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83250929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第三单元班主任怎样深入研究学生没有一位班主任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最好的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尽如人意的情况又往往特别多。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真正的了解学生,实施教育没有做到“有的放矢”,所付出的许多时间和精力成了无效劳动,有时,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让我们举一个很小例子。 某校初一新生入校了,班主任为住读生安排床铺。由于住房紧张,必须两人一铺。一位女学生硬要一人一床。班主任向她说明学校的困难,她低头不语。第二天班主任想找她详谈,她仍坚持不与别人合铺。班主任请一位女同学帮助做工作,还是不行。班主任急了,把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冲她大喊:“你太过火了,不理解老师

2、工作的难处”哪料到这位女生“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非常伤心地说:“是你太不理解我了”事后,班主任扪心自问:“我确实还不了解她为什么这么固执。”班主任去家访了,经与家长谈心,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这位女生的父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母亲拖着个孩子过日子,家境贫寒,使这位女生身体一直病弱,13岁了,还经常“尿床。考入初中,要到校住宿,她第一件烦心事就是怕“尿床”被人取笑。在姐姐的反复劝慰下,她才迈进中学校门.这位班主任深深体会到:没有了解,就不可能理解,了解是理解的别名。假如这位班主任不做调查,事情恐怕还会僵持下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会心情极不舒畅。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比如一个学生学习成

3、绩差,你如果光是从学习这条“线上去找原因,找解决的方法,常常不能奏效。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在一个学生的某一点、某一侧面表现出来的情况,大多是一种综合“效应”。因此,对学生仅做一般的了解还是很不够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研究。只有研究,才能对学生有比较全面的整体的把握,才能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班主任研究学生,既要研究群体,又要研究个体,既要研究普遍性的东西,又要研究特殊性的东西。班主任所带的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几乎是同龄的,在他们身上必然反映出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点。班主任需要研究和掌握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普遍性规律。而任何一个班级都是一个特定的组合。其成

4、员结构及与社会的联系总是有别于其他班级的。这样,一个班级自身就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集合体。同时,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每个“个性”都有自己的存在与运动方式并对班级发生影响。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研究一个个“个体和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怎么采取教育行动呢班主任研究学生,既要进行“共时”性的研究,又要进行“历时”性的研究,既要进行内部世界的研究,又要进行外部世界的研究。所谓“共时的研究,是指研究现状,研究现时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关系和表现的特点;所谓“历时的研究,是指研究与现状有关的历史情况、发展变化过程及未来趋势。任何一个班

5、级,组成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现实“表现,也有其发展过程。把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一个班级有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在其内部有组织系统、规范要求、人际网络、运动过程等多项因素,同时,它又有年级、学校、社区、社会等环境背景因素,而且内部与外部紧密地沟通联系着;一个学生有他的内部世界,他是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多因素的组合体,而这内部世界与他生活、学习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等外部世界又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们必须把研究内部世界与研究外部世界结合起来,才能认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运动规律。我们强调在综合研究学生过程中寻找各种问题的答案,避免在一条“直线上查因果,

6、论是非。这样做,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并不相背,恰恰是在多侧面的研究中抓住主要的症结.究竟应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呢?第一节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我们知道,人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的辩证运动过程中发展的。人的遗传素质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反映出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人与人之间具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是人们在发展上的个别特点的遗传基础。就一般人来说,这种差异是不大的.遗传在人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只有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作用,才能使人得以发展,形成人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以

7、及性格爱好等。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巨大作用的是社会环境。环境影响人,人也在改变着环境。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自己。在同一个环境中,由于个人的主观态度不同,他们各自的发展也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对人的影响,不是绝对的。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实质上,教育也是一种环境,它是环境中影响人的发展的一种自觉的因素。教育以外的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发的因素。正因为如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它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使之得到较好的发展,又可

8、以控制环境对人的自发影响,利用和发挥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限制和排除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以确保个体的发展方向。教育也受着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制约,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我们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需要研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尽管三者始终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尽管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其影响力并不总是一致的。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年级升高,各种影响力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消长趋势:家庭环境的影响由大变小,学校环境的影响由小变大,社会环境的影响也由小变大,而且学校与社会的影响变化趋势并不同步,社会影响的变化要慢些。(一)家庭环境对学生第一成长环境的家庭,要做细致的研究。要研究家庭

9、的道德环境、智力环境、生活环境、特长环境.家庭的道德环境是指家庭的道德风貌,包括家庭成员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诸方面.一个孩子,如果生长在道德风貌良好、民主和睦的家庭里,其品德、学习的发展都会比较好.据对570名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凡家庭道德风貌好的和比较好的家庭的孩子,出现好学生的比率高.在266名好学生中,这两类家庭的孩子有247名,占好学生总数的93;道德风貌中等的家庭出现的好学生19名,占好学生总数的7;而道德风貌较差和很差的家庭中,根本没有出现好学生。另据对125名工读学校学生的调查,其家庭属于中等、较差和很差的道德风貌的有110名,占工读学生总数的88%。虽然中小

10、学生已经接受学校的正面教育,但家庭从小给他们打下的影响烙印,是不容易抹掉的,况且家庭还在不知不觉中继续影响着他们。 家庭的智力环境是指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智能水平以及在尊重知识、渴求知识方面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行动。如果家长的知识丰富,有比较高的智能,就会在言谈和行为中表现出来,这对孩子是很好的熏陶;如果家长能够有意识的开拓孩子的知识视野并培养孩子的技能,就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家庭条件。有的人认为,家长有“文凭”指受过高等教育,就是智力环境好,这是不全面的.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在尊重知识、渴求知识、努力提高自己方面所表现出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孩子的父母有较高的学历,但孩子本身的学习

11、并不好,这往往跟父母没有从知识、技能的角度与孩子有较多较深的“交往”相关联,孩子不理解知识、技能的真正作用。许多家长恰如其分地把自己对科学知识的追求,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告诉自己的子女,以科学事业的深远意义启迪子女,还以自己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影响子女,这对孩子积极进取,立志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家庭的生活环境是指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气氛。一般地说,家庭生活比较充裕、自如,能使孩子比较安心地求知求学。除了衣、食、住之外,孩子的课本、作业本及必要的文具用品应得到保证。在家里,最好能有一个适合学习的小角落,有读书、写字的“地盘”。条件允许的,还应订几份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买些好的书籍.有

12、的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过于大手大脚地搞“智力投资”并不是好现象。许多事实证明,孩子的学业进展与家庭经济投入不一定成正比关系。家庭经济困难,不一定是成才的阻力,有时,反而激励人刻苦奋进。东北地区某城市对一批受奖的科技人员做了几项调查,其中一项是调查他们上学时的家庭经济情况,结果发现有以上的受奖者,在上中小学时家庭经济情况是困难和比较困难的。这个事例,对我们会有所启示。孩子在家里学习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如果环境嘈杂,乱乱哄哄,孩子就不能静下心来。有些家长,只顾自己,不顾孩子,看电视,听音乐,声音开得很大,与亲朋好友大声说笑,打扑克,打麻将,等等,这样的家长要先受受教育。家庭的特长环境是

13、指家庭主要成员甚至全家共同的爱好、特长,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体育、集邮、科技制作等。一个家庭的健康的特长爱好,常常是家庭和睦相处的感情纽带,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重要动力.这样的家庭的孩子自身的特长,又是他们在班集体中获得一定地位的重要因素。我们注意到这一点,对于调动孩子的主体能动性,协调班级人际关系是很有利的。当然,有些家庭的不太健康的爱好,如经常不分时间的打麻将、打扑克、看录相等,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们要帮助孩子提高认识,也要对家长进行劝导。在这方面,班主任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有一位中学班主任老师买了一台洗衣机,在学生帮他搬洗衣机时,学生问他怎么攒钱买了几件家用电器,他在

14、交谈中说道:“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喝茶,一喝茶晚上就睡不着,四不超计划-只要一个小孩。”事后,班上有两个同学写了同样题目的日记:“爸爸,请您戒烟吧”。一篇日记里写道:“自从入中学以来,我一直在观察我的班主任,常常把他和您相比可我走进家门,只要您在,便烟雾缭绕;如果来了三朋四友,打一梭子,就烟雾腾腾了。您有病,常咳嗽一月得抽八九元,一年就得用一百余元亲爱的爸爸,您就答应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向您提出的书面请求吧”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长.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关于社会环境,应该考虑三个层次,一个是时代大环境,一个是国内

15、大环境,一个是社区环境。这三者都对学生的成长发生影响,影响之大小,跟学生与环境的融合程度以及学校的主导作用有关。对时代大环境、国内大环境,学生是通过大众宣传媒介、学校教育等渠道感受的。一般地说,年龄越小,感受越少,随着年龄增长,视野扩大,感受到的越来越多,对孩子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发生影响。这方面我们以往就比较重视。学校和班级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时事政策教育,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大环境,从而接受正面的影响。而我们对社区环境与学生的关系往往重视不够。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常常生活在同一社区里,对该社区的特殊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时“若明若暗”。这就需要教师“跳出来做一番考察与思考。一个社区,常常有它

16、自身的特色,可以表现在经济方面、文化方面、思想道德风貌方面以至民风、民俗等诸方面。拿经济来说,有的是工厂区,有的是商业区,有的地方国营商店林立,有的地方小商小贩特多;拿文化来说,有的地方临近高等学府或重要而高雅的文化设施,有的地方临近电影院、电视厅、舞场、酒吧;有的地方求知求学气氛很浓,有的地方“读书无用论盛行。拿思想道德风貌来说,有的地方精神文明程度较高,人心振奋,道德风貌好,有的地方不抓精神文明建设,人情淡漠,道德滑坡,污七八糟的东西泛滥.其他如封建迷信、投机倒把、赌博、走私等也常常带有社区特点。这一切,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看到它们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运用学校教育的力量去调节、控制、引导。有的学校,尤其是中学,学生来源涉及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