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83195957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相矛盾》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自相矛盾》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自相矛盾》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自相矛盾》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自相矛盾》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相矛盾》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相矛盾》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第1课时,谈话导入,看下面图片,猜一猜是什么寓言故事,并说一说寓意。,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谈话导入,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寓意是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拔苗助长,谈话导入,叶公好龙,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谈话导入,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羊补牢,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寓言成语:,自相矛盾,作品简介,1.了解寓言,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

2、学体裁的一种。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韩非简介,初读课文,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作品简介,韩非子简介,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

3、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背景简介,介绍楚国,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国君芈(m)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 最终在前223年亡于秦国。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字词学习,(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吾( )盾之坚 其人弗( )能应也 夫(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w,f,f

4、,字词学习,(2)书写指导。,矛,mo,组词: 长矛 矛枪,“予”字多一撇。,字词学习,盾,dn,组词: 盾牌 铁盾,半包围结构,下面一个“目”。,字词学习,誉,y,组词: 赞誉 名誉,上下结构,下面一个“言”。,字词学习,吾,w,组词: 吾辈 吾兄,上下结构,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词句疏通,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卖。,没有什么。,刺破。,这里是“夸耀”的意思。,代词,代指他卖的盾。,我。,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破它。”,词句疏通,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他的。,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

5、,没有它不能刺破的东西。”,词句疏通,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有的人。,回答。,用。,不。,怎么样?,有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不能回答了。,词句疏通,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存在。,所以说,不能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节奏划分,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整体感知,讲述故事时要把哪些问题交代清楚?

6、,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谁能说说文言文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战国时期,楚国,一个楚国人,整体感知,“楚人”是做什么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卖盾和矛;,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一说。,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试着给全文分层。,第一层:“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于物无不陷也。”(有一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在夸耀自己的矛和盾。) 第二层:“或曰其人弗能应也。”(有人问卖矛与盾的人,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怎么样,楚人无法回答。) 第三层:“夫不可同事而立。” (揭示寓意。),课堂小结,楚人是怎样夸赞自己的矛与盾的?有人向他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为什么他回答不上别人的问题?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2.完成相应课时训练。,谢谢大家!,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