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

上传人:尼** 文档编号:183063446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中考道法解题指导汇总(冲刺)1.说明问题、解释观点类【解题思路】此类试题需要解释清楚某个观点或者说明某个问题,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观点或者问题的构成要素,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把观点或问题的各个要素一一进行解读,组成一个完整的观点。【典型题例】公交车上,因坐过站硬要中途下车,纠缠司机,造成事故;高铁上,不肯对号入座,公然“霸座”,扰乱秩序;小区里,遛狗不拴绳,惊吓路人,甚至恶犬伤人此类发生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这些社会舆论反映了对公民文明素质的期待;法治也及时作出了回应,触犯法律的行为受到了法律制裁,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法治回应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审

2、判了3起拉拽公交司机案,三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不等的刑罚。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霸座”男子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2018年广州警方处理涉犬警情纠纷1500余宗,处行政处罚260多人次。简要说明“法治回应”为什么能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3分)答案:示例一:“法治回应”有助于人们分辨是非,指引、教育人向善,从而促进公民文明素质提高。(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3分)示例二:“法治回应”让人们懂得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规范自身行为,从而促进公民文明素质提高。(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3分)【专项练习

3、】1.2020年2月3日,郴州市森林公安局某民警张某听闻有一名确诊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擅自脱离隔离至今未找到的消息。身为公安干警,明知各级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在未对该信息真实性进行核查的情况下,将其发送到其他微信群大范围传播,导致社会恐慌。经相关部门核查,该语音信息内容为虚假谣言,郴州市公安局给予民警张某行政拘留7日的行政处罚。对民警的行政拘留体现了平等原则,请简要说明。答案:示例一:对民警的违法行为予以追究,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示例二:民警也必须平等的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感谢中国人民为我们带来技术,为我们国家筑桥修路

4、,普托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原来两三个小时的渡海时间缩短到10分钟左右。”莫桑比克员工贝贝兴奋地说。“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讲述着中国对法国的影响力。中国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请你运用材料中两个人的话对此观点分别进行解读。答案: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技术帮助,方便了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思想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发展。3.2020年5月2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节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依法审理长

5、生疫苗案、肖平辉生产销售注水牛肉案等重大案件,依法惩治销售地沟油等犯罪行为,针对高空抛物坠物严重威胁群众安全问题,出台司法解释,加强依法惩治和源头预防公开,审判一批高空抛物危害公共安全案件。据材料说明人民法院是怎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的。答案: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制裁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4.“人大的这项立法,采纳了我的建议。”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一出台,周绍银便马上逐条仔细看了一遍。她惊喜地发现自己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时,就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工作提出的5点建议,有4点都出现在了正式出台的

6、条例中。“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企业职工,但是也体会到了参与治理的自豪感。”概括解读“人的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一观点。答案:个人积极行使监督(建议)权,促进法律的完善,从而促进国家政治建设的发展。2.归纳、分析关系类【解题思路】解答本类试题要双向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具体关系,一般格式为A是B的,B是A的;或者A为B提供了,B为A提供了;或者A推动(促进、需要)B,B推动(促进、需要)A;或者用课本所学知识表述AB,BA;或者说A与B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典型题例】材料三: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让和

7、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此后,在短短一年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多份不同层面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泛认同。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6分)答案:中国影响世界,世界需要中国。(6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6分)【专项练习】1.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中国革命从此就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中诞生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8、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根据材料的描述,分析红船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答案:红船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红船精神的基础和源泉。2.多年来,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但社会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一些人把国歌设置为手机铃声;一些人把国歌当成促销活动热闹曲。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

9、共和国国歌法,国歌有了法律保障。法律连线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第七条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第八条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如果奏唱国歌时再有人嬉笑打闹,我们应该怎样做?由此体会国歌法与我们的关系,请加以说明。答案:依法劝阻。国歌法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要遵守国歌法,维护国歌法的尊严和权威。3.材料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9年7月1日起实行,根据条例规定,个人混合投放垃圾可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单

10、位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则可罚5000至5万元;餐饮服务提供者或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违者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材料二:成都市生活垃圾袋装管理办法、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已经由成都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自2019年5月1日起实行。按照办法,单位和个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当自行负责收集,分类装入垃圾袋,并按规定投送到垃圾收集点。若将危险废物等其他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法律和环保的关系。答案:环保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法律对环

11、保发挥着重要作用。4.这是一起定作合同纠纷案件:原告与被告签订定购广告牌合同,原告按合同约定供货,被告却不给其定作款,故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法官受理案件后,多次指导当事人取证,依法认定证据,保护原告合法权益,判处被告履行给付义务,10日内给付原告定做广告牌货款31,000元,对超出部分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不予支持。原告对法官公平公正的司法作风赞叹不已:“法官耐心细致的办案态度让我们老百姓打官司心里更有底了。”从权利的角度解释材料中为什么案件当事人“心里更有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加强法治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公平正义是法治

12、的核心价值追求。5.材料一: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回应了亿万公众“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期待;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促进了人口均衡发展;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人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起了向“以药养医”的总攻;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教育改革力促均衡发展。材料二:如今中国拥有强大的声音。为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们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并且承担起引领性的角色。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银联已在境外160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银联卡受理。除此之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商户也已覆盖境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居民到境外旅游消费

13、已可方便实现与国内一致的便捷购物体验。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我国采取了什么国策,并且分析这一策略与人民的关系。答案: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推动了改革开放。3.作用、影响、效应、效益、必要性类【解题思路】做此类试题,首先要注意句子的形式,如果是积极的意义,组织答案要用“有利于”,如果是消极的影响,组织答案要用“不利于”、“阻碍”、“影响”、“侵害”、“破坏”等。其次要注意多角度组织答案,一般分为国家、人民(公民、某部分人)、社会以及材料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具体用语有:A.国家:某方面建设、某个国策战略的实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某项事业的发展,某项实力的提高,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形

14、象等。B.人民(某部分人、他人、自己):生活、素质、意识、精神、权利、身心健康、共享(共富、民主)等。C.社会:公平、正义、和谐、文明、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氛围、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社会治安、诚信社会、法治社会等。如果设问是“必要性”或者做某件事的原因,除了答出作用之外还需要根据材料和设问的限定角度分析做这件事的依据,包括现实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法律依据。【典型题例】材料四:共建“一带路己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生动实践。截至2019年9月,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同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100

15、0亿美元。据2019年6月的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可帮助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正结出累累硕果。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对世界的贡献。(6分)答案: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6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3点分,共6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应酌情给分)【专项练习】1.领会下面材料,着眼于民族振兴,阐明敬英雄的必要性。(5分)敬英雄走过5个年头的烈士纪念日制度,以最高规格向先烈寄托哀思。去年全票通过的英雄烈士保护法,用制度刚性捍卫英雄尊严。一场场“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答案:敬英雄能够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氛围,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民族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激励中华儿女为民族振兴而奋斗。(5分)(评分说明:观点正确,表述清楚,思维连贯,4-5分;观点正确,表述基本清楚,思维基本连贯,1-3分,意思相近即可)2.杭州市民潘洪斌的一封信,惊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使得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地方法规的修改列入了2017年的立法。小事不小,杭州市民纠错地方条例是一堂现代法治课。对此,有评论说:潘洪斌想要的已经不只是一辆电动自行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