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3195591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关系复杂,两者不能互相替代,但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情况下临床诊断即可满足治疗的要求,但有些病程迁延、治疗困难、不典型的病例则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3,我国肾活检资料,年中华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收集了便肾活检材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我国小儿肾小球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球(例,占.4%)、微小病变和轻微病变(例,占.5%)、膜性肾病(例,占.9)、g肾病(例,占.3)、局灶节段硬化(例,占.0)、gM肾病(例,

2、占.7)、膜增生性肾炎(例,占.2)。,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4,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例,占.8)、单纯性血尿(例,占.7)、迁延性肾炎(例,占.9)、乙型肝炎病相关性肾炎(例,占.7)、紫癜性肾炎(例,占.4)、急性肾炎(例,占.2%)、狼疮肾炎(例,占.8%)、单纯蛋白尿(例,占.4)。,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5,儿科常见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关系,一 、肾病综合征 各种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均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小儿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及其他。,肾小球

3、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6,从国内资料分析,单纯性肾病.99%。属微小病变或轻微病变,.7%为,.7为。而肾炎性肾病者病理改变多样,微小和轻微病变仅占.2,而以比例最高占.5,g肾病为.4,gA肾病为.9,占.4%,占.9。,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7,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8,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9,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预后转归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预后最好,以上患儿激素初治敏感,但易复发。其复发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至青春后常维持持久缓解。约的患儿病程年内经历次的复发;的患儿可在病程年内频繁复发;少数患儿在停药缓解多年后复发;的患儿初治后无复发。大约患儿激素初

4、治敏感后耐药;少于的患儿进展为肾功能衰竭;死亡原因多为感染和非肾性并发症。,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0,的肾功能预后较差。患儿肾功能常在发病后年内进行性减退。以下情况常揭示预后不良: 、发病年龄不足岁。 2、对激素或和细胞素药物治疗反应较差。 、广泛性系膜增殖,累及以上肾小球。 、伴有肾小管功能障碍。 仅有患儿激素治疗期间尿蛋白转阴;另有尿蛋白减少。激素敏感的患儿多伴有频繁复发而成为激素依赖或激素耐药者。,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1,弥漫性系膜增殖性肾炎中约的患儿经激素治疗后完全缓解。患儿呈迟发性缓解,仍有患儿呈持续性蛋白尿,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对激素耐药或伴有者提示预后不良。

5、膜增生性肾炎预后较差。研究提示在治疗与非治疗组中均有的患儿在发病后年内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衰竭。 儿童预后较好,约患儿可自行缓解。少于患儿在病初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2,二、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在我国仍占住院肾脏病患儿中的首位,占.162.8%。根据临床表现而确诊的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病理改变主要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恢复期呈系膜增生改变,二者占7.。此病属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绝大多数预后好,自然恢复。但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可表现出多种病理改变,其临床过程及预后也表现不一。其中某些类型如膜增生性肾炎,如不及时积极治疗,则将呈慢性进展过程,预后差,对此类患儿及时

6、做出病理诊断则十分必要。,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3,国内急性肾炎肾活检例资料中有例为膜增生肾炎,其中例为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因此,将急性肾炎区分为链球菌和非链球菌感染后两种类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非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应密切观察和随访必要时及时肾活检。 急性肾炎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建议行肾穿刺检查。 . 持续低补体血症,周仍不恢复者。 . 发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 .高血压或肉眼血尿持续不消退者。 .肾功能不全进行性加重者。,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4,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5,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是一组以快速进展性肾功能减退,伴少尿,无尿为特征的综合征,不

7、经治疗,多于几周或几个月内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发病率虽低,但病情发展急剧、凶险、死亡率高,及时诊治可有效改变预后。其病理改变以肾小球囊内广泛细胞增生和(或)纤维蛋白沉着为特点,也称“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或“毛细血管外肾小球肾炎”本病主要见于成人。,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6,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7,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8,按免疫病理分三型: .型(抗基底膜抗体型):呈线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沉积、电镜见电子致密物不规则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和系膜区。病因为oodpasture综合征和抗基底膜肾炎。 .型(免疫复合物介导型)gG或gm及颗粒状沉积

8、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电镜观察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和系膜区有广泛蛋白电子致密物沉积。病因可为狼疮性肾炎,急性感染后肾炎,过敏性紫癜。 .型(相关型):免疫荧光阴性或微量沉积。无电子致密物沉积。我国病例少,病因可以多动脉炎肾小球肾炎和egner肉芽肿性肾炎。,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19,四、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GN病理类型很多,主要以膜性肾病为主(占),其次为系膜增生(占)及膜增生性肾炎(占.5)。有的还可呈毛细血管内增生。 起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尤其是相关膜性肾炎,是男孩。,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0,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1,临床观察本病

9、有五个特点。 1、起病方式的多样性。 2、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 3、尿改变的多变性。 4、病程的迁延性。 5、治疗的耐药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2,五、gA肾病 将gA-组织学表现分级: 级:肾小球轻微病变,肾小球正常或轻度系膜增生。无小管及间质损害。 级:轻度病变,伴有系膜增宽,系膜细胞增生,每个系膜区系膜细胞不超过个。无小管和间质损害。 级:局性节段肾小球肾炎。病变肾小球少于,可有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3,级: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有明显弥漫性系膜增生和硬化,伴不同程度的细胞增生。常可见荒废的肾小球。以下的肾小球有粘连和新月体。

10、有明显的小管间质损害。 级:弥漫硬化性肾小球肾球。病变累及以上的肾小球,以上肾小球有新月体,可见严重的间质硬化。 gA临床表现多样。国内文献报道,单纯性血尿(.3),肾病综合征(.2)、迁延性肾炎(.9)、急性肾炎综合征(12.5%)。有的表现为蛋白尿或蛋白尿和血尿。少数表现为急进性肾炎。,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4,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或) 可见到各种类型的肾损害,病理特征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上皮细胞新月体形成以及系系膜区gA沉积为主。 1、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织()将其分为六级(病理分型): 级:肾小球轻微异常 级:单纯系膜增生。分为a.局灶节段;b.弥漫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

11、与病理类型,25,级:系膜增生,伴有50%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节段成节段性病变(硬化、粘连、血栓、坏死),其系膜增生可分:a.局灶节段;b.弥漫性。 级:病变同级,的肾小球伴有上述病变。分为:a.局灶节段;b.弥漫性。 级:病变同级,伴有上述病变。分为a.局灶节段;b.弥漫性。 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6,2、临床分型: ().孤立性血尿、孤立蛋白尿。 ().血尿和蛋白尿。 ().急性肾炎型。 ().肾病综合征型。 ().急进性肾炎型。 ().慢性肾炎型。 分型目的是指导治疗和判定预后。,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7,3、预后 本病多呈自限性。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者,绝大多数预后较好。紫癜反复出现,或已有肾炎又出现皮肤紫癜者,预后较差。早期表现肾病综合征、高血压或进行性肾功能减退者,预后差。预后与病理改变中新月体数量有关。新月体者发生肾功衰竭。病理分型中级、a的预后较好,b、级预后差。肾小管间质改变严重者预后差。电镜见上皮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的预后不良。,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28,结束语:只有将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合起来,进行辩证地分析,才能对肾小球疾病作出比较客观的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