直接以戏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最开始的时候是哼唱一些小调,这些小调都是唱起来很顺口的唱词,如“春天里春光照,茶花白白站路旁;小弟传讯家中娘,茶香万里早晚忙”.小调哼唱起来很有生活性,内容很通俗,而且唱词不多,只有四句。2.采茶戏与采茶灯小调被人经常唱,常常唱,慢慢的变成了小调汇集出来的采茶歌,唱采茶戏的地方人他们把采茶小调都联在一起,比如他们将采茶从一月份唱到

5、十二月分,第个月都有小调,也就是四句唱词组成,这样联起来就有十二个小调,也是民间的“十二月采茶歌”。发展起来的“十二月采茶歌”后期发展成歌舞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元宵佳节的灯会上,这样新的名字又有了,叫“采茶灯”当时的采茶灯是有调子的,比如熟为人知的是“报茶名.”歌舞形式也比较简单,就是表演的人手里拿着采茶的篮子,唱歌舞蹈都由表演者负责,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十月采茶歌”.在当时采茶戏以采茶灯的这种既简单又粗糙的形式,单纯的大家休闲的一种表演形式出现,但是却加快了成为采茶戏的步伐。3.采茶戏与三角班江西赣南安远县是名茶的重要产地,当地的九龙山茶农为了招待茶商茶客,经常会用采茶灯的形式来做为节目表演。

6、有的时候还有会以采茶为内容来现场发挥.比如,他们会将“十二月采茶歌”分成两个或者三个来表演;二旦还可以在唱“十二月采茶歌”中挑选两个采茶女做为,然后再选一个丑角,这样就组成了“三角班”。这样就有歌舞招待茶商茶客了;那么这个“三角班”中的丑角是最惹人逗的,会手里拿着纸扇在表演过程中及时出现,来调节现场的气氛。这种原始节目的就是姐妹摘茶。随着茶业的发展,后续又加进来了炒茶呀、开山茶呀等细节。那么丑角的扮相也会随着细节而发生变化.在这里要说一下赣南的“茶蓝灯”,它是采茶戏的前身,由于表演的内容、细节逐渐增加、更换,开始有劳动生活方面的内容出现,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小戏,演员由二旦一丑或者一旦一丑来担

7、任1欧阳丽苗,赣南采茶戏丑角表现艺术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2熊琨,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研究,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比如有代表性的捡田螺。当时的发展形式为了一唱众喝,没有任何的伴奏,所以就把当时这种像捡田螺这样的表演统称为“采茶戏”。由于采茶戏是源于民间,包涵了地方以采茶为生活的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采茶戏属于民间,贴近民间气息,所以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4.采茶戏与采茶很客观的说,茶是采茶戏的载体,也可以说是母体,可以说是采茶的这种劳作给了人民以灵感,让他们为采茶这种劳作而歌、而舞;没有这种自然下的流露,就不会发展成采茶歌、采茶灯,更不会有流传百年

8、的采茶戏。可以说采茶戏不仅仅是单纯的唱茶那么简单,这其中蕴含着一种茶文化、茶艺术,成为了一种光鲜的文化,它是有关于戏曲文化的。 5。采茶戏与茶馆在明朝,很多的艺人都在茶馆里演出,赚钱.在明清时,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茶馆里听戏不收费,只收茶水钱,戏只是为了吸引茶客。时间久了,这“茶园变成了“戏园”,“茶馆”变成了“戏馆”.后来有人这样的调侃到“戏曲是用茶叶堆砌而成的艺术。”采茶戏的形成与广泛发展与茶馆这个场所是分不开的.(二)采茶戏的发展历程采茶戏在乾隆年间光景惨淡,有很多禁令上都禁止采茶戏,但是采茶戏的演员少、设备简易、利于行走,所以没有因为官府的禁令就停止发展.反而,在江西还出现了流动的戏班

9、.二、赣南采茶戏的概述(一)赣南采茶戏形成的背景赣,为江西省的简称.赣江流域为赣南。在赣南这块有39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生活着790多万的客家女儿.他们以采茶为生,以大山为伴,这里茶文化久远,有关材料中体现,从宋朝起就有名茶以贡品的身份进入宫里,在雍正时期,阳春三月就会有大量的茶商涌入赣南安远,采茶女们在茶园里边采茶边歌唱,就这样,使这样很简单的劳作成为了一种集体式的歌舞形式,却为采茶戏揭开了帷幕。(二)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历程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很受当地人民和茶商的喜爱,随着茶业的兴起,采茶戏也随之兴起,也随着茶业的发展而发展.由茶山走向了赣南农村,为赣南农村的人民表演,而且多以农村为题材

10、的杂套戏.“二旦一丑”“三脚班”就是在那个时候来的,在乾隆、嘉庆、光绪年间都是最盛行时期。建国后,我国开始对采茶戏进行改革,在原来的采茶戏基础上进行改人物、改戏、改制,使得赣南采茶戏进入了春来看到了希望.有很多改编的传统剧目如补皮鞋.有很多的剧目都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把很多的采茶戏剧目都通过加工后成为了现代戏,而且很有新意。1979年,赣南采茶戏在党的关怀下又得已复生,剧团又组建,演员又重现,而且这个时候又注入了很多新的演员,也为赣南戏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条件.便得有些采茶戏被拍成了彩色戏曲出现在屏幕上,这个时候的采茶戏可以说是响彻全国。而且采茶戏还进入了宝岛台湾进行表演。采茶戏被广泛推广,东北到肇

11、东;东南到台湾;西南到南宁一带;西北到贵川。至今为止这些地区的客家人区域还可以追寻到采茶戏的脉络.(三)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点1。用当地客家方言为舞言赣南的采茶戏在舞言上是使用当地的客家方言。它边唱边舞,现场的气氛轻松活跃,唱词通俗易懂,语言诙谐调侃,集民间的口语、民间的歌曲腔调、民间的舞蹈表达、灯彩于一体,完全的淳朴民间生活气息。2。独特的题材选择 赣南传统的采茶戏剧目都是以人民的实际生活出发,都是人民的真实生活,他们演劳动人民的生产斗争,他们演劳动人民的斗争、他们演劳动中的爱情,因为他们演得这些来源于群众中所以又回到群众中去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在选择题材上非常接近群众底层,如手工业者

12、、卖艺的人,以这些社会的底层人物做为戏的人物题材,以他们的生活为背景,还就是以男女之情、人间喜事、闹事的情剧也是采茶戏的主要题材,很少有悲剧。就这样,采茶戏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环境的改变而失去生命力,仍然是一朵奇葩3黄玉英,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赣南文艺学校.。3。独特的音乐声腔效果赣南采茶戏在音乐声腔上很有讲究。如“三腔一调”中的“茶腔”,他是赣南采茶戏三腔中的主要声腔,茶腔是最具有原生态、原气息的,具有纯天然的田野风味,来源于生活,原创于自然,节奏上活泼、明快,旋律上优美、抒情.把人完全带入自然之中,与田园风光面对面。感受这种腔调之美。“灯腔与“茶腔”相比它音域高远,声音浑厚,表现粗犷,

13、旋律跌宕起伏,张弛有序,有深厚的戏曲味道。这种腔调与唢呐或者锣鼓伴奏相配合,可以真切的演绎出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路腔”闻名可以理解,这种腔调的来源应该与路上行走有关,一定是具有轻松自然、活泼灵动、调侃风趣的特点。说到调,很多人都会知道享誉全国的“斑鸠调”.这里的“杂调”是值得一提的,调子像一个灯下的美女,娇柔甜美;又像一件盛宴的礼服般华丽;又如精灵般具有玲珑之气,尽管在采茶戏音乐中它不是主要的腔调,但是戏却因为它的出现而有一种非技术而艺术的效果。戏里的有些戏中需要,还要有衬词来做修饰,使之不拗口,而且听起来很有韵味,比如:下山到家打“哟喂,上路赶车“哪嗬嗨”,做饭弄水“哎嗨哟4廖军,赣南采茶

14、戏探究,南方文物,2001.。4.独特的表演形式采茶戏的表演形式,根据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三奇三绝”。一奇:采茶戏都是以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男女情爱或者劳动对象为题材的;二奇:用动物的动作名称做为演员的模仿动作名称;三奇:有歌有舞,边歌边舞的这种民间的哥舞剧.一绝:矮子步,在众多的戏曲中采茶戏的矮之步可以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二绝:单袖筒,单袖筒是赣南采茶戏中男丑用的服袖,它区别与古戏曲中的水袖.它的位置固定,只在左手。这都是来源于采茶中,它可以用来各种表达情绪。可以悲、喜、怒。形容单袖筒是不能用美字来形容的,只能说它在与矮子步结合使用后产生了奇异的效果,显出戏特有的情趣。三绝:扇子花,从扇花的动

15、作上来分种类颇多,得有数十种,它的表现彰显力极强,它可以像一朵绽放的花,在老艺人那里,我们还可以学到一些扇子花的手指艺技.如:五指时花头是朝天的,四指时花头是朝前的.这“三奇三绝”是原生态的产物,是这些客家人生活在这里的本领,也是大自然造就出来的。如他们的矮子步,是大山给予他们的特殊礼物。生活在这里的姑娘们,小伙子们一边劳作一边唱茶歌,自然地形成了采茶舞。演员模仿的动物动作也都是大自然给予的.人们在动物的身上获得了启示与灵感,使生活在山区的客家人有了艺术创造的源泉5 李兴文,刘柳,魏桥星,痴迷赣南采茶戏 自费百万办剧团,中国改革报,2013.5.独特的角色扮相在赣南采茶戏在人物的塑造上也很有讲究。在采茶戏的传统剧目中,可以将矮子步与单筒袖相配合,再添上扇子茶,可以将剧目中的人物刻划得很真.而且演员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生动活泼,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达着内容,比如在钓蝇中的刘二,演员通过形象的表演将刘二的丑态全部演了出来,使得作品的可看性大大的增强了,也有了看点。6.独特的音乐形式赣南采茶戏的音乐与山歌小调赣南采茶戏的音乐最初是受山歌和小调,还有地方的灯彩影响。茶区多在山里,所以客家的人都有唱山歌的情节,而且唱山歌无论地点,可能在采茶,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