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模拟测验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83250258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模拟测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学模拟测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学模拟测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学模拟测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学模拟测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模拟测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模拟测验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学 教育学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史上最先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B)。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齐 D、凯洛夫 2、中国教育界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家是(D )。A、陶行之 B、陈鹤琴 C、徐特力 D、杨贤红 3、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B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其它意识形态 D、领导权 4、对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C )。遗传 B、环境 C、教育 D、 个人的主观性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是( B)。A、德智体全面发展 B、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脑力

2、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D、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6、智力的核心是( D)观察力 B、记忆力 C、注意力 D、思维力7、清朝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A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D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9、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工作是指( D)A、做好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工作 B、做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工作C、做优秀学生的工作D、对全班每个学生都要进行个别教育工作10、国家对一门学科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定是( C)A、课程计划 B、教科书 C、教学大纲 D、教学内容)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学 2、义务教

3、育 3、人的发展 4、课外活动 5、师德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5分)1、大鸟带小鸟飞行,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F)2、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F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T4、自我教育能力对一个人一生成长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T5、掌握知识就是发展能力。F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25分)1、试论述遗传、环境及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试论述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五、案例分析:1、请分析这个案例符合或违背教育学上什么原理。李老师刚接初一(2)班时,全班大多数同学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他没有马上提出严禁随地吐痰的要求。一天,他在教师巡视一圈说:“地面很干净,可惜

4、吐了不少痰,谁知道吐痰有什么害处?”同学们马上把身下的痰用脚搓了以后纷纷举手发言,他也边听边乘机补充说:“显微镜下,可看到一滴滴呈有大量病菌,肺结核就是有痰传播的,大家应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第二天,吐痰的现象显著减少了,他表扬了大家,以后每天都讲吐痰的害处。一个星期后,吐痰的人已由多数变为极少数时,他当众郑重宣布:”从今日起,严禁在教室吐痰,违者要记入班级日志,严重者要刷洗地面,以后在教室里杜绝了吐痰现象。教育学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最早比较系统地总结教学经验的论著是(C )A、论语 B、劝学 C、学记 D、进学解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变化起(C )A、决定作用 B促进作用

5、 C加速或延缓作用D消极作用3、要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D )A、学生德智体平均发展 B、以发展智育为主,兼顾发展其他教育C、以发展德育为主,兼顾发展其他教育D、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体育的最主要作用是(B )A、锻炼身体 B、促进发育,增强体质C、培养思想品德和性格 D、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5、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D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6、“拔苗助长”违背了教学的(C )原则因材施教 B、启发式 C、循序渐进 D、巩固性7、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最集中的体现是(C )A、民主平等 B、平等博爱

6、C、尊师爱生 D、双向反馈8、对后进学生和失足学生进行教育,较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原则是(D )A、坚持正确方向的原则 B、师生心理相容原则C、通过集体教育的原则 9、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B )A、谈话 B、日常观察 C、通过任课教师了解学生情况D、查阅分析有关书面材料1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B )之间的矛盾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 B、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C、德育任务与德育途径方法D、教育者与德育手段三、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 3、师生关系4、课程计划 5、教育原则三、辨析题:(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年轻一代。F2、教育发展水平归根到底由

7、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F3、良好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身教重于言教。T4、讲授的方法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因此是一种注入式的方法。教学指导思想5、教育过程中,主动权应在教师,而不在学生。F四、论述题:1、试述教育如何适应人身心发展规律并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运用教育学原理,谈谈你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五、案例分析:米歇尔等人在实验中,要求儿童按规则重现一个游戏,在实验开始阶段,成人与儿童一起玩,这时儿童被分成两组,第一组的成人要求儿童遵守规则,自己也遵守规则;第二组的成人要求儿童遵守规则,但自己却不遵守规则。当成人在场时,第二组的儿童也还是按规则进行,可当成人不在场时,他们就不按

8、规则去做了,而第一组的儿童基本上是严格遵守规则的。请分析,上述案例体现或违背的德育方法。 教育学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教育正式出现在(B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2、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 A)A、普通教育学 B、教育学教程 D、教育学原理 C、实用教育学3、最早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的教育著作是(D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尔 D、大教学论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 B)年颁布的A、1982 年 B、1986年 C、1995年 D、2000年5、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B )A、成立了班委会 B、形

9、成了正确舆论C、开展了班主任工作 D、确定了班主任工作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B )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布鲁纳7、人的思想品德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C )A、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B、社会存在影响C、人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斗争 D、教育学的主要作用8、我国现阶段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是( C)A、个别教学 B、现场教学 C、课堂教学 D、小组教学9、学生掌握知识,主要是掌握( A)A、书本知识 B、自然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实践经验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D)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二、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

10、 2、人的发展 3、教学相长4、榜样示范 5、“班”三、辨析题:1、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普遍现象。T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F3、有人说:看一所中学是否办得好,应该看这所学校升学率的高低。F4、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进行技术教育,一方面是通过生产劳动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F5、教师的教学活动归根到底是帮助学生去学习。T四、论述题:1、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如何提高教师素质?2、在德育理论教学中,分析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现象的原因,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德育成效。五、案例分析:一次上班会课时,万教师发现教室地上丢着三个纸团。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进教室,万老师指着地上纸团对大

11、家说:“这儿摆着三个纸团,你们都没有捡起来,现在看看后面三个同学怎么做。”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在看,第一个同学看也不看冲进教室。第二个同学看了一眼,无动于衷地来到座位上。第三个同学出现在门口,看到纸团,就弯下腰拾了起来。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万老师表扬了这个拾纸团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请用学过的教育学原理加以分析。 教育学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1、(A )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A、教育目的 B、管理目标 C、素质教育 D、德育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C)A、忠诚教育事业 B、教书育人 C、热爱学生D、为人师表3、学校工作的中心是( A)A、教学 B、行政 C、后

12、勤 D、党的组织建设4、义务教育就是( B)A、免费教育 B、强迫教育 C、基础教育 D、基本教育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A )对人的影响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社会活动6、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朱熹提倡“熟读精思”体现了教学的(B )原则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启发性 D、循序渐进7、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C )团体 B、非正式团体 C、集体 D、班主任8、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贯彻执行哪个原则( C)。启发式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9、儿童中心课程又称(D )A、学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融合课程 D、活动课程1

13、0、初中三年级是中学生的(C )A、适应期 B、关键期 C、人生道路选择期 D、生长的高峰期二、名词解释:1、教学 2、平行影响原则 3课外活动4、教育观 5德育三、辨析题:1、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政治思想品德好,没学过教育学也能当好教师,搞好教学工作。F2、进行德育必须循着从知到行的顺序进行。F3、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智力的发展是与知识的掌握同步一致的。F4、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阶级性。F5、“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F四、论述题:1、在一堂外语课上,教师讲:公鸡一词在英语中叫COCK。一位学生阴阳怪气地发问:“老师,那母鸡是什么K?”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打算怎样回答。2、谈谈你对我国当前中小学

14、课程改革的看法。五、案例分析:请分析下面这个案例,符合或违背什么德育原则。一次,张老师上课时,发现了一位女同学向一位男同学递纸条,张老师把纸条没收,严厉地批评了这位学生,并把纸条上的内容当众念了一遍,那位同学受不了老师对她的批评方式,不久就自杀了。 教育学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同属(A )A、近代教育 B、现代教育 C、当代教育 D、未来教育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教育心理起源说都否认了教育的(B)A、阶级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相对独立性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D )方针政策 B、受教育权 C、领导权 D、规模速度4、国家指导教学实践,办好学校的重要文件是(A ),它规定了各年级学习科目的项目和范围。A、教学大纲 B、教学内容 C、教学计划 D、教科书5、“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所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C)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6、在教师指导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