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四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83236796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四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四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四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四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四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四(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第4章 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高速信号的反射分析高速数字信号的反射是影响现代数字电路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的反射将破坏信号的完整性,并引起过冲现象,从而出现错误的数字逻辑和毁坏器件。本章详细分析了信号反射产生机理和现象,并给出了反射解决的方案。4.1 信号反射的现象4.1。1 反射的基本概念反射就是在传输线上的回波。如果一传输线电尺寸满足长线时,且没有被合理的端接(终端匹配),那么来自于驱动端的信号脉冲在接收端被反射,从而引发不预期效应,使信号轮廓失真。反射是传输线的基本效应, 即当信号沿着传输线前行时,碰到阻抗不连续时会发生反射:1。当信号在传输时碰到比目

2、前阻抗高时,会发生正向反射,使信号边沿的幅度增加,信号边沿出现过冲。从定义上来说,过冲就是指接收信号的第一个峰值或谷值超过设定电压对于上升沿是指第一个峰值超过最高电压;对于下降沿是指第一个谷值超过最低电压.2. 当信号在传输时碰到比目前阻抗低时,会发生负向反射,使信号边沿的幅度减小,信号边沿出现台阶,即欠冲。严重时将可能产生假时钟信号,导致系统的误读写操作。如果在一个时钟周期中,反复的出现过冲和欠冲,我们就称之为振荡,也叫振铃。振荡是电路中因为反射而产生的多余能量无法被及时吸收的结果。图4。1所示的波形就是一个明显存在过冲,欠冲,振荡的例子.图4。1存在反射现象的信号波形在PCB设计中,反射通

3、常由连线阻抗的不匹配造成,如:不同布线层阻抗不一样、T型连接、过孔、线宽的变化、器件的输入输出阻抗,封装寄生参数等等。以图4.2所示的理想传输线模型来分析与信号反射有关的重要参数。图4.2 理想传输线模型及相关参数R0VSRLBZ0源端负载端AL+-VAAA+-VBAA+-理想传输线L被内阻为R0的数字信号驱动源VS驱动,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Z0,负载阻抗为RL。理想的情况是当R0Z0RL时,传输线的阻抗是连续的,不会发生任何反射,但能量一半消耗在源内阻R0上,另一半消耗在负载电阻RL上(传输线无直流损耗,即无耗传输线).如果负载阻抗大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0RL那么负载端多余的能量就会反射回源

4、端,由于负载端没有吸收全部能量,称为欠阻尼.如果负载阻抗小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即Z0RL,负载试图消耗比当前源端提供的能量更多的能量,称为过阻尼.欠阻尼和过阻尼都会产生反向传播的波形,某些情况下在传输线上会形成驻波(有三种情况,将在下面进行讨论)。当Z0RL时,负载完全吸收到达的能量,没有任何信号反射回源端,称为临界阻尼。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临界阻尼情况很难满足,所以最可靠适用的方式轻微的过阻尼,因为这种情况没有能量反射回源端.负载端阻抗与传输线阻抗不匹配会在负载端(B点)反射一部分信号回源端(A点),反射电压信号的幅值由负载反射系数L决定,见下式:(4。1)(4。1)式中,L称为负载电

5、压反射系数,其定义式是反射电压与入射电压之比:L=v-/v+。由式(1)可见,1L+1。另外当RLZ0时,L0,将不产生反射。即只要根据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进行终端匹配,就能消除反射。从原理上说,反射波的幅度可以大到入射电压的幅度,极性可正可负。当RLZ0时,L0,处于欠阻尼状态,反射波极性为正.如果传输线由两段不同特性阻抗的传输线组成,则连接点处也会产生信号的反射。传输线上出现的分叉点就是这样一个阻抗不连续点(断点)。反射信号产生的主要原因:过长的走线;未被匹配终结的传输线,过量电容或电感以及阻抗失配。当信号在线终端处的阻抗不连续点被反射时,信号的一部分将反射回源头。当反射信号到达源头时,若源头

6、端阻抗不等于传输线阻抗就将产生二次反射。因此若传输线的两端都存在阻抗不连续,信号将在驱动线路和接收线路之间来回反射。信号的反射波因传输线的损耗将最后达到直流稳态.如图4.3所示为几个的时间区间的一个例子(为从源到负载的传输线的时间延迟)。当信号源为Vs,传输线上的初始电压Vi决定于分压式.当t=时,初始电压Vi达到了负载Rl.此时产生幅值为的反射分量,它和初始电压叠加在负载处产生总电压为:(其中是负载端的反射系数)。波的反射分量()传播回到源端,并在t=2时产生一个由决定的离开源端的反射(是源端的反射系数)。此时源端的电压将是先前的电压(Vi)加上来自反射的入射瞬态电压()再加上反射波()。反

7、射和逆反射将持续到线上电压趋近稳态直流值。如读者所见,若终端不匹配,反射要一段长的时间才能稳定下来,并会产生一些重要的时序影响。图4。3 传输线反射的例子 当阻抗不匹配时,通过UltraCAD传输线仿真器观察到的反射现象如下图4。4所示:图4.4 仿真器观察到的反射现象(UltraCAD传输线仿真器)4。1.2网格图和线性负载反射网格图(亦称反弹图)是用于描述带线性负载的传输线上多次反射的方法. 如图4。5所示网格图,左右两侧的垂直线分别代表了传输线的源头端和负载端,垂直线之间的斜线代表了信号在源头和负载之间来回反射,图从上到下表示时间的增加,时间的增量等于传输线的时间延迟。图中垂直线的顶部标

8、识了反射系数,反射系数表示了传输线和负载之间的反射(从线看进负载)以及源端的反射系数。小写字母表示沿着传输线传播的反射信号的幅值,大写字母表示源端看到的电压,而带逗号的大写字母代表负载端看到的电压。线的近端将保持A伏的电压,且持续时间为2N皮秒,其中N是传输线的时间延迟().电压A就是初始电压Vi,它将不变直到负载端的反射到达源端。电压A就是电压a加上反射电压b.电压B是初始电压a、负载端的发射信号b和源头端的反射信号c的总和.如果传输线开路,线上的反射最终使电压稳定为源端电压Vs。然而,如果传输线终接电阻Rt,则稳态电压为:图4。5 用于计算传输线多次反射的网格图4.1。3 Bergeron

9、图和非线性负载反射 Bergeron图是另一种用于描述传输线多次反射的方法。系统中存在非线性负载或源时,Bergeron图用来替代网格图。例如,当传输线终接一个钳位二极管以防止信号过冲或静电放电引起的破坏.此外,输出缓冲器很少完美地呈现线性IV特性,因而如果知道缓冲器的I-V特性,Bergeron图将给出更准确的反射描述。如图4.6所示,称为Bergeron图。绘制负载和源端的IV特性曲线,源端IV特性曲线有负的斜率-1/Rs,因为电流偏离原点并且和X轴的交点在Vs.由传输线的初始状态(如,V=0,I=0)开始,作一条斜率1/Zo的直线。此线与源端IV特性曲线的交点给出了始端t=0时传输线上的

10、初始电压和电流,可以把这作为负载图.从与源端直线的交点作一条斜率1/Zo的直线,并延伸到负载特性曲线。与负载线的交点定义了t=时负载端的电压和电流,其中是传输线的时间延迟。交替使用的斜率1/Zo和1/Zo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传输线矢量到达负载线与源端线的交点.传输线矢量与负载及源头IV曲线的交点给出了稳态的电压和电流值。图4。6用于计算非线性负载多次反射的Bergeron图如图4.7所示为计算一个类似系统响应的实例,其中Vs=3V,TD=500ps,Zo=50,Rs=25,且二极管如电流等式所示工作。图4.7 用于计算带二极管终端传输线多次反射的Bergeron图注:当源或负载任何一个呈现非线性

11、IV特性曲线时,使用Bergeron图计算传输线的反射.对于数字信号来说,反射的结果表现为上升沿、下降沿的振铃和过冲。4.1.4欠载传输线当传输线特性阻抗Z0小于源端阻抗Zs时,定义为欠载传输线(电路实际模型如图4.8)。采用Hyperlynx仿真的结果,如图4.9(各箭头色标分别对应波形色标)。图4。8 欠载传输线的实际电路模型图4.9 欠载传输线反射的实际仿真波形4.1。5过载传输线当传输线阻抗Z0大于源头端阻抗时,源头端的反射系数将为负数,这将产生“振铃效应。实际电路模型如图4.10。图4.10 过载传输线的实际电路模型采用Hyperlynx仿真的结果,如图4.11。图4.11 过载传输

12、线反射的实际仿真波形当两条传输线不等长时,一段的反射将与另一段的反射不同相,将使反射波形图复杂化了。此时传输线的实际电路模型如图4.12所示:图4.12 传输线不等长时的实际电路模型采用Hyperlynx仿真的结果,如图4。13。图4.13 对不等长传输线反射的仿真波形4.2 产生反射现象的因素产生反射现象的因素有信号上升沿时间、传输线的端接、短分支节线、容性分支节线、拐角和通孔、载重线、电感性间断线等。4。2。1上升时间对反射的影响当上升时间变得大于传输线延迟()的两倍时,传输线为短线,上升时间对波的形状不会存在影响。因为信号到达负载端时,产生了反射,反射信号回到源端,但此时源端的信号正处于

13、上升阶段,这样的反射会在信号缓慢的上升过程中被吸收掉,从而不会影响信号电平的幅值。但如果当上升时间小于的两倍时,上升时间开始对波的形状就会产生重要影响.图4.14和图4.15分别显示了欠载和过载传输线上不同上升沿时间的影响。 图4。14过载时慢边际速度的影响图4。15 欠载时慢边际速度的影响4。2。2串联传输线的反射影响通常,电路板上走线的宽度必须被压缩,因为它可能经过通孔或在板密集区域的周围布线。如果走线的线宽有一小段发生变化,特性阻抗就会改变,通常是增加。有三个特征会决定短的传输线片断的影响:不连续性的时延(),不连续性的特性阻抗(Z0),信号的上升时间(RT)。当时延与上升时间相比很长时

14、,反射系数将饱和。发射系数的最大值与不连续性的反射有关: (4。2)如果线宽被压缩,使得阻抗从50欧姆变为75欧姆,反射系数为0。2.当阻抗为不连续并且不连续段的长度较长的情况时,对发射信号与反射信号的仿真如图4.16所示.图4。16阻抗不连续的长度较长时,对发射信号和发射信号的仿真结果阻抗的不连续会导致信号的振荡,因此设计互连线时必须具有均匀的特性阻抗.为了保证反射噪声小于信号摆幅的5,要求特性阻抗的变化要小于10,这就是为什么电路板上对阻抗的控制要在+/ 10.如果不连续段的长度很短,则两端的反射可被约去,可以忽略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图4.17所示情况是不连续段的长度很短时,发射信号和反射

15、信号的仿真结果,不连续段的阻抗为25欧姆.如果不连续性的时延少于上升时间的20,不连续性就不会产生影响。根据经验规则,不连续阻抗可接受的最大长度是: (4。3)Lenmax 为不连续性的最大长度,单位inch;RT为上升时间,单位ns25图4。17阻抗不连续段的长度较短时,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仿真结果4.2.3短分支传输线的反射影响分析短线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要考虑很多反射的问题.当信号离开驱动端,首先会遇到分支点。这里我们会看到两段传输线并联产生一个低的阻抗,则一个负反射将会返回到源端.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可决定分支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即信号的上升时间和分支的长度。假设分支位于传输线的中间,并且与传输线有相同的阻抗。图4.18所示了在分支长度从上升时间的20增加到60时,对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仿真的结果。图4.18分支的时延改变时,对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仿真结果根据经验规则,分支的长度保持小于上升时间延展的20,则分支的影响就不重要。反之对信号就会产生影响.经验规则用式子来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