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童年》

上传人:小****克 文档编号:183186959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童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版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童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版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童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版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童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版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童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童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童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 三一文库( ) / 小学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名著导读 童年1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写的是高尔 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断面。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 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 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 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 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 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 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 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 父

2、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 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 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 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 不论是对自己的, 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 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 第 2 页 共 9 页 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 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 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 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 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

3、中,外祖母给阿廖沙 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 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 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 可爱,与人为善的。 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 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 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 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 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 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 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

4、折 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 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 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 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 第 3 页 共 9 页 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 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 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 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 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 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 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

5、,也感受 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 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 “人间”去谋生。 时代背景 本书成书于1913 年,是苏联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 基(1868 1936)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童年在人间我 的大学 ) 的“童年生活”部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 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4 岁丧父, 10 岁丧母,后靠自己努 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 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 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俄罗

6、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 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 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 第 4 页 共 9 页 成就。 作者生平 高尔基 (1868 1936) ,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 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他出生在俄国中部尼日尼, 诺夫戈罗德的一个细木工家里,四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 里,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他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 折磨,只读过两年小学,十一岁走入“人间”。在社会的底 层,他当过学徒,拣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 人和面包师傅。 1884 年他来到喀山,想进大学不成,结果贫 民窟成了他的“社会

7、大学”。他还在工人,农民中进行过革 命宣传活动。 19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高尔基两次在 俄国南部流浪。 最后到梯弗里斯, 进入铁路修配厂做工。 1892 年,在 ( 高加索报 ) 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 ( 马卡尔,楚德拉 ) ,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高尔基的早 期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沙皇专制统治、渴望自由解放的 革命激情。 其中,浪漫主义创作占重要地位。1895 年写的伊 则吉尔老婆子 和鹰之歌 是出色的作品。 他的剧本有 小 市民 、 底层和仇敌 。1906 年写成重要长篇小说母 亲 。随后写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 第 5 页 共 9 页 、 我的

8、大学。晚年的代表作是四部史诗巨著克里姆, 萨姆金的一生 。 经典片段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 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红萝卜。 “您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 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 我想了又想,怎样才能给这个双下巴细眼睛的红发胖女 人来一次更痛的打击。 我观察邻人们的内讧,知道他们互相报复的方法是:切 掉猫尾巴,把狗给毒死,打死公鸡和母鸡,或者半夜偷偷地 进到仇人的地窑里,把煤油倒入腌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 桶里的克瓦斯放出来,但是这些办法都不合我的意;需 要想一个更惊人更厉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

9、倌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 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 扔到屋顶上, 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 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 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 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 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 第 6 页 共 9 页 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我叫你知道厉害, ”酒馆女主人攥紧胖胖的拳头威吓 我说,但她那看不见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蔼的笑意。外祖母 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 “你干吗要这样做?” “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

10、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 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 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 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 小泡泡儿,一戳就破! 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 层皮才怪呢 ! 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 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 “阿辽莎,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 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 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 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 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这要他 来管,不是我们 ! ” 她沉默了一会儿,嗅了嗅鼻烟,眯缝起右眼

11、,补充说: “是啊,谁犯了过错,大约连上帝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弄 得清楚的。” “上帝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我吃惊地问道。她轻轻 第 7 页 共 9 页 地、悲哀地回答道: “他要是什么都能知道,大约有很多事情人们就不会做 了。他老人家从天上向人间、向我们大家看了又看,有时会 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我的人们啊, 我的人们啊 ! 噢啊, 我是怎样可怜你们啊! ” 她自己也哭了,带着满脸的泪痕,到墙角祈祷去了。 从那时起,她的上帝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妙语佳句 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 外皮给人撕掉了, 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 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

12、忍受的敏感。 各人不过有各人的名字,而权利人人都一样。 官像顽皮的孩子,走上来就把一切法律破坏了。 在无穷无尽的工作日厉,忧伤也是节目,闹火灾就是 逗乐,在一无所有的脸上,连伤痕也是点缀 阅读指导 苦难和奋斗是很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主题。高尔基的 作品,无疑是这类文学的典型代表。所不同的是,童年 是一位无产阶级文学导师的生活自传的“童年部分”,它是 一个已经成为无产阶级斗士的人重新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的“结果”。当然,很多童话以至少年小说都是成年作家写 的,但童年显然和它们不同,它绝不是一本儿童读物, 第 8 页 共 9 页 “儿重视角”之于童年只是一个技术手段问题,它所展 现的并不是儿童世界

13、,而是一幅完完全全的小市民生活图画。 高尔基通过童年阿辽莎告诉我们的,是19 世纪末俄罗斯低 层市民生活及思想的真实:庸俗、自私,无聊、无奈,虔诚、 怀疑、亵渎和无尽的困难。以及这一切灰色当中不寸闪烁的 爱的火花。 和现代派小说惯用的”儿童视角” 不同, “阿辽莎视角” 没有统领全书, 而只是在某些细节才起作用。通篇来看, “童 年阿辽莎”是由成年的“我”来回忆叙述的。因此,童年 根本上是一部传统小说,用的依然是全知全能视角,少有现 代派小说的痕迹。从阅读经验来看,该小说似乎是把一些小 市民的故事压缩编织进一个少年的经历里,而各个故事之间 的内在联系却很少,缺乏艺术的有机性、完整性,这一点,

14、高尔基自己也有察觉。在给罗曼 罗兰的信中, 他写道: “我 个人觉得,书写得不成功,有点乱,缺少内在的协调,读起 来,觉得太急于交代,所以许 多地方描写粗糙,不完全,语言不够精练。” 但这并不是说童年不是一本优秀小说,由于成功运 第 9 页 共 9 页 用了典型概括等艺术手法,由于以童年之心再现市民庸俗生 活的庸俗、苦难,小说具有异常强烈的感染力,能使任何一 个经过苦难的仁慈心灵唏嘘不止。不算长的篇幅内,出场人 物众多,却大都个性鲜明,“外祖母”的形象、 “母亲”的形 象,甚至于凶恶、冷酷的“外祖父”的形象,具有典型性、 代表性,又不失真实和丰满。在性格的生动性、完整性上, 童年较后来的一些概念小说要高出千百倍。它能让人读 后为“好人遭厄运” 鸣不平, 也会因“恶人” ( 如“外祖父” ) 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复杂而顿生怜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