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生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验)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83238687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巍山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生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巍山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生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巍山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生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巍山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生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巍山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生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巍山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生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巍山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生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巍山高中高三毕业生11月份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绷裂(bng) 殷红(yn) 轧棉花(y) 掎角之势(j)B缄默(jin) 症状(zhng) 倒栽葱(do) 果实累累(li)C通缉(j) 荫庇(yn) 压轴子(zhu) 为虎作伥(wi)D锃亮(cng) 叨扰(to) 迫击炮(pi) 悄声细语(qio)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屏气 摒弃 并蒂莲 秉烛夜谈B翌日 游弋 溢洪道 逸兴遄飞 C驼绒 滂沱 拓荒者 脱颖而出D棘手 际遇 极乐鸟 集腋成裘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披览

2、缕析 远见灼识 细嚼出滋味B寒碜 偿试 杀一儆百 礼尚往来C平添 骁勇 秣马厉兵 路遥知马力D吆喝 贻误 改弦更章 理屈词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B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C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降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5.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

3、错别字的一项( ) A. 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其上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之语。B. 外交部负责人发表谈话,表示中方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坚定主张通过政治对话和平、妥善地化解当前危机,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 C. 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不少媒体将事故原因归结为大桥在施工中“过分强行合拢”。D. 一年之际在于春。在经历了春节后的短暂沉寂之后,旅游市场也伴随着清明小长假重新恢复了火热,到处的花红柳绿让人们走出户外的愿望格外强烈。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家都非常同情他的境遇,也很想帮他,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人们渐渐明白

4、,帮助别人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C.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于是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另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安土重迁、重建家园。D.每年一度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烟花晚会让整个西湖的夜空流光溢彩,如果苏东坡也能看上一眼,说不定又能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妙的诗句。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B. 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

5、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C. 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D. 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5日凌晨宣布,对全国50选票的统计结果显示,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以64.39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保持绝对领先。B如何让雷锋精神在诞生将近五十年后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个雷锋精神的继承者都必然要搞清楚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追随这位先行者的脚步,与他的崇高精神无限地接近。C浙江省气象台发出今年首个暴雨黄色预警,

6、指出近日浙北部分地区将有大雨到暴雨,浙西局部大暴雨,提请有关地方注意防范泥石流等暴雨引起的地质灾害。 D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面世,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朝闻道夕死可矣”置好坏于度外,受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A B C D二、古代诗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7、(18分)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不久,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魏置相,相田文。吴

8、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久之,魏相公叔尚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

9、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余家。注尚主:娶公主为妻。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卷有删略)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谮之鲁侯曰 谮:造谣,中伤B属之子乎,属之我乎 属:委托,交付 C起易去也 去:离开D捐不急之官 捐

10、:除去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请与子论功,可乎 落霞与孤鹜齐飞B臣恐起之无留心也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C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起无留心,则必辞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解除别人的疑惑以明志,吴起杀死了妻子。但他对又非常关爱士兵,能亲自吮吸士兵的疮脓。可见吴起的性情中暴戾与亲和兼而有之。 B魏武侯在乘船出行时说,险固的山河是魏国的护国之宝,而吴起则直言认为君王的德政才是治国之宝,其率真的性格可见一斑。C吴起刚毅劲直,自信心强,友人便利用他的这个性格特点设计陷害,吴起果然中计,表

11、现出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内部充满了凶险于勾心斗角。D吴起得道楚悼王的重用,在相位上大显身手,严明法纪,实施改革,展示了治国的多种才能。因为受到贵族大臣的怨恨与攻击,吴起及其宗族七十余家被杀。(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辄自酌,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

12、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醉矣。薄莫,先生酒解,而公犹僵卧,气息然,呼之不醒,大惊,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仓、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窍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进,山益深,失路。先生缘鸟道,

13、披荆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涧;越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顷闻巨啸,四山响震,林泉战栗。声裁止,而饿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先生自为必死,叹曰:“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 及反,亡是公犹未醒。长者诊之,曰:“是非疾也,困于酒耳。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习饮之,故无异;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取针刺血数处,又然艾灸之。须臾,公觉,谢曰:“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长者曰:“公本无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长者,辞不受,曰:“吾家世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余岂好货贾哉?”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惟不敢纵饮矣。(张孝

14、纯乌有先生历险记节选)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艺桑麻五谷以为生 艺:种植。B. 海阳亡是公,高士也 亡:通“无”。C. 微司命,孰能生之? 生:使活下去。D. 须臾,公觉,谢曰 觉:觉察。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惟读书是务 问今是何世B. 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 投诸渤海之尾C. 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 先生以金帛奉长者。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5下列对节选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不愿为官;亡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分别一年了,乌有先生就跑去拜访亡是公。B.第二段写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兴,亡是公喝得酩酊大醉呼之不醒;乌有先生无计不施,最后和妻子合计,要亲自去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