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丨苏教版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3196574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丨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丨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丨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丨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丨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前面口算教学的延续,又是以后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的计算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次作为一节校内教研课,我在课前得到了师傅张红茜老师悉心指导及课后数学组同仁们的点评帮助,感触很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现总结如下:在教学时,创设适合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中来。因此,我创设了孩子们喜爱的熊出没里的角色引入新课,围绕熊大熊二和光头强比赛

2、跳绳展开教学。随后的练习穿插了他们摘草莓、猜苹果等游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实际教学效果也确实如此,学生都在设计环节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各种方法来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在练习中又特意加入砍树的数据计算,教育孩子要爱护树木,渗透了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仍有偏颇,效果并不如人愿。一、是忽略了数学语言的严谨性。本节课我在小结算法的时候用口语的方式跟孩子说几十几,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加几本意是想口语化让孩子听的更明白,却忽视了专有的数学语言,而有些孩子的错误也没有及时的发现,缺乏数学应有的严谨性。2、

3、没有给孩子充分的表达机会。在教学时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多张口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而我在教学时为了所谓的节省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不多,又怕孩子出错,总是想抢孩子的话。3、 对练习的删减处理不恰当。本课教材中想想做做第一题呈现的是几组算式,其中每组的前两道算式就相当于最后一道算式的算法。而备课时因为考虑时间不够,没细想被我删掉了。而这次练习恰恰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优化算法的过程,对孩子优化口算的巩固有很大帮助,此练习的删除直接导致个别孩子在后面的练习中出错。通过本次的教学,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学机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课堂上出现“杂音”时,老师该如何处理。孩子的想法真是千差万别,明明事先预设好的内

4、容,被孩子东说一下西说一下就反应不过来了,本来预设好的板书后来被打乱了,有些孩子的错误也没有及时的发现,一股脑都在看板书上了,孩子有些发言也没有及时抓住引导。比如:在教学45+23时,就有一名孩子说算法时指出可以先用50+23,我没有注意听孩子的发言就匆匆打断了他,而实际上孩子只是过早运用了凑整的思想。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继续往下说完,而在后续的解决45+28时必然会有孩子提出45+30,再适时引导怎样更简便,并指出凑整思想运用的特殊性,更有说服力。最能还能和结尾的思考题“46+29”遥相呼应。虽然孩子没有按照我们既定的口算方法来计算,但是孩子在交流思考中锻炼了思维,开拓了视野,也是对于算法多样化的一次多么好的实例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善于发现及运用“杂音”更好的组织教学活动,以更高的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