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

上传人:洛** 文档编号:183174627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现在流行音乐很流行,很多人只喜欢流行音乐,并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民族还有很多动听的民族歌曲。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美的意识的产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劳动号子 号子又称为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号子的功用:一方面,起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二

2、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号子的音乐表现的限制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唱者就有较大的余力去发挥号子的艺术表现。 号子的演唱形式,最常见的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的劳动的指挥者。 号子的种类: 搬运号子: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起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等作用,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率有关。如东北的哈腰挂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学唱黄河打硪号子;打夯歌农事号子:一般在农事劳动中唱。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如舂米号子船渔号子:其所伴随的劳动有水运、打渔、船务等。如黄河船夫曲、川江船工号子号子的艺术特征: 1、表现方法直接简朴,音乐性格坚毅、粗犷

3、; 2、节奏的律动性; 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领与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交替呼应式;重叠式;综合式。 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其结构特点有二:简单、规整,多为平叙性和对应性的段式;乐段独立性不强,为配合劳动而反复唱,段落感不强,随劳动结束而结束。 山歌 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最常见的内容是对爱情的讴歌和对苦难生活的倾述。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其中纯朴的感情、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生动鲜活,真挚感人。山歌的种类: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大类。山歌在我们祖国分布的非常广泛,有四川山歌,云南山歌,湖北山歌等等。山歌的艺

4、术特征:坦率、直露的表现手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自由、悠长的节奏和节拍 高亢的曲调,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小调歌曲 小调又称小令、俚曲、俗曲、小曲等,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音乐曲折而细致。 特点: 音乐表现特点:表达的途径较曲折,或寓意于叙述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表现方法较细腻,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 音乐形式特点:节拍规整,节奏型灵活多变;旋律线较曲折、流利;乐段的结构形式变化较多;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的运用都较丰富。 小调的种类:小调可以分

5、为吟唱调、歌谣曲和时调三种。 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规整均衡的节奏与节拍; 曲折多样的旋法。 民间歌舞音乐 北方的歌舞音乐。秧歌: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最初源于农田劳动中的歌唱,明清后出现了表现简单情节的秧歌小戏,后又有化妆成各种历史人物的大型秧歌队。现在民间的秧歌是歌、舞、戏三者的结合,各地有不同的侧重。三者的特点:歌,大多是民间时调的直接运用,情绪欢快,节奏性强;舞,除扭秧歌外,常伴有耍龙灯、舞狮、跑旱船、骑竹马等;戏,大多是二人或三人的歌舞小戏。常见有:地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大秧歌等。 南方的歌舞音

6、乐。采茶:主要流行在江西 、浙江、闽西、粤北等地的民间歌舞。最初是茶农上山劳动时唱的“茶歌”,后渐形成歌舞形式,称为“茶灯”,近二三百年来发展为戏曲形式,一般为“二小戏”(小生、小旦)和“三小戏”(多一小丑),剧情简单,以歌舞为主。基本特点:曲调丰富、大多保持原民歌特色,生动活泼。江西采茶戏最多,此外湖北的黄梅采茶戏、广东的粤北采茶戏、广西的采调等,都各具特色。花鼓:流行在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各地的民间歌舞,近百年来发展成地方戏曲形式。起源于民间小调、渔鼓、高跷等,因其最初以鼓为伴奏乐器而名。其演出形式、艺术风格与采茶戏、花灯戏相似。代表性种类: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

7、四川花鼓戏等。代表作品有:洗菜心、阳雀、铜钱歌。 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是一个民间音乐门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文体上韵散间用,叙事与代言相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一人多角”);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与民歌的不同处 与戏曲音乐的不同处:表现方法(演戏是现身中的说法,而弹词是说法中的现身);唱腔方面。 说唱音乐一般分为八类: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板诵类。也有分为两大类:牌子曲类与鼓书类,即唱曲子与说书两大类。牌子曲

8、类说唱音乐:唱腔由“曲牌”构成的说唱音乐曲种,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韵文部分都标有曲牌名称。历史上,宋代的鼓子词、金元的诸宫调、明清的各种莲花落、牌子曲和部分道情都属此类。现有的牌子曲类有两种,一是以宋元的词调、南北曲和明清俗曲为唱腔发展至今的,有河南大调曲子、兰州鼓子、单弦牌子曲、青海赋子、陕西关中曲子、湖南常德丝弦、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四川清音、湖北渔鼓、广西文场等。 戏曲音乐 戏曲是一种综有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音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器乐两种万分。中国传统戏曲约多个剧种,音乐遗产非常丰富,形态十分复杂。 戏曲音乐包括唱腔(声乐)和器乐部分 戏曲唱腔

9、的特点 :抒情性、叙述性、戏剧性。戏曲唱腔的来源:一是民间歌舞音乐发展而来,二是由说唱音乐发展而来。戏曲唱腔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牌体与曲艺音乐的曲牌体来源相近;板腔体是在一对上下句结构的基本曲调的基础上,进行板式变化,以梆子、皮黄为代表而发展起来。器乐的特点:大多处于伴奏、陪衬和较次要的地位,一般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丝竹乐为主,用于伴奏唱腔、连接过门、陪衬表演等;武场以吹打-锣鼓乐为主,用于武打或技巧性等场面。器乐的独奏大多在开场(闹场)、过场、终场或某些大段表演中;此外器乐还有一个功能,用锣鼓来统一全剧的舞台节奏。 器乐与乐种独奏音乐的主要类别与特征 :目前对乐器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乐器发音的特性划分为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电鸣乐器五大类;二是根据演奏方法分为吹奏乐器、擦弦乐器、弹弦乐器、打击乐器四类。乐种概述:我国传统乐种历史源远流长,分布很广,类别繁多。一般分为五个: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姓名: 康 达 学号: 1072021 院系: 建筑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