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单元五模拟测验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83237816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单元五模拟测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必修三单元五模拟测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必修三单元五模拟测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必修三单元五模拟测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必修三单元五模拟测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单元五模拟测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单元五模拟测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 1阅读以下当时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2“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 ) 根本目的完全不同 思想向实践转化程度不同 阶级立场不同 所起的作用不同 A B C D 3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

2、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 B开展洋务运动求强求富 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D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 4“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 A西学东渐 B中学西传 C中体西用 D西体中用 5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制度 养兵练兵之法 6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倡导者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王韬 D康有为 7洋务

3、派曾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期“师夷长技以自强”,这是( ) A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B对儒家思想在新环境下的某种否定 C肯定儒家思想安邦定国的重大作用 D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8“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9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 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都

4、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B C D 10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11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12陈独秀说:“孔子者,数千年

5、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入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这表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 A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 B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 C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1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里“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的事件是指( )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中国近代思想主要

6、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15“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16、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 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

7、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7、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18、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8、 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19、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 政治清明的表现 阶级结构变化 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制度创新 A B C D 20、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21、蔡元培先生虽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鼓动者,但他却极大

9、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他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B.他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C.他具有民主思想,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D.他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主张改良旧文学2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3、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

10、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24、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D严复的天演论 25、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

11、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26.千百年来,有人崇拜孔子,有人批判孔子,孔子就象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上的一轮明月,倒影在每一条江河之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材料三 (四月)初十日,上命臣索康有为所进书,令再写

12、一份递进。臣对:“与康不往来”上问:“何也”?对以:“此人居心叵测”。曰:“前此何以不说?”对:“臣近见孔子改制考知之。”材料四 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一文中说:“孔教本失灵之偶象,过去之化石。”他还认为“孔教”与“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决不可相容。在1917年1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又发表再论孔教问题,提出“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材料五 两千多年来,孔子在中国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故乡曲阜也被称为圣城,有关他的历史建筑孔府、孔庙、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孔子也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人物之首。据统计,全世界现有孔庙1300多座。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祭孔活动,在世界上有广泛影

13、响自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办了25届“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最能代表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请回答:(1)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哪些思想主张?(2分)(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引起的改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6分)(3)材料三是清朝某大臣的一段日记,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他为什么对皇帝说康有为“居心叵测”?(2分)(4)简析材料四中陈独秀主张“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的原因?(2分)(5)康有为与陈独秀在对待孔子的问题上态度截然相反,试分别说明。他们在政治主张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6分) (6)试从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分析出现材料五所述状况的原因。(2分)27、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