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4月北大版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2)-自考题库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83175172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年4月北大版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2)-自考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7年4月北大版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2)-自考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7年4月北大版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2)-自考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07年4月北大版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2)-自考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7年4月北大版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2)-自考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年4月北大版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2)-自考题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年4月北大版自考“实验心理学”串讲(2)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 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是费希纳,费希纳给心理物理学下的定义是:心理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心身之间或心物之间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第一节; 感觉阈限的测量 1、感觉阈限 (1)感觉阈限,或者绝对阈限是,有感觉与无感觉分界线上的刺激强度,或者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2)差别阈限则是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增量。这个最小的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简称作j.n.d. 2、韦伯定律 E.H.韦伯发现,同类感觉刚刚能觉察到的差别,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恒定的。用公式表示即:I / I K

2、.式中I为原来刺激的强度;I为刺激的增量,即最小可觉差;K是相对差别阈限,又称韦伯比值或韦伯分数。韦伯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韦伯定律。研究表明,不同感觉道的K值是不同的。研究还表明,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 3、最小变化法 (1)什么是最小变化法 在运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一系列间距较小又相等的刺激,并交替地按由弱到强(递增系列);或由强到弱(递减系列)给予被试者,每一系列刺激的起始点都不一样,让被试者报告有感觉或无感觉。被试者从一类感觉到另一类感觉的转折点,就是这个系列的感觉阈限值。把所有系列的阈限值平均起来,即得到整个实验的阈限值。 (2)容易产生的误差及其克服

3、的方法 习惯误差:被试者习惯于原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因而使转折点向后推延。 期望误差:被试者知道刺激是连续变化的,他可能会期望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变化尽快到来,这样就会提前作出反应。 克服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是刺激的变化按递增和递减的系列安排。 定势的作用,如果刺激都从同样的强度开始,被试就会按刺激的次数进行反应,即产生定势的作用。为防止定势的作用,在安排刺激系列时,每一个系列的起始点都不应该一样。 (3)差别阈限的测定 在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比较的时候,从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到等于标准刺激的转折点是下限;从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到大于标准刺激的转折点是上限。上限与下限之间叫不肯定间距,或叫

4、相等地带。 差别阈限等于l2不肯定间距;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叫相对差别阈限,它就是韦伯比值。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叫主观相等点。它的含义是,被试在作比较时,实际上是以不肯定间距的中点为标准来进行比较的,所以把它叫做主观相等点。 4、恒定刺激法 (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要先选定几个刺激。一般是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定出被试相关的阈限值,把比阈限值强或弱的几个刺激定为实验中所要用的恒定刺激。这些刺激中强度最大的要有9095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强度最小的要有510的可能性被感觉到。然后,在最强和最弱的刺激之间按相等的间距确定几个刺激。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相等,整个实验的程序按随机的顺序排列。

5、 统计出每个刺激被感觉到的百分数,再用直线内插法,或者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计算出50%的次数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这个强度就是所测的阈限值。 (2)用恒定刺激法对差别阈限的测量 首先要确定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让标准刺激与每一个比较刺激进行比较。每对刺激按随机方式呈现。 两类回答的实验 当只允许被试做“强”或“弱”两类回答时,计算阈限值要用75%的差别阈限计算方法。即取75次感觉强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取25次感觉强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1/2(上限下限)就是差别阈限。 为什么不用50%次感觉强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来计算差别阈限呢?因为有50次感觉强于标准刺

6、激的比较刺激,实际上是不能与标准刺激区分的比较刺激。 三类回答的实验 阈限值的计算:相等地带的上限为50次强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相等地带的下限为50次弱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1/2(上限下限)即为差别阈限。 为什么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只允许被试作两类回答呢? 因为,如果允许被试做三种回答,即“强”、“弱”和“相等”的回答时,被试的态度会大大地影响相等地带的大小。如果被试十分自信,说相等的次数就少,相等地带就小,导致差别阈限也小;反之,如果被试十分谨慎,则说相等的次数就多,相等地带大,导致差别阈限较大。说明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个性的影响,因而人们一般更偏爱两类回答的实验方法。 在用恒定

7、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其克服的方法: 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相继呈现的,这就可能产生时间误差。为消除时间误差,在安排实验顺序的时候,标准刺激在前和比较刺激在前的次数应该各占一半,而且其顺序应该是随机的,被试者只回答后边的刺激比前边强还是弱。 5、平均差误法 (1)实验者规定一个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事实上不可能每次都能把比较刺激调节的和标准刺激一样。这样,每一次比较就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阈限值。 (2)求平均误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8、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另一种是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主观相等点就是相等地带的中点,等于每次比较结果的平均数。 (3)在运用平均差误法测量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为了消除动作误差,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比较刺激的次数要各占一半;为了消除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也应各占一半。 第二节; 信号检测论 当既有信号又有噪音的情况下,回答有信号叫击中;把信号当成了噪音,回答没信号叫漏报; 当只有噪音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回答没有信号叫正确否定;把噪音当成了信号,回答有信号叫虚报。 第三节

9、; 心理量表 1、三种心理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2、等距量表的制作 费希纳用差别阈限的方法制作等距量表的时候,发现了费希纳定律。如果我们要用差别阈限的方法来制作等距量表的话,其结果将和费希纳的结果一致,因而会支持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的表达式是:RKlgS0Klg(1W) 3、比例量表的制作 (1)斯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制作比例量表的时候,发现了斯蒂文斯定律。 (2)如果我们用数量估计法来制作比例量表的话,其结果将和斯蒂文斯的结果相一致,因而会支持斯蒂文斯定律。 (3)斯蒂文斯定律,或叫幂定律,是说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如果以S代表心理量,I代表物理量,a、b代表常数,那么,

10、幂定律可以写成 SbIa (4)什么是数量估计法 数量估计法就是让被试对各种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大小,直接用数字来表示。一般是先给被试一个标准刺激,让他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大小。然后再给被试其他的刺激,让他根据这些刺激所引起的感觉,与标准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进行比较,分别用数字来表示这些比较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大小。比较刺激有比标准刺激强的,也有比标准刺激弱的。标准刺激不能太大,比较刺激与它比较时的顺序安排应是随机的。 4、顺序量表的制作 (1)等级排列法 (2)对偶比较法 在运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时,要先将样品两两配成对,一对一对地放到被试者面前,让他从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一个更喜欢的来。由于把每对样品呈现给被试时,或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这样便会产生空间误差或时间误差。为了消除这些误差,应该把每对样品让被试比较两次。当每对样品第二次出现时,它们呈现的位置或时间先后,要和第一次相反。整个实验中每对样品比较的顺序完全是随机安排的。把每个样品被选中的次数统计出来,再按选中次数的大小排成队,选中次数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以此类推便是顺序量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