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

上传人:卡****v 文档编号:183067196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子的构造教案讲义教学目标1、知道菜豆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了解菜豆种子的胚是由子叶、胚芽和胚轴组成的,种皮能保护胚,胚能长成新的植物。2、初步具有实验操作、细致观察和综合归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知道菜豆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了解菜豆种子的胚是由子叶、胚芽和胚轴组成的,种皮能保护胚,胚能长成新的植物。教学准备实验材料:观察材料、放大镜、小刀、镊子教学设计与流程:学生知道植物是由种子生长的,不过学生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及其名称并不清楚,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地方。教师从这个矛盾入手,引导学生去观察种子的构造。教学流程为:猜测教师示范解剖方法学生实践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

2、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提出新的问题1、提问:现在谁来说一说蚕豆、菜豆、花生、绿豆和玉米的种子是什么样的?2、谈话:蚕豆、菜豆、花生、绿豆和玉米等植物的种子的外形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种到地里都能长成一棵新的植物,这是由它们的构造决定的.那么这些种子的构造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谈话:要了解蚕豆种子的构造,就要把蚕豆皮剥开.在剥皮的时候可以用镊子.2、教师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4、提问:蚕豆皮是什么样的?5、小结:蚕豆皮很厚,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蚕豆皮的科学名字叫种皮.6、提问:蚕豆种皮的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的?7、小结:豆瓣内贮藏有养料,供种子发芽

3、时用.豆瓣的科学名字叫子叶.8、讲述:将两片子叶小心地掰开,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9、教师边巡视边检查学生使用放大镜的情况,.对操作不正确的要进行纠正。10、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在蚕豆种子里面有一个小芽,在小芽的一端白色、圆锥形的部分叫胚根,另一端两片黄绿色的部分叫胚芽.11、讲述:通过前面的观察,我们可以说蚕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的.胚中有子叶、胚芽和胚根.12、讲述:我们已经知道蚕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的.其他种子的构造怎样呢?14、小结:通过观察比较,我们知道花生、绿豆、菜豆种子的构造和蚕豆种子的构造相同,都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的。15、讲述:现在

4、,我们再来观察玉米的种子,它的构造是怎样的?要观察玉米种子的构造,首先要解剖玉米.16、指导学生解剖玉米,把玉米像课本上那样用刀纵切.17、小结:玉米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18、提问:比较玉米种子和前面观察的四种种子的构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19、小结:玉米种子和前面观察的四种种子的构造相同的地方是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的地方是玉米种子有胚乳,前面观察的四种种子没有胚乳.20、谈话:今天,我们观察了五种常见种子的构造.现在,大家思考一下,按它们在构造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把种子分为几类?21、小结:通过讨论我们把种子按构造上的异同分为两类,一类像蚕豆、花生、菜豆、绿豆种子那样

5、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一类像玉米那样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22、讲述:所有的种子都有胚,胚的作用是什么?要认识胚的作用,可以先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现在让我们看看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1、提问:胚是怎样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的?2、用多种方法来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且要记录下来。1、学生边说边出示种子的实物2、学生用镊子剥蚕豆皮.(提醒学生注意:第一不要着急,第二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桌面上3、观察蚕豆种子的种皮6、观察蚕豆种子的子叶并回答:种皮内有两片厚厚的豆瓣8、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蚕豆种子的胚根胚芽9、汇报观察结果11、学生听讲。12、学生逐一解剖花生、绿豆、菜豆的种子13、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观察时,要把三种植物的种子有顺序地摆放桌面上,以便于观察比较,从而找出其共性.)16、学生解剖玉米17、学生观察、比较、汇报学生猜想由实物引入教学,激发兴趣,进行猜想。指导学生认识蚕豆种子的构造总结蚕豆种子的构造指导学生认识其他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构造指导学生认识玉米或其他单子叶植物种子的构造指导学生对种子的构造进行分类指导学生认识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