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基础训练卷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83242253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基础训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基础训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基础训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基础训练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份对1842年英国曼彻斯特的调查报告指出:“手织工每天干14小时活,挣的钱还不够吃两顿饭”1844年对全英国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织袜工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只有6先令,且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A说明工业革命没有促进社会进步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C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 D反映了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

2、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3观察世界人口(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2000年)图,对该图解释最准确的是( )A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人口数是平稳的 B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导致人口激增C早期社会人口统计时存在一定缺失 D工业社会的到来使人口数加速增长419世纪初,在英国的约克郡、诺丁汉郡等地,大批工人在“卢德王”号召下进行了“捣毁机器运动,许多涉及其中的机器被手摇纺织织工焚毁。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卢德分子集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与英国陆军发生了冲突。该运动( )A希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受到启蒙思潮影

3、响C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D影响了近代化进程51825年至1835年,英国通过了54个批准修建铁路的法案。到1843年,实际使用的铁路已有2036英里。1844年,议会又通过法令,规定铁路公司至少每个周日发出一列火车,其价格为成人每英里不得超过一便士,儿童每英里不得超过半便士。上述现象反映了( )A人员及商品流动频繁 B英国社会贫困现象突出C政府主导经济的增长 D自由主义经济遭到挑战61878年,横贯非洲的探险家斯坦利从刚果回来后即出版了考察刚果河的著作穿过黑暗大陆,并在欧洲商会发表演说时呼吁:“刚果河流域的居民人口众多,只要稍微改善一下他们的衣着习惯,曼彻斯特纺织机器昼夜开动也将供应不上”

4、。这一呼吁反映出,欧洲当时( )A发现了黑奴贸易新的供应来源 B正在遭受市场问题的严重困扰C正推动工业革命向非洲的扩展 D实现了对非洲大陆的有效占领7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的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左右,到1850年已增长至10%左右。这说明工业化(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C引起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8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上日益形成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农矿业生产国。该学者意在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 )A促进了世

5、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B扩大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C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矛盾 D形成了世界分工的基本格局918世纪20年代,英国律师乔治梅森的遗物包括茶几、银茶壶及少量瓷器;羊毛商人詹姆斯基特森的遗物包括陶瓷器67件、茶几盘1个及茶壶1把。18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英国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英国( )A垄断世界茶叶贸易 B饮茶之风日益普及C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D封建等级观念消失10如图反映了1750-1865年英国经济发展情况。在此期间,英国( )A进行大规模圈地运动B垄断组织不断涌现C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D成为了“世界工厂”11“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

6、、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B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C轻工业的地位开始下滑 D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12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13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西方文明。以下生活情景能够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A汤姆与工友们聚集在打麦场观看好莱坞大片B约翰通过互联网与同学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C杰克从巴黎坐飞机去纽约与父母欢度圣诞节D达官贵人与平民共挤一列火车前往曼彻斯特14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

7、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15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城乡差别的扩大C经济

8、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16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结果都失败了,给后人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没有暴露 B工人运动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C工人运动缺乏政治纲领文献的引领 D无产阶级尚未真正觉醒17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19世纪40年代,德国在在思想上“拷问世界”是指()A推动文艺复兴 B诞生马克思主义C开展启蒙运动 D建立第一国际1819世纪中叶,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

9、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该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A B C D19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某校高三(3)班同学举办了一次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B巴黎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是无产阶级政权C巴黎公社革命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的D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20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

10、下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D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给公众放假。材料二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的劳动妇女和美国其他地区的纺

11、织工业及服装工典的女工,为了要求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和世界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和支持。1910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妇女代表。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活动家、国际妇女书记处书记克拉拉蔡特金,倡议把3月8日作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新产经杂志社编史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劳动节得以设立的历史背景。(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的意义。(9分)22(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

12、变革的结果。首先是农业革命。它开始于15世纪末圈地运动的发生,结束于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小麦产量在150年间提高了77%,1697-1765年间平均每年出口谷物50万夸特,一时间英国被誉为“欧洲粮仓”,为工场手工业成长准备了工业原料和劳动者。其次是商业革命。从17世纪中叶开始,通过一系列航海条例和商业战争,排挤了商业强国荷兰和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和贸易体系。18世纪70年代初,英国出口到“新市场”的产品,比世纪初增加了近8倍。贸易加速了国外市场扩大,加速工场化生产规模,催生技术革新。17-18世纪的100年间,通过奴隶贸易,英国资本积累获得重要发展。第三是人口增长。英国人口在

13、16世纪增长较快,19世纪达到高峰。这对工业革命有重要作用。第四是手工业发展。英国纺织业是现代工业敲开农业社会坚冰的第一个产业,它把整个民族的注意力从农业转移到了非农产业上它在资本积累、企业集中、产业分工、技术进步、批量生产、产品市场化、劳资关系等诸多方面,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间接贡献。摘编自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材料三 人们很容易学会使用“批量生产”这个术语,却很难领悟到“批量生产”代表着制造业革命的开始。“底特律自动化”是直接来源于美国的亨利福特T型汽车这一工业革命成果。采用这种作业法生产的部件具有如此之高的精密度,使所有零部件互换成为可能,为进一步大批量商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材料二、三均摘编自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技术史(1)马克壵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开启“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成就分别是什么?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科技革命使交通工具出现了哪些新成果?(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批量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