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专题01 诗歌鉴赏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83181242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专题01 诗歌鉴赏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专题01 诗歌鉴赏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专题01 诗歌鉴赏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专题01 诗歌鉴赏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专题01 诗歌鉴赏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专题01 诗歌鉴赏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查缺补漏专题01 诗歌鉴赏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语文最后阶段差缺补漏试题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其一)皮日休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伴君行。撚时解转蟾蜍魄,抛处能啼络纬声。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牛衣鲋足和蓑睡,谁信人间有利名。(注)轮钩:一种在钓竿上装有小轮用以收卷钓丝的钓具。撚:同“捻”,揉搓。(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从轮钩联想到友人鲁望垂钓的情形,表现其“高致”,抒发诗人的欣赏之情。B.首联直接写钓具细腻轻盈,并指出自己和朋友关系密切,十余年一直与他相伴相随。C.颔联视听结合,“蟾蜍魄”指轮钩映出的月光,“络纬声”指丝线抛出

2、时发出的声音。D.颈联上下旬一动一静,喧响的波涛和静谧的溪月互相衬托,描绘出友人夜钓时的画面。(2)本诗后两联是怎样表现友人“高致”的?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唐史俊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京兆尹严武被贬,任巴州刺史时作题巴州光福寺楠木诗。史俊官至监察御史,后被贬巴州刺史,追和本首,又名为寄严侍御楠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3、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二句的“亭亭”跟周敦颐爱莲说“亭亭净植”中的“亭亭”意思相同。B.诗歌第五、六句视听结合写楠木生长环境的深幽黯淡凄清。C.诗歌第七、八句用鲜明的色彩词写楠木叶如盖花满枝的秀美。D.本诗题写楠木,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托物寄意,借物抒怀。(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苏轼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1)根据这首词的格式,可以推

4、测它的词牌是( )。 A.踏莎行B.念奴娇C.沁园春D.渔家傲(2)对于本首词作小序部分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交代写作缘由是送别王胜之。B.奠定了全词伤感作别的感情基调。C.交代了共游赏景的地点、人物。D.点明朋友因官职调动将离开金陵。(3)假如你是王胜之,这首词中哪几处让你感动?请说明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雨中花慢送彭文思使君(宋)黄庭坚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待新年欢计,断送春色。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念画楼朱阁,风流高会,顿冷谈席。西州纵有,舞裙歌板,谁共茗邀棋敌。归来未,先沾离袖,管弦催滴。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会须醉倒,玉山扶起,

5、更倾春碧。(注)彭文思使君:曾任州郡长官,即将调任他处,与作者交游甚好。断送:度过时光。甘棠:语出诗经,用以称颂美政。移旌戟:指官员调任。西州:彭赴任之地,具体不详。玉山:形容人醉后的姿态。春碧:美酒。(1)上阕写彭使君在任期间_、_,赢得了良好声誉。 (2)本词如何表达对彭使君的不舍之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昆阳二首其一金元好问古木荒烟集暮鸦,高城落日隐悲笳。并州倦客初投迹,楚泽寒梅又过花。满眼旌旗惊世路,闭门风雪羡山家。忘忧只有清樽在,暂为红尘拂鬓华。注:元好问为金末并州人。(1)本诗以_、_两个意象暗示战争。 (2)本诗是如何表达忧伤沉痛的感情的。 6.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注簪花:以花插头。倒著冠:倒戴着冠儿。此句暗用山简典故,表现不拘世俗、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冷眼:轻蔑的眼光。(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菊枝头生晓寒,作者点明此时菊花之上已见秋意,开篇便渲染出清冷之意。B.正因秋已到,作者才劝慰自己也劝慰友人要常让酒杯之中倒满酒,饮酒御秋寒。C.作者以“身健”“加餐”“舞裙”“歌板”,应对上片的“醉”,看似眼前快乐,一无所求,内心却有

7、着难以掩饰的无奈。D.下片中再次点到“黄花”,与“白发”组成“黄花晚节”之意,比喻人老而弥坚,这也是作者特意表现给世俗之人来看的。(2)黄庭坚与苏轼同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过日子,四处碰壁,几经贬谪,受尽了屈辱磨难。苏轼尚懂得用老庄思想来遣愁解忧,而黄庭坚却难解愁绪。请结合上片赏析作者“不见一个愁字”的愁绪。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岑参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北堂应久待,乡梦促征期。(注)南郑:地名,今属陕西省汉中市。北堂: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代称母亲(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

8、交代了诗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为送别友人归家探望父母所作。B.诗人写送别,却不落俗套,从极力赞美友人开始,语言富有盛唐的豪迈。C.颈联虚实结合,第五句实写两人分别,第六句想象友人回家路途的情形。D.尾联写母亲对友人的思念,但友人来不及陪伴母亲,又要踏上边疆征程。(2)诗歌前四句是如何赞美友人文思敏捷的?请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襄阳怀孟浩然白居易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注襄阳:孟浩然的故乡,后孟浩然隐居于鹿门山。讽:背诵。(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9、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写景,“岩岩”“汤汤”摹写山的高峻、水的浩荡,为表达怀人之情作铺垫。B.作者游历襄阳,思念孟浩然,不禁感叹当地山水的灵秀之气,涵养了孟诗的独特气韵。C.这首五言古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于平白之中见古朴。D.最后四句作者展开想象,鹿门山云树苍茫,孟浩然归隐之处无从寻觅,不由感慨万千。(2)“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两句如何表达怀人之情?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沧浪峡(唐)许浑缨带流尘发半霜,独寻残月下沧浪。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昔日未知方外乐,暮年初信梦中忙。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注

10、)许浑,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晚唐诗人。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曾任当涂、太平县令,监察御史,润州司马,官至睦、郢二州刺史。性爱林泉,淡于名利。(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将叙事、写景、感悟与憧憬融为一体,偶对整密、诗律纯熟。B.“官帽的带子上蒙上了灰尘,暮年的我独自经过沧浪峡去追寻今后的岁月”。首联叙述诗人暮年辞官,戴月晓行,途经沧浪峡,风尘仆仆的情景。C.五、六句感慨过去只顾中进士、当官吏,未领略过这样令人愉悦的景致。诚如贯华堂批语:“暮年初悔”,此自实语。“昔日未知”,此真大忏文。D.尾联采用“悬想”的虚写手法,人虽在路途,心己到故乡。想到家乡的“红

11、虾青鲫脆生生的紫芹”,不管来时的道路有多长“我”都在所不辞,急于归家之情溢于言表。(2)许浑诗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有“许浑千首湿”评价。试以颔联为例,简析其写景手法及其作用。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题大庾岭北驿:本诗是诗人流放广西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陇头梅: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看见鸿雁南飞的景象,由此想到“北雁南归,不过梅岭”的传

12、闻,忧伤不觉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B.诗人由南飞雁想到自己的处境,运用比兴手法,由雁及人,将诗人痛苦复杂的内心感情表达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C.颈联描写了黄昏时分,江潮初退,水面寂静,林中瘴气萦绕的景色,这样的环境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感情。 D.尾联从写景转为抒情,想到明天早晨回首遥望,岭上梅花盛开,定会阻挡自己望乡的视线,无限凄油然而生。 (2)陆时雍诗镜总论曾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全诗处处写“愁”却未着一“愁”字,诗人使用了哪些手法抒发内心愁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缫丝行范成大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

13、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 , 明日西门卖丝去。【注释】缫(s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缠绕在丝筐上绕成丝线,便于纺织。着:穿(衣),此指穿绢衣。(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色彩和感觉等方面展示了当时的田野景色,为下面的描写设置了背景。B.“妇姑相呼”衬托出缫丝工作的繁忙和紧迫,而“香”字具有反讽的意味。C.从“嘈嘈”和“茧厚丝长”的描写中,能感受到妇姑巢丝时的急迫和欣慰。D.这首诗是歌行体诗,前六句是一层,写景写事;后两句是一层,交代妇姑的心理。(2)诗的最后两句(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反映了什么

14、社会现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寄满子权王令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注释】满子权:满执中,字子权,扬州人,为王令少年时的至友,两人皆有治国安民之志。直弦句:直弦,琴的主弦。旧时以琴弦断绝,比喻失去知音。据吕氏春秋本味载;楚国人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最能欣赏和理解他的琴音。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没有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前句点明地点和时间,后句写此时此境诗人的思绪,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统摄全诗。 B.颔联即景抒情,薄云未必降雨,秋日从来多阴,说明诗人对人生的清醒认知和豁达之情。 C.颈联叙写诗人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境况,以“三年”表明迷归之久,以“一夜”突出心老之疾。 D.本首诗语极沉重,所选意象如“暮霭”“平林”“薄云”“秋日”均含有萧瑟凄凉之感。 (2)尾联诗人写道“欲作新声寄遗恨”,在诗中诗人表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