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小****克 文档编号:183187270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20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版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版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版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版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奶牛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 目录 (一)总论1 1、项目概况1 2、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3 3、综合评价4 (二)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 1、项目背景5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三)市场预测与营销方案10 1、市场现状分析10 2、营销方案15 3、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16 (四)项目的设计方案17 1、主要示范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17 2、绿色优质肉牛育肥技术18 3、绿色饲料技术方案23 4、饲养及防疫技术28 5、建立饲料安全和生物安全体系29 6、工程设计方案31 7、沼气工程34 8、公用工程36 (五)环境保护与安全39 1、环境保护39 2、环境影响评价40

2、. . 3、劳动卫生与安全40 (六)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臵42 1、组织机构42 2、人力资源配臵43 (七)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44 1、项目实施管理44 2、资金管理45 3、项目实施进度45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47 1、建设投资估算47 2、资金筹措49 (九)经济、社会效益分析50 1、经济效益分析的依据50 2、成本分析50 3、销售收入51 4、税收51 5、财务分析51 6、盈亏平衡分析52 7、社会效益分析53 8、生态效益53 (十)结论与建议55 . .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某奶牛场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某奶牛场 3、项目负责人: 4、建设

3、地点:某县铁佛镇 5、建设内容 : 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某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某奶牛场计划依托本县的资源优势,按 照“公司 +基地 +农产”的新型发展模式, 建设 400 头奶牛饲养场。 项目占地50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0000 平方米,其中新建 牛舍共 6500 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700 平方米、库房2000 平方 米、挤奶站用房800 平方米;建设青贮池3600 平方米,氨化池 1600 立方米;同时依托奶牛养殖基地,建设200 立方米沼气池1 座,发展沼气发电,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购臵 化验、检验设备,配套道路、栅栏、绿化等附属设施。

4、6、投资构成及资金筹措 投资构成: 项目总投资为5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400 元, 流动资金 100 元。 资金来源:项目建设单位自筹500 万元。 . . 7、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存栏奶牛总量400 头,其中产奶牛存栏300 头,除维持母牛更新需求外,年提供奶公牛100 头。项目正常发 挥效益时年销售收入410 万元,年利润136 万元,通过项目的实 施,加快奶牛品种改良,形成规模饲养,可带动运输、奶业加工 等行业的发展,项目内部收益率24.1 ,净现值 610 万元,投资 利润率 27.2 ,盈亏平衡点为51.9 投资回收期5 年( 含建设 期) 。 奶牛养殖会产生的大员粪尿对环

5、境带来污染,利用牛粪尿产 沼气,即减少了粪尿对环境的污染,又解决了农民烧饭照明的能 源问题。粪尿生产沼气后,剩余的沼渣沼液生产育机肥和给农作 物追肥,既创造了环保农业和生产了有机食品,又增加了亩均收 益。 项目发展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进入沼气池生产沼气,沼渣 废料生产有机肥返田用于饲用玉米或农作物或牧草追肥。此模式 是种养结合,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以种植业促进养殖业的可持 续性发展模式。该模式不但提高了上地的利用价值,而且通过沼 气池使畜禽粪便得到有效转化,解决农民生活的燃料问题,减少 粪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直接提高养殖户的综合效益,使农业走 上良性生态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二)编制依

6、据与研究范围 1、编制依据 .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纲要 ) (2)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之畜牧产业 化发展规划 (200342007午) ; (3) (某县国民经济和社含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 发改投资 1200611325 号文 ) 发 布的 ( 建设 19 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 ; (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53 号 (6) 新的有关财务制度的会计制度; (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01) : (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7、规范) : (9)( 某市统计年鉴 )2007 ; (10)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日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 方案及基础材料。 2、研究工作的土要范围 (1) 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日的研究,推荐项目的 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2) 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图布臵方案研究: (3) 对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 对场址的选择方案进一步论证; (4) 对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工程招投标方案; (5) 对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进行研究: (6) 对节能、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研究方案; . . (7) 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 各种

8、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8) 提出可行性研究结沦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要求:改良畜禽品种,大力发展草食犁、节粮型畜牧业, 加快发展畜禽产品的深加工项目,延伸畜牧产业化链条。 2、安徽省奶牛业发展形势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大量农剐产品和农作物 秸秆,为发展奶牛业提供了丰寓的物质基础。奶牛养殖是农作物 秸秆及牧草资源丰富地区一项较好的养殖项目,2008 年及今后若 干年内,奶牛养殖继续看好,养殖效益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目前某市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

9、发展不足。畜 牧业发展与省委 “畜牧业务必需有一个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畜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畜牧业发展与农民增 收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生产要素供给与规模养殖发展不相适 应。无论资金供给、技术供给,还是人才供给、组织供给等都与 . . 规模养殖发展不相适应,制约着畜牧业发展。 4、项目建设理由 奶牛养殖业是同人类生存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健康产 业” ,是目前我国农村和城郊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奶牛 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饲养业和奶加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销售环 节,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机会,促成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 展。 国家有关文件指出要求创建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支

10、 持上规模的综合养殖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安徽省在总结畜牧业 发展取得的成就,对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的基础上, 将形成若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集团将动物与其产品优 质率提高到 60, 将全省畜产品加工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 35, 培植年产值超十亿元的加工企业20 个,创名牌产品20 个等确定 为“十一五”畜牧业发展任务。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有利于农民农民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奶牛是 一咎草食动物,可以把大量粗饲料、青草、农作物秸杆以及食品 加工副产品转化成高质量的动物性食品牛奶和牛肉。目前当 地农户养殖奶牛仍处于低

11、水平状态,奶牛种群结构差, 产奶期短, 产量低,奶牛饲养管理粗放,专业化水平低,通过示范养殖场建 设,可引导农民规模化饲养奶牛,并进行奶牛舍饲养,改善奶牛 . . 冬季的居住环境,实现奶牛一年四季均衡产奶,单产提高到7 吨 以上;通过引进冻精、性控胶囊良种繁育技术,改良牛群结构, 进一步提高奶牛单产;通过机械化挤奶站的建设,建设使传统的 手工挤奶转变成机械挤奶,大幅度提高奶源品质,增加农民收益。 项目采用现代化科技养示范区的形式,对促进当地奶牛饲养业朝 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方向发展具有示范带头作用。项目实施后, 有利于加快当地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架构调整和增加农民 收入,带动种植业、运输业、

12、包装业、商贸服务业等行业在养殖 场周边地区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人畜共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建 立起人畜分居的新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1、该项目的实施, 有利于项目区农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面对 21 世纪的新形势,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加快调整畜牧 业生产结构的意见,要求畜牧业必须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 转变。在实施“菜篮子”工程中,调整畜牧业结构,提高奶牛业 的比重;在作物布局中,树立种养加结合的观念,合理增加优质 牧草的生产比例;合理调控产品价格,实现优质优价政策;建立 奶牛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力度建设好肉牛基地,建集团公司,推 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2、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县奶牛饲养、奶产品加工

13、以及相 关产业的发展 从某产业结构而言,养牛业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受到种植业 内部结构和畜牧业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立草为业的起点低,规模 . . 化程度低, 造成奶牛产业生产效率低,主要表现在个体生产性能、 饲料报酬和生产效率上。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增加优质 高中档牛奶在周边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的占有率,带动农民千家 万户养牛的积极性,同时带动种草、牛饲料及皮革、奶加工业的 发展。 3、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对牛奶和牛羊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本项目的建设可满足人们 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4、项目区的适宜生态环

14、境和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已基本具 备了生产绿色饲料的条件,是项目区发展绿色奶牛养殖基地、绿 色优质奶产品加工产业的必要条件。 因此,本地养牛的饲草饲料基本上是天然的、绿色的,基本 具备了发展奶牛繁育养殖基地的条件。 . .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营销方案 (一)市场现状分析 国内乳品市场需求旺盛,从消费水平来看,中国人均乳制品 的消费量近几年快速增长,但与世界人均95 千克、发达国家人 均 140 千克的消费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1 年国家颁布了农业 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的规定,到目前为止,国家已 经认证了一定种类的绿色牛奶(A级) ,且市场反映良好,本项目 所产生的绿色牛奶正是适应目前消费

15、的潮流,应运而生,前景广 阔。它符合目前人们追求健康、绿色的消费潮流,代表着21 世 纪新奶产品消费动态,具有巨大的潜在和现实高端客户市场。根 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绿色牛奶生产经验和目前市场分析,本项目生 产的绿色牛奶市场潜力巨大。 绿色牛奶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其价格优势。目前,国际市场的 绿色牛奶售价比普通牛奶高出20% 。本项目产品的价格优势也很 明显。按安徽省1400 万城镇居民,人均年乳品消费量为25 公斤 计算,全省共需牛奶35 万吨 ,而 2005 年安徽省牛奶产量仅11 万吨,由此可见,项目产品销售市场没有问题。 . . 我国乳制品行业在发展趋势方面表现为三个主要的特点:一 是行业成长速

16、度快,市场空间还很大,在未来几年行业仍将以较 高的速度增长;二是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比较成熟,短期内很难 有较大的突破;三是原奶资源地域分布不平均及高保镁要求形成 行业进入壁垒。我国奶业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本项目充足的市场保 障。 (二 ) 营销方案 项目生产鲜奶直接销往某曦强乳业、徐州维维豆奶等加工企 业,奶公牛育肥后,作为肉牛在当地销售。 (三)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产品销售是企业的生命线,某养殖场十分重视技术推广队伍 和销售网络建设,结合该项目建设,计划组建十余人的技术推广 队伍,聘请畜牧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技术推广队伍进行 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来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水平。同时, 在工资待遇上适当倾斜,以保障销售队伍的稳定性。 . . 第四章项目的设计方案 (一)主要示范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 1、主体示范技术 (1) 绿色优质奶牛育肥混合精料配制技术 充分利用当地原料,应用现代反刍动物营养新理论体系,采 用包被、化学修饰、热喷、糊化、调控等技术研制绿色优质奶牛 系列育肥精料、浓缩料、预混料、添加剂等,促进绿色优质奶牛 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实现奶牛饲养的高效益无公害生产。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