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自考题库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83176133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自考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自考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自考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自考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自考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自考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自考题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10月犯罪学(一)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以下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属于微观性预防的是( )A. 倡导主文化B. 克服社会弊端C. 提高家庭结构的合理性D.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在下列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不属于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是( )A. 搭建自行车棚B. 开展就业指导C. 加强旅馆业的管理D. 被害预防3.在下列措施中,属于美国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一层次的有( )A. 转处B. 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改造青少年C. 刑罚预防

2、D. 邻里照看4.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治安应达到的要求,是社会治安治理的( )A. 最终目标B. 战略目标C. 阶段性目标D. 长期目标5.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属于( )A. 罪前预防B. 罪中预防C. 罪后预防D. 重点预防6.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 )A. 犯罪预防B. 犯罪控制C. 打击犯罪D. 改造罪犯7.在犯罪研究中,凡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变动方向同增同减的,叫做( )A. 先行关系B. 后行关系C. 逆相关关系D. 顺相关关系8.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 )A. 被害人的亲属B. 犯罪人的邻居C. 公安人员

3、D. 具有犯罪倾向者9.根据损失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可以分为( )A. 货币损失和实物损失B.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C. 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D. 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10.没有固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和居无定所的被害人是( )A. 孤独型被害人B. 挫折型被害人C. 职业型被害人D. 流动型被害人11.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阶段被称为( )A. 初犯年龄B. 累犯年龄C. 差别年龄D. 高峰年龄12.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 )A. 犯罪心理B. 犯罪现象C. 犯罪行为D. 犯罪动机13.支配犯罪行为发生的是( )A. 生理病变B. 生理异常C. 犯罪

4、动机D. 潜意识14.体格性格分型说是西方犯罪学者提出来的( )A. 犯罪遗传生物学观点B. 犯罪体质生物学观点C. 犯罪心理学观点D. 犯罪精神病学观点15.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严打”是在( )A. 1983年B. 1985年C. 1992年D. 2000年16.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这是犯罪的( )A. 消长律B. 起伏律C. 辐射律D. 自组织律17.犯罪人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A. 儿童时期B. 青少年时期C. 中年时期D. 老年时期18.犯罪研究表明,影响犯罪人年龄之区域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B. 人口结

5、构C. 地域文化D. 政治环境19.导致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 )A. 适用B. 限制C. 泛化D. 遵循20.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 )A. 限制了犯罪现象的产生B. 保障了犯罪现象的产生C. 诱发了犯罪现象的产生D. 刺激了犯罪现象的产生21.犯罪研究应坚持的基本观念是唯物观、辩证观和( )A. 和谐观B. 阶级观C. 系统观D. 人生观22.在选定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由实验者引发和控制某种社会事件,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并观察其反应的研究方法是( )A. 模拟实验法B. 实验室实验法C. 现场实验法D. 心理实验法23.犯罪动力的本质是犯罪的推力和

6、引力与犯罪的控制力、阻力的( )A. 合力B. 助力C. 差力D. 压力24.引起犯罪动机产生的因素是( )A. 直接犯罪原因B. 间接犯罪原因C. 犯罪的社会根源D. 犯罪的文化根源25.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了犯罪原因的( )A. 一元论B. 二元论C. 三元论D. 多元论26.下列人物中提出犯罪根源于私有制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 )A. 柏拉图B. 托马斯?莫尔C. 奥古斯丁D. 孟德斯鸠27.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 )A. 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B. 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C. 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D. 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28.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

7、( )A. 发现犯罪与其他现象的联系B. 发现犯罪现状与发展趋势C. 发现犯罪类型与规律D. 发现犯罪行为的轨迹与危害29.犯罪调查中的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 )A. 整群抽样B. 等距抽样C. 滚雪球抽样D. 分类抽样30.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理论是( )A. 刑罚预防论B. 法律预防论C. 环境预防论D. 社会防卫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有关犯罪预防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 犯罪预防是针对犯罪原因采取的一

8、系列活动B. 犯罪预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静态性的行为体系C. 犯罪预防的目的是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D. 狭义犯罪预防专指罪后预防E. 广义犯罪预防包括罪前、罪中和罪后预防32.犯罪学最基本的范畴是( )A. 犯罪现象B. 犯罪原因C. 犯罪对策D. 刑事案件E. 刑事侦查33.犯罪对策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 )A. 犯罪预测学B. 刑事政策学C. 犯罪心理学D. 犯罪人的矫治与改造E. 监狱学3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是( )A. 未成年人犯罪多B. 成年人犯罪多C. 暴力性犯罪多D. 敌对分子多E. 经济领域犯罪突出35.犯罪预测是科学测定未来可能发生的( )A. 犯罪状况B. 犯罪原因C. 犯罪条件D. 犯罪结构E. 犯罪变化趋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现象37.物防38.性格39.滚雪球抽样40.犯罪社会学派41.拟制的犯罪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研究的基本原则。43.从构成结构上对犯罪人进行分类可将其划分为哪些类型?44.为什么说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45.简述犯罪预防的可能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犯罪现象的属性。(10分)47.试论述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和理论。(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