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模拟测验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83237150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模拟测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模拟测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模拟测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模拟测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模拟测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模拟测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模拟测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专业_ 班级 姓名_ 学号 f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 闭卷 成绩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核总分得 分评卷人(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个分,共分)1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对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得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3引种: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4经济产量:是植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可直接供人们食、用或作其它用途的产品的总量,通常用单

2、位面积上生产的鲜重或风干重或干物质重表示。5童期:是指实生苗不能诱导开花的时期6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发的遗传物质变异以育成新品种的途径称为“诱变育种”。7多倍体:指体细胞中含有3组或3组以上染色体的生物统称为多倍体。8DNA分子标记:是指通过遗传物质DNA序列的差异进行标记的技术。9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10自交不亲和性: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11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自交选择,可育或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

3、系。二、填空题(1分/空,共20分)1现存的生物是由原始的生物进化来的。进化是 遗传 、变异和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2种质就是遗传质,是决定生物种性的并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 遗传物质总和 。3产量一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收获的产品重量。可分为生物产量(光合产物总量)和 经济产量 (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总量)。4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的迁移,与物种、品种的基因型杂合程度有关。一般而言,基因型杂合程度越 高 ,其适应范围越广。5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由于突变最初只发生在个别细胞,所以突变体往往是由突变的和未突变的细胞共同组成的。即芽变开始时总是以 枝变 的形式出现。6变异是选择作用的基

4、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隔离是物种类型形成的重要条件。在进化过程中,隔离可 改变物种的遗传组成。7杂交优势育种“三系配套”中的三系分别是 不育系 、 保持系 、恢复系 。8杂种优势的度量标准有 中亲优势 、 超亲优势 、 超标优势 和 离中优势 。9常规杂交育种的遗传基础是 基因重组 。10远缘杂交存在的障碍表现为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 远缘杂交的不育性和 远缘杂交的不稔性 。11一个自交系,当gca高而sca低时,宜用于 育种;gca和sca均高时,宜用于 育种;gca低而sca 高时,宜用于 育种;gca和sca均低时,这样的株系和组合应淘汰。三、选择(1分/空,共10分)1引种是直接把外

5、地或别处的新品种引进利用的方式,是最简单迅速的育种途径。引种 新的变异。A.不创造 B.创造 2选择育种是利用现有的品种或类型,在 变异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一种改良现有品种或创造新品种的简便而有效的育种途径。A.自然 B.人工 3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组织发生层学说认为,在被子植物梢端分生组织有三个相互区分的细胞层,叫做组织发生层,分别用L、L、L表示,植物的不同组织即由这三个层次的细胞分别衍生。突变发生在 层,皮层的内层和中柱就会出现变异。A. L B. L C. L 4雄性不育两用系可以简称为两用系,也可用大写字母 表示。A.AC B.BC C.AB(密封线

6、内不要答题)密封线5体细胞所具有的染色体数一般表示为 。 A. 2x B. 2n C. x D.n6 使群体内纯合体比率增加,显性度降低;而 使群体内杂合体比率增加,显性度增大。 A.自交 B.回交 C.杂交 D.单交7在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 。 A.S(msms) B.N(msms) C.N(MsMs) D.S(Msms)8在回交过程中多次参与杂交的亲本叫 。A.轮回亲本 B .非轮回亲本 C.母本 D.父本9自交衰退和杂种优势现象的遗传学基础是 。A.等位基因间的显性作用 B.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四、简答题(26分)1试述有性杂交育种(常规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原则(7

7、分)。(1)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2)尽可能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作亲本(3)明确目标性状,突出重点(4)重视选用地方品种(5)优先考虑数量性状(6)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亲本(7)优先考虑用具稀有可贵性状的材料作亲本2试比较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异同与它们之间的关系(6分)。P2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区别首先在于选择的主体,和进化方向。自然进化过程中选择的主体是人以外的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条件;选择保存和积累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有利的变异。人工进化选择的主体是人;选择保存和积累对人类有利的变异,其结果是促使野生类型向栽培类型转化。人工繁殖取代自然传种后天然传种机制退化,改变了果实、种子随熟

8、随落及发芽不整齐的习性;这些在人工选择下发生的变异在野生状态下对生物本身常常是不利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某些特性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有一致性的方面。如对各种环境胁迫的适应性,以种子、果实为主要产品的植物繁殖能力的提高等,不仅是自然选择的方向,同样也是人工选择的基本要求。3请比较优势杂交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异同点(6分)。答:1)相同点:二者都需要选择、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进行品种比较实验、区域实验、生产实验和品种审定2)不同点:从理论上,常规杂交育种利用的主要是加性效应和部分上位效应,是可以固定遗传的部分;优势育种利用的是加性效应和不能固定遗传的非加性效应。从育种程序上,常规杂交育种先“杂”后“

9、纯”。即先杂交后自交,最后得到基因型纯合的定型品种;优势育种先“纯”后“杂”。首先选系自交,再经配合力分析和选择,最后得到优良基因型杂合的杂交品种。从种子生产上:常规育种简单,每年直接从生产田或种子田内植株上收获种子。优势育种复杂,不能在生产田留种,每年必须专设亲本繁殖区和生产用种基地。以下二选一:4简述造成品种退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止退化的一些措施(7分)答:1)品种退化原因: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品种本身的遗传退化缺泛经常性选择2)防止退化的措施:合理选择有性繁殖作物:要对每代留种母株或留种田连续进行定向选择,使品种典型性得以保持无性繁殖作物:主要淘汰母本园内劣变个体,或选择性优良而典型的优株供

10、才接随货插条防止机械混杂(1)种子繁殖作物 收获种子时防止前一品种的残留种子混入(2)营养器官繁殖 从材料采集、包装、调运到苗木的繁殖。出圃、假植和运输都必须防止混杂隔离留种,防止生物学混杂:进行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和机械隔离进行防治利用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用种性较纯的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5营养系品种和有性繁殖的品种相比,遗传变异上有哪些特点(7分)答:遗传杂结合程度大,实生后代常发生复杂的大幅度变异,给选择提供了巨大潜力有性后代经济性状平均水平显著下降,使杂种群内优异类型出现的机率较低,在育种中应增加群体数量歧化选择性状在实生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质量性状的异常分离蕴藏较多的体细胞突变常携

11、有较高频率的隐性致死基因常拥有较多的多倍体系列五、论述题(四选二,每题12分, 共24分)1. 试述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和主要用途。答:本地种质资源:是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栽培和选育而得到的植物品种和类型。1)特点:取材方便,对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当地人消费容易接受。2)主要用途:改良、提高、选育成适于当地的优良品种在杂交育种中常用作亲本之一;外地种质资源:是指由国内其它地区或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1)特点:具有与本地品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性状,有些性状是本地品种所欠少的;具有可能不太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耕作制度2)主要用途:直接引种于生产通过

12、选择育种培育新品种用作杂交父本;野生种质资源:未经人们栽培的自然界野生的植物。1)特点: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生存下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还可能具有栽培植物所不具有的特殊性状,如不育等。2)主要用途:驯化成新的栽培作物通过杂交把优良基因、染色体(片段)转移到栽培植物中来;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人工应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所获得的变异类型。1)特点:具有比自然资源更新、更为丰富的遗传性状。这些性状是自然资源中所缺乏的,可作为进一步育种的理想的原始材料。具有自然界没有的种质。2)主要用途:有的经过几代选育才有利用价值;有的可作为育种的好材料。2在常规杂交育种中,如何利用系谱选择法(多次单株选择法)进行品种的选育?3在营养系育种上,针对童期较长的种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其杂种提早开花坐果,以提高育种效率?4试述蔬菜杂交制种的途径,并举例说明各种途径的适用性。第 5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