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自考题库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83175421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自考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自考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自考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自考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自考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自考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自考题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好啊!诚实永存这篇新闻作品原载( ) A.人民日报 B.北京日报 C.光明日报 D.中国日报 2.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显著特点之一是( ) A.时效性强 B.现场感强 C.以理服人 D.结尾耐人寻味 3.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报道纽约断电后的黑暗和混乱,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大量的数字说明 B.夹叙夹议 C.直接评论 D.运用典型事例 4.经济学家赶集中

2、的这位经济学家是( ) A.吴敬琏 B.厉以宁 C.于光远 D.薛暮桥 5.“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这句话出自一篇新闻作品中的主人公之口。这位主人公是( ) A.孔繁森 B.焦裕禄 C.吴吉昌 D.潘从正 6.并非鱼草之争一文中所运用的基本表现手法是( ) A.现场描写 B.人物对话 C.夹叙夹议 D.叙事写人 7.世界最佳急诊室采用的结构形式是( ) A.纵式 B.双线式 C.横式 D.倒金字塔式 8.下列新闻作品中,作者为美国名记者史沫特莱的是( ) 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B.记鲁迅 C.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 D.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9.陕北有煤海表现

3、陕西北部神木、府谷等地煤藏丰富、煤质优良,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形象描写 B.概括叙述 C.抒情议论 D.今昔对比 10.通讯桌上的表反映的事实发生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1.师魂中的主人公是( ) A.田沛发 B.贾满贵 C.陈惠容 D.潘从正 12.下列新闻作品中,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表现手法的作品是( ) A.访“葡萄常” B.“飞天”凌空 C.“妈妈教我放鸭子” D.写在绢帕上的诗 13.生命的支柱是一篇( ) A.人物消息 B.人物通讯 C.人物专访 D.人物特写 14.火葬甘地永存是一篇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新闻

4、作品,文中主人公甘地,是一位被人称为圣雄的政治领袖,他是( ) A.印度人 B.巴基斯坦人 C.斯里兰卡人 D.以色列人 15.1911-1915年从事新闻工作期间,从北京发出大量有关当时政局的新闻通讯的名记者是( ) A.黄远生 B.邹韬奋 C.徐宝璜 D.戈公振 16.写在绢帕上的诗是一篇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表现邓拓、丁一岚文字缘、革命情的新闻作品。文中女主人公丁一岚是一位( ) A.教师 B.新闻工作者 C.医生 D.文艺工作者 17.抢菜记是记者根据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所见所闻写成的现场新闻,这篇新闻( ) A.歌颂了营业员热情为顾客服务的事迹 B.批评了经营销售中的某些不正之风

5、 C.介绍了做好蔬菜销售工作的经验 D.推广了大面积种植蔬菜的技术 18.新闻作品中,恰当运用诗词,往往能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下列作品中,结尾部分穿插“画堂春”词的是( ) A.春夜 B.访“葡萄常” C.师魂 D.写在绢帕上的诗 19.为了改变新闻写作单调呆板、模式化、规格化的状况,我国一位记者提出了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主张。这位记者是( ) A.穆青 B.郭超人 C.范敬宜 D.郭玲春 20.50年代,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通讯文体是( ) 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风貌通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

6、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新闻作品中,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增强其说服力和表现力的作品有( ) A.上海严寒 B.从邮局看变化 C.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D.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 E.醒来,铜陵! 22.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深受读者喜爱的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 ) A.记者亲临现场采访,现场感强 B.篇幅短小 C.新闻价值高 D.议论深刻 E.概括叙述 23.西方新闻作品常见的报道形式有( ) A.消息 B.典型报道 C.特稿 D.解释性报道 E.调查性报道 24.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媒体发表

7、了一系列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深度报道,其中有( ) A.“一厘钱”精神 B.祁连山北的旅行 C.红色的警告 D.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E.关广梅现象 25.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中国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是( ) A.水面下的桥梁 B.访“葡萄常” C.彭德怀印象 D.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E.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 分,共24分) 26.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有哪几种方式 27.日本签字投降是一新闻名篇,结合这篇消息,简述记者在采访中认真观察的重要性。 28.人物对话在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这篇消息中有什么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

8、分,共26分) 29.优秀的新闻作品一般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特点,试结合实际,论述新闻作品个性特点的具体表现。 30.在西方新闻写作中,“特稿”的含义是什么 它有什么主要特点 请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 五、分析题(本大题20分) 31.分析水城威尼斯的写作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短文,自拟标题。 附原文 水城威尼斯 穆 青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我们从米兰到威尼斯的夜晚,一下火车,天正落着小雨,走出站台便听到水声拍岸,浪花就在我们的脚下飞溅。安莎社的朋友们开来一艘小汽艇,正在

9、码头上等候我们。他们风趣地说:“这就是我们威尼斯的汽车。” 船在弯弯曲曲的水道上行进,两岸闪烁着路灯,大片大片的雨丝在灯影里飘落着。从一些黑洞洞的建筑物里,偶尔也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水面上摇曳着长长的光影。一路上我们只觉得头顶上闪过一座座小桥,但记不清数目,也看不清都是些什么形状。 我们住的欧洲旅馆,好象就在水里盖起来的,它在自己的大门口建造了一座活动的码头。当我们提着行李踏上这摇摇晃晃的码头时,我突然感到这不是在上岸,而是登上一艘更大的航船。 第 二天一早起来,我推开窗子,只见窗下就是一条开阔的水道,大小船只不断地来来往往。这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大运河。对岸是一个古老的教堂,建筑得很漂亮,阳光

10、 在它的塔尖上闪耀。几只白色的海鸥上下飞翔,三四个披着黑纱的修女,正在教堂的门口悠闲地散步好一幅幽美的画图啊! 我兴致勃勃地跑下楼去,想站在旅店的码头上看看两边的风景,谁知清晨潮水上涨,码头已浸在海水里。旅店主人不得不在码头上又架起木板当作浮桥,让客人们上下船时通行。旅馆东西两侧的餐厅,因为突出水面,潮水涨上来,大部分桌椅都泡在水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上餐厅。 接 照当天的日程,上午我们要到圣马可广场参观,向导领着我们从旅店连接陆地的后门走出去。街上这里那里还积存有未退尽的潮水,人们都穿着长统皮靴走来走去。 狭窄的街道上还到处搭着木板,看来这种便桥家家都有准备,一旦水漫过来,家家搭起木板,纵横相

11、连,整个街道和城市又可通行无阻了。 当威尼斯最著名 的圣马可广场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完全被它出乎意料的美丽怔住了。这个古老的广场是由教堂、钟楼和其它相称的建筑物所组成,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 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当时,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广场一半以上的地方还浸在潮水里。建筑物的清晰的倒影,加上周围咖啡馆的 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 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据当地向导告诉我,圣马可广场平时就很

12、漂亮,很多人称它是威尼斯的明 珠。但他认为最美丽的还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象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只是这种 情景很难遇到,威尼斯虽然每天都有落潮涨潮,但出现水漫广场的景致,一年最多也不过几次。大家都认为我们运气实在太好,恰恰就在我们到达的第二天一早,威 尼斯就以它最友好、最美丽的面貌接待了我们。 圣马可广场面临大海,是游人聚集的中心。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 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广场上的圣马可教堂,也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它

13、是为 马可福音的作者,圣徒马可兴建的。据说威尼斯人把圣马可当作保护神,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 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教堂正在修缮,四匹马只剩下一匹,其它三匹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广场周围,开设有许多饭馆和咖啡店,桌椅就露天摆放在广场上。白天,游人们在这里用餐,夜晚更是喝咖啡、听音乐最好的场所。据说,每当夏季游人最盛的时候,广场上夜夜灯光灿烂,乐声四起,歌声笑语彻夜不息,使这个美丽的广场,更增加一层迷人的色彩。 我们在威尼斯访问了两天,曾多次乘船经过市区,饱览了这座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

14、些水道比北京的 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 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据说威尼斯一共有400座桥梁和170多条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 齐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 威尼斯还有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名叫“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 驶。这种船,大多漆成黑色。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浆划船,操作非常熟练。到这里来旅游的人,如果时间充裕,往往喜 欢雇只这样的小船,穿街过巷,缓缓而行,听听艄公的歌唱,饱览水乡的景物,真是别有一番风韵。 有一次,我们乘船路过马可 波罗的故居,这是一所古老的黄色的小楼,门前一座很大的石桥,名字就叫马可 波罗桥,桥头上钉有牌子。向导告诉我,这里现在住着居民,没有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面看看。遗憾的是这里十分狭窄,我们在船上没有合适的角度,结果连张照片也没有拍上。 威 尼斯前不久才和我国苏州结为姊妹城,因此他们对中国客人特别热情。在我们所接触的意大利朋友中,包括威尼斯市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