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测验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83237806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测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测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测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测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测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测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测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建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建筑工程专业专业知识与专业实务模拟试卷四说明:1150题为选择题,应考人员都必须作答,实务题应考人员可在四道题中任选三题作答,满分150分,测试时限150分钟。2考生应在试卷上作答,在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将选定的答案填写在试题相应的题号内,错选不得分)1建筑物、构筑物地基基础方案选择中,优先考虑的是( )。A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B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C深基础 D深浅联合基础2建筑基础中的( )必须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的要求。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砖石及混凝土基础C柱下桩基础 D钢筋混凝

2、土独立基础3梁的截面尺寸需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或裂缝宽度)三方面的要求,在方案阶段单跨简支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之比的合理范围是( )。A1618 B18110 C18112 D1121154正常设计的梁发生正截面破坏或斜截面破坏时,其破坏形式应分别为( )。A超筋梁破坏或斜压破坏 B适筋梁破坏或剪压破坏C适筋梁破坏或斜压破坏 D少筋梁破坏或斜拉破坏5简支梁下部的纵向受力钢筋承受何种应力(承受向下荷载)( )。A剪应力 B.拉应力 C.压应力 D.拉应力和压应力6在钢筋混凝土梁上配置箍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弥补主筋配筋量的不足C承担弯矩 D.抵抗剪力7下列关于钢筋混凝

3、土受拉构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已被拉裂,全部外力由钢筋来承担B偏心受拉构件的截面上还有受压区存在C当拉力的作用点在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合力的作用点之外时为大偏心受拉D小偏心受拉时,不考虑混凝土的受拉工作8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变形随时间增长;、变形随时间减小;、刚度随时间增加;、刚度随时间降低。A.、 B.、 C.、 D.、9小型砌块的高度为( )A6090mm B100170mm C180350mm D360900mm10用作承重墙的空心砖,其空心率不应超过( )%。A20 B25 C30 D4011关于地震“震级”和“烈度”

4、两名词的概念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是不同的概念;、是同一的概念;、结构抗震设计是以震级为依据的;、结构抗震设计是以烈度为依据的。A、 B、 C、 D、12地震作用的大小( )。A与建筑物质量成反比 B与建筑物的宽度成正比C与建筑物质量成正比 D与建筑物质量的关系不能确定13结构用钢材,按含碳量分应属于( )。A各种含碳量的钢材 B高碳钢 C低碳钢 D中碳钢14钢结构中最主要的连接方法是( )。A焊接连接 B普通螺栓连接 C铆钉连接 D高强螺栓连接1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应以( )的控制为核心。A质量控制点 B施工预检 C工序质量 D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16已知某土的最初

5、可松性系数K511.2,最后可松性系数ks2,1.05,若需填压方1000m3,应挖取该土( )。A833m3 B952m3 C1000m3 D1050m317某锤击预制桩施工,要求桩尖进入风化岩土层,则打桩应按( )原则控制。A入土深度 B控制锤重 C控制落距 D最后贯入度18某钢筋砼悬臂梁的结构跨度为1.2米,砼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的( )时,方可拆除梁的底模板。A50% B75% C90% D100%19砌墙的砂浆应随拌随用,若施工期间气温为320C,水泥砂浆必须在拌成后( )小时内使用完毕。A4 B3 C2 D120地下室防水砼的配合比规定,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

6、水灰比不得大于( )。A0.6 B0.55 C0.5 D0.4521钢结构单层工业厂房安装,钢吊车梁轴线的校正方法常采用通线法和( )。A经纬仪测量法 B撬棍校正法 C千斤顶平顶法 D平移轴线法22某墙面采用一般抹灰,抹灰前准备材料时,石灰膏采用块状生石灰淋制,使用未经熟化的生石灰会发生爆灰和开裂,因此石灰浆应在储灰池中常温熟化不少于( )天。A30 B15 C7 D323砼构件浇筑后常出现干缩裂缝,防治砼干缩裂缝的有效措施是( )。A采用碎石砼,增加水泥用量 B不设施工缝,增加砼振捣时间C砼水泥用量及水灰比不能过大 D增加粉砂用量,加强砼早期养护24有一栋砖混结构房屋,砌完一层的墙体后,检查

7、发现墙体出现“罗丝”墙现象,要防治此质量通病,有效的措施是( )。A挂线砌筑,两端相互呼应 B采用“三一”砌砖法C砌墙时随时校正其垂直度 D每层设置圈梁25砼现浇楼板板底抹灰层,往往在顶板四角产生不规则裂缝,中部产生通长裂缝,预制楼板板底抹灰,则沿板缝产生纵向裂缝。为了防治裂缝的产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增加抹灰层的厚度 B清理干净基层,同时基层必须保持干燥C清理干净基层,抹灰前一天顶棚应洒水湿润D预制板安装时,板底要有一定的高差26有一批水泥在工地仓库中不慎受潮,检查水泥时,发现部分水泥结成硬块,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筛去硬块,压碎粉块,通过实验,按实际强度使用,可用于框架结构

8、梁柱施工B筛去硬块,压碎粉块,通过实验,按实际强度使用,可用于砌筑砂浆C严禁使用 D筛去硬块,压碎粉块,降级使用27结构砼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砼强度的试件,应在砼的( )随机抽取。A搅拌地点 B运送途中 C试配过程中 D浇筑地点28进行施工质量验收后,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经返修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应予以验收C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工程,局部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但能满足使用要求,严禁验收D经返修或加固后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29建筑工程施工,应在施工现场设置防火设施,

9、工地用水必须考虑消防用水,消防用水水管直径不小于100mm,消防栓间距不大于( )。A130m B120m C110m D100m30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也是文明施工的内容之一,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情况,( )应停止强噪声作业。A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 B晚10点到次日早7点之间C晚9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 D晚11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二多项选择题(3150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每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至少有一个错项,考生应将选定的答案填写在试题相应的题号内,多选、错选或少选不得分)31挡土墙设计应重视墙后排水,所以墙后填土应尽量选用( )。A卵石

10、 B砂土 C膨胀土 D耕植土32预应力结构构件的混凝土,需满足下列要求,何者是正确的( )。A强度高 B收缩徐变小 C快硬早强 D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33现浇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叙述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房屋的整体性好,有利于抗震 B占用建筑空间小C.设备布置灵活 D.费模板,但较预制混凝土楼板省钱,工期短34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的优点是( )。A整体性耐久性抗震性好 B.结构布置灵活,开孔自由C施工周期长,造价较高 D.施工质量有保证35采用刚性方案的房屋,其横墙需满足下列哪些方面的要求( )。A洞口面积 B横墙厚度 C横墙长度 D砌体强度36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

11、符合下列( )要求。A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与纵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B纵横墙的布置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C同一轴线上的窗洞可相错D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37影响柱延性的主要因素有( )。A柱的轴压比 B柱的纵向配筋率C柱的配箍率 D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38下列关于钢结构破坏形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结构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B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材脆性破坏的倾向加剧C引起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原因是加载速度过快D随着温度的降低,钢材脆性倾向增加39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常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下列项目应列为质量控制点的是( )。A大体积砼施工 B地基处理 C新工艺 D墙面抹灰40大体积砼由于体积大,水泥水化热聚积在内部不易散发,内部温度高,外表面散热快,形成较大内外温差,容易使砼结构产生裂缝,采取下列措施,( )可以有效地控制大体积砼的裂缝。A采用鼓风机加强通风散热 B选择低温季节施工C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D保温养护41铲运机是经常采用的土方作业机械之一,为了提高铲运机的生产率,除了合理确定开行路线外,还应根据施工条件选择施工方法,常用的施工方法有( )。A8字形法 B环形法 C跨铲法 D助铲法42无粘结预应力是指在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