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及实践研究报告方案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83195926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及实践研究报告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及实践研究报告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及实践研究报告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及实践研究报告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及实践研究报告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及实践研究报告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及实践研究报告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各种层次的学生也因自身素质不同,很难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大多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对知识与技

2、能学得更多更好,如何促进与之相应的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都十分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环境之中,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接受一个共同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行动;学会与别人相处,敢于表现自我,并能虚心学习;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学会合理分工,有序行动;善于自立。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小组合作学

3、习教学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在教育理论界,人们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和交往的本质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共同活动中的需要,在交往中得到发展”。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顺应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同时,“

4、学会合作”。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正是在充分借鉴集体动力理论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思想。合作学习理论的概念并不难理解,但是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把强调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化学习的课堂转到以合作学习为主流的课堂上来,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合作的方式也要因具体的情况具体的确定。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容(一)研究目标: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改革呆板、沉闷的教学,探索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合

5、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新的、更有实效的教学方法,为师生减轻不必要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真正推进课程改革。(二)研究容:(1)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分组的研究;(2)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3)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生生关系研究;(4)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研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5)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四、课题研究应遵循的原则1.全体性原则:在研究中应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2.自主性原则:在研究中应着眼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提高,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

6、能力。3.实践性原则: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在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得以提高。4.合作性原则: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构成一个学习整体,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互助性合作学习。五、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相关调查,进行结果统计分析,弄清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各学科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诊断原因,寻求矫正对策,指导研究活动。2.比较法:边行动、边研究,边比较,在小组合作评价实际操作中比较不同评价方式,不同评价时间、地点,不同评价强度,同一评价对不同评价对象等对评价效果的影响,筛选最佳评价标准和机制

7、,努力发挥评价的正向功能,追求评价的最佳效果。3.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外理论与信息、资料,分析研究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情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用他山之石来拓展研究视野,优化评价过程。4.个案研究法:搜集、研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评价对象和案例,对某一小组(或个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分析,并概括、提炼出其中对评价其他群体或个体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的信息,用以指导评价研究和评价实践。5.量表评价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的量表,评价主体在听课、观察的过程中,对被评对象(含自己)进行打分的评价,根据量

8、表上的所述的各项评价指标,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评价标准和机制。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题研究推进的前提条件。学校通过强化教师学习,加大宣传力度等,力促教师形成新时代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组织学习与培训,按课题进展要求为研究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相关条件; 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3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研究队伍,学校在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优秀的实验教师倾斜。 4围绕课题研究,聘请专家引领,并经常组织研究活动辅导和学术研究活动,切实提高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5指导小组成员每周深入

9、实验班的听课、评课,及时向教研室和年段分管领导反馈实验情况,并在年段会、教研活动会上向所在年段、教研组教师通报实验的现状,广泛收集教师意见,让全体教师为课题的推进出谋划策。学校每月组织一次阶段性研讨会,对课题研究进行交流、小结与反思,做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断调控改进研究工作。6编辑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案,实验教师通过学案去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交流,并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七、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成员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成员:美泉小学听评课小组成员八、课题研究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实验班级:四年级实验教师:何瀚鑫九、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课题研究的前期论证,确定课题研究容,查阅文献资料,制定实施方案。2.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9月)。启动实施,开展研究,不断总结,形成阶段性小结。3.总结鉴定阶段(2014年9月2011年10月)。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敬请专家评测指导。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呈现方式1课题研究报告(含调查报告)、论文等。2建构一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和机制”。3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的系列案例、光盘、图片等。4课题研究成果集。5具操作性的典型案例集。6真实有效的记录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 -可修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