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篇

上传人:408037****qq.com 文档编号:183072251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 篇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 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 也是对教育 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 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下面是学识网带来的小 学教师家访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 作为教育系统的我们学校也开展了 千名教师访万家 ” 活动。这两天我和搭班的的老师一起走访了我们班 的 12 名学生。这十二名学生主要包括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和 重组家庭的孩子。 第一个去的是我们班毛A家,费劲周折才找到了他家。 有一个很 小的院子,一进房子,狭小,昏暗,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我们只能坐 床上。 (即使这样

2、的地方,也是租来的)家长很是诚惶诚恐,我赶紧说 明了来意,并亲切的摸着毛小云的头, 冯老师也关切的询问家庭情况, 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并告诉他们学校的办学方针,努力方向,对学校 和老师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家长逐渐的放松了, 开始和我们自然的交 流起来。家里三个孩子,父母都在打零工,冬天了,零工也不好找, 就都在家里歇着。 一张陈旧的茶几上摆放着孩子的寒假作业,旁边放 着一个还放着馒头的盘子,一看就知道茶几即是书桌,又是饭桌。此 时,我的心头涌入千般感受,总是责备他作业那么不整洁,但却没有 想到他就是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 用心的写着每一个字, 努力的学习, 愧疚的我不由得怜爱的把孩子拥入我的怀中.

3、 B 家住的比较远,害怕家长不在,我提前打电话和家长联系了。 因为不认识路,家长便就出来迎接我们。边走边聊,在寒风中走了许 久才到他家。没想到这个孩子每天要走这么远的路去上学(步行四十 多分钟 ),真是辛苦啊 !每次他迟到我就批评他,他总是低着头一声不 吭,从没有给我辩白过,真是惭愧啊!当坐到他简陋的家的时候,我 表达出这个孩子上学很辛苦,没有想到,家长却说,这没有什么,像 他们这样从内地很贫困地区来新疆的打工者,能上上学就已经很不错 了,要知道他们因为在内地的偏远山区,别说上学了,就是吃饱肚子 都是问题呢 !他们虽然很年轻, B的妈妈今年才 26 岁,但是一天学也 没有上,最大的收获是给B

4、又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严重超生 啊!越是穷,越要生 !)现在虽然比起其他同学家里的条件差些,但是孩 子能上学就是家长最大的欣慰了。 走访的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内地来疆打工者,没有固定收入。很 年轻,但是因为贫穷都没有上过学,每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居住 条件差,学习环境差, 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为生存奔波根本无暇关心孩 子学习。通过走访,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们学校 80%是外地来疆打工者, 被外面的人称为打工子弟学校,而 在我们班,打工者就占了70%。这些孩子和所有城市里的孩子一样, 渴望知识,渴望成长。他们有着城市孩子所没有的淳朴,吃苦耐劳, 坚强的意志力,自理能

5、力强这些优秀的品质,但是在行为习惯,学习 习惯,养成习惯等方面却不容易教育,因为父母忙碌和没有文化,家 庭教育缺失,学生的视野狭窄。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应该把 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更要有耐心一些,关键还是要有一颗爱心。父 母忙于生计, 孩子的爱的缺失, 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多给这些孩子爱 心。我想,即使是父母没有文化,即使家境贫寒,只要学校能给一个 宽松的充满爱的环境,这些孩子一样都会很优秀的! 连续两个星期做了两次家访, 虽然孩子们所在的年级不一样,学 习情况不一样, 家庭背景也不一样, 但是他们的家长对我们的到来非 常的欢迎,从这些家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孩子学习的用心,小学 教师家访

6、心得体会。 六年级二班的李傲同学, 经过在班主任那里了解, 他在班里面学 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很听老师的话,不打架,对于学校或者班级 的活动都会积极的参加, 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也会按时完成。经了解 他的妈妈也是我们实验小学的老师,他的爸爸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 当我们到达他家时,他的父母都在家,也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但 是由于平时都是妈妈在管孩子的学习,所以在家访的过程中, 基本上 都是你妈妈在回答我们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位很用心的家 长。 在家访的过程中, 我们问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李傲的妈妈 回答中我发现他们在孩子身上很用心,但是孩子正处于叛逆期, 大于 家长的话又是当作耳

7、边风, 这一点让他们很无奈, 但是他们对孩子的 成绩不是很在意, 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可以快快乐乐的学习知识,而不 是被压迫着学习。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可以放宽孩子的成绩的, 一旦孩子的成绩有所下家他们就开始采取措施,跟任课老师交流也好, 自己给孩子买习题做也罢, 目的就是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其实我 觉得这位家长可能也是老师的原因,她懂得该何时给自己的孩子施压, 而不是一直让他处于压力当中。虽然这位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 我觉得像她的妈妈这样给他时间让他成长,自己学会学习, 也是一种 很不错的教育方法, 或许以后他会超越很多人, 但是前提是他足够努 力,他可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一年级四班

8、的武禹轩同学, 他是我现在带的学生, 他是我们班的 小班长,不仅学习成绩非常棒,而且非常的听话懂事,作业情况都完 成的很好,他可以算的上是班里全优的学生。其实我也很好奇什么样 的家庭才可以培养出这么一个小小年纪就很“ 人才” 的孩子。上个星期 日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到了他家。 经过跟他的家长的谈话,我才知道孩子为什么可以学习这么好。 不得不承认他是很聪明的一个孩子,但是更多得要归功于他妈妈的管 教。他每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以后在写妈妈给 布置的作业。他的妈妈给他买了很多课外书:口算题卡、应用题、复 习试卷、阅读题以及与写作有关的书。 可能看上去对于一个一年级的 孩子来说有

9、点多, 但是从谈话中我们知道家长给它分配的很合理,并 且他做过的试题, 他的妈妈都会给他批改。 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很用 心,但是孩子有时候也会觉得家长给布置的作业有点多,但是他们觉 得自己的家长非常的负责任。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 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详细地了解学生的 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 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通过家访活动,我不仅如此近距 离的接触了学生, 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 重视,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不仅加 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

10、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访工作看似麻烦, 烦琐,工作量大, 耗费时间,但是这种方法是其他教育观察法所不能 比拟的。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 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 也是对教育 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 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 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 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作为我们 XX小学因为地处济南市的近郊,所以生源比较复杂。 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子女, 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 外加家长学历 水平整体不高, 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 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 忙,由爷爷奶奶管教

11、,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 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 “ 望子成龙 ” 、“ 望女成凤 ” 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 至于溺爱和放纵, 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 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 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 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 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家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 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 要求。了解了学生的

12、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 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 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 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 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 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 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 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 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到什么山唱什 么歌” 。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 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 四十六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 厚厚的期望。在家

13、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 感责任重大, 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 步。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 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 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 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 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 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 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 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 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