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83250123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重庆新媒体开发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刘传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视听节目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重庆市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和总体部署,依托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启动了多项新媒体开发业务,取得了初步成绩,迈出了我市新媒体发展的第一步.最近,笔者对全市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开发相关行业作了一次调研,现结合调研情况,就其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作一分析和研究. 一、新媒体兴起对传统媒体格局的影响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目前新媒体的流行定义(New Media)是一个宽泛的

2、概念,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其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传播节奏的时效性、开办方式的开放性、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及其所拥有全新的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较之传统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新媒体是媒体传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至少有三:(一)新媒体大量涌现,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据统计,传统媒体的信息量还不到互联网的1/4。到2008年底,全球网站数已接近1亿个,我国境内网站已超过192万个,重庆网站有

3、3万多个.手机被称为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以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构成了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媒体。IPTV已经成为电信宽带增值业务的重要选择。可见,传统媒体的竞争对手不但有同行,而且有其他行业,且实力悬殊,如,广播电视行业远远不及通信行业,全国电视行业一年的收入约500亿元,只相当于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一年的短信收入。 (二)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更为受众青睐,读者、听众、观众的分流势不可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到年

4、底,有望增加到3亿人.全国网民中,网络音乐使用率达845;网络视频用户增长迅速,2005年到2008年的3年间,从4118万人增加到20647万人.另据调查,全国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约7300万人,全国手机电视的用户已达800万户,全国已有IPTV用户约100万户。此外,据2007年的统计,我国手机用户的数量已达到4。2亿户,计算机显示器、阅读器有1。3亿台,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有30多万种,新媒体的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这些终端设备的拥有者无疑会从传统媒体中分身更多的精力投向新媒体。 (三)新媒体的广泛传播,致使部分商业广告客户广告投向改变难以逆转围绕新媒体的广告公司近年来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速度

5、惊人,如,全国影响较大的分众通过对好耶、艾瑞、玺诚等的收购逐渐构建出户外数字媒体、网络广告、移动媒体相结合的多元业务体系。目前,分众已在我市圈定了近2000个楼宇,约100多个大卖场和部分医院、药店,去年甚至还出现客户排满想上广告却上不了的现象。去年我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16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231,成为第四大广告投放市场。如果传统媒体不能迅速完成转型,广告投放转向新媒体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二、重庆新媒体开发现状近几年,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传统媒体开办主体清醒地看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市场先机,积极与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等通信单位合作,打开了

6、重庆新媒体发展的局面,2008年的进步尤为明显。(一)移动车载电视重庆广电移动电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13日,同年12月28日移动电视在重庆主城区试播成功,2005年6月18日正式开播。目前,重庆广电移动电视公交车终端规模已累计达到130条公交线路3800多辆公交车、319辆出租车、22辆机场大巴以及200个户外终端。在现有空录编辑、新闻(大型节目)转播、节目共用、社会联办的基础上,移动电视公司自制播出了好运通看路况移动看新闻与你同行爱在山城音乐新势力5个特色栏目,好运通看路况2258期。移动电视节目每天从早上7点到凌晨2点,全天19个小时播出,日收视人群已高达五百多万人次。重庆

7、移动车载电视在短短的3年多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充分发挥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功能,经济创收以每年400万元的增幅递增,截至2008年底,已累计创收6000多万元。(二)手机电视 初步建立了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的技术平台、节目制作平台、营运平台.重庆数字传媒公司与重庆移动正式签署了流媒体“CQTV手机电视”业务的合作协议,并确定了“CQTV手机电视”业务的资费政策。2008年3月重庆移动部分重点用户开始第一轮业务体验,5月,与重庆移动合作的“CQTV手机电视”业务通过测试运行和用户体验后正式进入商用。与此同时,还制定了2008年重庆移动“CQTV手机电视业务市场

8、推广整体计划和方案。2008年5月至7月,与重庆联通签署了“增值业务合作协议”,涵盖C网和G网的短信、彩信、语音和WAP等业务类别,并确定了合作方式和资费政策,经测试运行和用户体验,8月进入正式商用。分别在移动、联通网上开播手机电视节目掌上88。1、综艺、国内时政、国际时政、财经、体育、娱乐、军事科技、精编630、民生、文教医疗等共11套节目。 此外,手机电视的电信增值业务获得了重庆市通信管理局颁发的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和短信类SP业务接入代码证,为SP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质条件。完成了网上营业厅一期平台的硬件建设、软件系统开发和调试,完成了短信、彩信、WAP三大增值业务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基

9、础功能的开发,并完成了增值业务管理平台的一期开发和验收。进行了与重庆移动合作的“重庆广播电视手机报”(彩信业务)的业务测试。完成了与重庆联通合作开展综合语音类炫铃业务的申报、相关接入测试和开始进行用户体验活动。完成了与重庆联通合作开展的“渝州手机报”彩信业务的申报、相关接入测试和开始进行用户体验活动。完成了与重庆电信签署“增值业务合作协议”。即把原来重庆联通C网业务迁移到重庆电信后的过渡期协议。(三)网络电视重庆网络电视发展年内已见端倪。重庆电信从上年起,与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上海百视通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在重庆开始IPTV的试验性传播。截至今年底,在各区县发展的网络电视用户将达到30000户

10、以上,因未取得在重庆的传播资格而被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展用户。重庆广电集团也已对网络电视的开发形成了自己的思路,而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加大数字电视节目中的点播、回访节目量,并将双向互动的机顶盒投向市场。(四)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2008年,建立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业务技术平台.完成了主城区CMMB覆盖网络的实施规划方案、理论技术论证和全市CMMB室外覆盖网络的规划。并在总局的支持下,开通了佛图关发射点和北碚试验发射站以及炮台山试验点。完成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频道节目策划和节目准备,并实现了“在路上”、“男性频道、 “财富天下”的试播。同时,成立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工作领导小

11、组,确定了与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的合作方案,决定成立以重庆为主体的子公司. (五)有线数字电视新业务我市数字电视付费频道汽摩频道和公众彩票频道加快了频道改版和节目引进,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今年,国家广电总局又批准全国第一个杂技艺术专业电视频道在我市开播。试播近一年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10月,数字频道累计播出电影178部,电视剧3488集,共完成节目采集、上载编目7344小时。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继续加大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力度,2008年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用户逼近100万户的同时,积极推广新业务,已发展互动电视用户1400户,新增IP个人用户15000户,新增数据专线41

12、条。 (六)地面数字电视自2006年起,重庆广电集团(总台)进行了地面数字电视试点工作,目前,已在我市永川区的黄泥塘发射台等地进行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射传输试验,永川、大足、铜梁等区县的部分地区可以接收8套数字电视节目。2008年底正式修订的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方案,已将地面数字建设列入村村通工程建设的主体方式。年底前,已对试点单位武隆、荣昌两县作了前期考察。(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2008年5月,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在重庆注册备案或IP地段在我市的网站中,传播视听节目及开办有音视频栏目的网站共295个。其中,综合门户网站78个,占26.44%,视听网站62个,占21。02;教育、商

13、贸、咨询、IT等其他专业类网站155个,占52.54 .专业网站中,教育类网站最多,为53个,占专业类网站的34.19%,其次是计算机软件、电子游戏、影视BT下载等IT类网站25个,占16.13。目前,在重庆市通信部门备案并在市文化广电局履行登记手续的已近200个,已取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有4个,已经市文化广电局正式备案取得备案文号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办的视听网站4个。三、重庆新媒体发展的特点(一)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发展中居主导地位重庆广电集团(总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电脑报等主流媒体和国有企业在新媒体开发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继视界网、重庆有线电视网之后,20

14、08年,华龙网、天极网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得到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华龙网经过改版,扩大了区县专栏,开办了视听节目传播业务,从而吸引力大增,与上年同期比,网上视听节目的上传量增加40%,点击率提高50,实现收支基本平衡,在西部的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一,国内新闻网站中排名第六。重庆手机报用户突破35万。天极网作为全国最大的中文IT门户网站,连续5年蝉联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评选的全国十佳,2008年通过网站播放科技类视听节目受到受众欢迎.视界网自2007年8月新版成功上线,改版后的视界网整合了重庆广电集团旗下的各子网站,并依托集团的广播电视节目资源优势,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致力发展成为一个以网络音

15、视频为主的,集新闻、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具有互动特色的综合性宽频门户网站,为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咨询和服务,注册用户达到10万户。2008年12月,视界网在全国省级电视台网站中排名第四。目前,我市以华龙网、天极网、视界网等主流媒体为主导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二)新媒体开办单位中非公有经济占相当比例据对视听网站清理结果的分析,全市有视音频节目的网站中,国有资本(含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网站153个,占51。86%,非公有成分的142个,占48.14%。62个视听专业网站中,41个为非公有经济,占66。13。可见,新媒体

16、已成为非公有经济关注的一大热点。部分民营网站已有相当规模和业绩,如,2004年成立的民营音乐专业网站分贝网已拥有500万注册用户,日均访问量300万左右,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 (三)传统媒体跨行业合作呈现良好势头2006年4月,腾讯公司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重庆商报战略合作,联手推出“腾讯大渝网”,经过两年多的磨合,大渝网在地方性网站生存状况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异军突起,目前日均流量在400万以上;日访问独立IP突破60万。据专业调查公司新生代的数据调查表明:大渝网在重庆市民中的知名度达到81.6。视界网已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方正电子)达成协议,为重庆视界网提供核心内容管理发布系统等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整体建设服务,根据重庆视界网的个性化需求,对系统和方案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和调整。(四)“三网融合”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