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072448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练习一、 课外阅读。空城计这一天,诸葛亮正在和部下商量怎样抵抗魏兵的事,忽然探子飞马传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这边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马有一半是运送粮草的,不能打仗。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打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老兵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小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不久,魏军来

2、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满面,悠闲地弹琴。左面的小童手捧宝剑,右面的小童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做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情的前因后果。(1)起因:_(2)经过:_(3)结果:_2用“”画出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句

3、子。3用“”画出点明司马懿退兵原因的句子。4如果领兵人变成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成功吗?_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鸟的天堂(节选)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选文的作者是( )A贾平凹B巴金C叶圣陶2“耀”在字典中的解释有:光线强烈地照

4、射。光荣。光芒;光辉。炫耀。在“耀武扬威”一词中,“耀”应选第_种解释;在“照耀”一词中,“耀”应选第_种解释。3选文中描述的榕树的特点有:_、_、_。4选文中画“_”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真好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果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人。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果实累累的果树, 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

5、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 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 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 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那么吸引人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

6、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注释:十姊妹:一种鸟,体型小巧,繁殖快,叫声好听。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奇妙: _回味无穷:_2“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和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写一个即可)3文中详细叙写了哪两次“第一次”的人生经历?_4作者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从文中哪件事可以看出来?_5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你是怎么理解的?_四、 课外短文。“煮书

7、”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

8、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2)“我”认为“煮书”是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_(3)“煮书”的好处是_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写出你对“读

9、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_五、 课外阅读。国粹汉字(节选)我们说汉字是国粹,其一,是它载负着厚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当初自仓颉造字,汉族的心灵、祖先的记忆与希望以及纷繁各异的大千世界方有了着落和寄托。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风雨日月光,各成一世界。比如一个“雨”字,古神州天颜的千变万化、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等便悉在其中了。我们看到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五千多年来,多少往事都已如淡烟流水,模糊于历史的尘埃中,唯有雍容厚重的汉字,虽几经磨难却愈显圆润,几经坎坷却更加成熟,而见证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显示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坚强不息的生命力

10、。其二,是它的形体之健美。比如一个“水”字,雨水或点点滴滴,或滂滂沱沱,或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英文也好拉丁文也好所能胜任的?端庄工整、四满方正的_是汉字,它点点如桃,撇撇如刀,提、按、行、顿如松如钟,沉着稳重,是中华民族人格精神的象征与写照;体势放纵、连环回绕的_是汉字,它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化多端,使人如立高山之巅,心胸旷达,神情潇洒;笔画一波三折的_是汉字,它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充满了线条美和柔性美,且又形象丰富生动,书写从容自然酣畅;行笔缓留、结构紧密的_是汉字,它笔画分布均匀对称,平直安稳,给人一种团聚友爱的精神享受;书写便捷、灵活多变的_是

11、汉字,其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多顺势而为,一带而过,观之使人赏心悦目,如饮醍醐。其三,是它内涵的丰富与深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得响”的声韵美;“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咏出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以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爽、“夜长衾枕寒”的感伤、“长河落日圆”的凄然总之,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可以寄寓于汉字。能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檀板轻唱悲欢离合、风流韵事的是汉字;能使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试问世上有哪个国家的文字能有如此之深厚内涵?1将“隶书、楷书、草书、小篆、行书”填到文中的横线上。2写出下面词语的

12、近义词。磨难(_)厚重(_)3我们说汉字是国粹的原因是:_、_、_。4文中用了许多叠音词,请把它们找出来。_5读了此文,你对书写好汉字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六、 课外阅读。意外赔偿那年初春,我在房前的小院里种了一些蔬来。悉心栽培了数月,到仲夏时院子里已是满眼油绿,让人看着心醉。每天我都在这里盘算着能有多少收获。那天天气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看着蔬莱大多已经成熟,我兴奋地给朋友们打电话,邀请他们来与我分享劳动成果。打完电话,我便骑着单车到附近超市购买烹调所需的调味品。两个小时后,我提着沉重的购物袋推开栅栏门,发现院子的地上凌乱地散落着一些嫩绿的菜叶。天啊!我的蔬菜转眼间已是叶落茎断。这是谁跑进来践踏了我的劳动成果?突然,一个黄白相间、圆鼓鼓的家伙在蔬莱间蹒跚挪动,不时抖动着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我站在那里,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东西会把我的莱园糟蹋成这个样子。和鸭子是讲不通道理的。但是,我决定要为自己讨个说法。我想起住在隔壁的那个老妇人养了几只鸭子。甚至听人谈论过,那老妇人几十年守寡,性格古怪,与周围的邻居很少讲话,她唯一的喜好就是饲养一些小家禽。我按捺着心中的恼怒,用力敲开了她的房门:“请问夫人,您养的鸣子都在您的院子里吗?”她没有支声,默默地从我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