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压轴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天火 文档编号:183055921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南昌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压轴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南昌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压轴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南昌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压轴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南昌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压轴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南昌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压轴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南昌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压轴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南昌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压轴语文试题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最新高考冲刺压轴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篇幅不大,内容丰富,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没有清代词论那种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立论比较公允;其二,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就事论事的框框,探索各种艺术

2、的底蕴;其三,熔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哲学、文学于一炉,成一家之言。因此,它虽为论词之作,却包含有生动而丰富的美学思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美学论著。它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境界”为中心的艺术论里。现择其要点略谈如下。艺术形象论。所谓“境界”,就是具有“真景物、真感情”的艺术形象,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我国古典文论中谈情景关系的像张戒、叶燮等不乏其人,但他们都没有像王国维那样从主观和客观的哲学角度作深刻的分析。王国维认为“境界”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又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所谓“有我之境”,是指偏于主观情感的显露,因此所描写的事物都有较重的“我”的主观色彩

3、。所谓“无我之境”,是指比较客观地描写事物,主观情感不直接显露,它看来无情却有情,景中含情,触景生情。创作方法论。“境界”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怎样写情,怎样写景,就成为十分重要的创作方法问题。对此,王国维有“写境”和“造境”论,这显然已接触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虽然王国维对这两种创作方法的具体内容语焉不详,但毕竟看到了艺术创作中写实和理想的倾向。这样的精辟见解是前无古人的。然而,王国维的卓见更在于他进一步接触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他认为“大诗人造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王国维的这些观点,比较合乎艺术创作实际,也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艺术真实论。

4、王国维还从“境界”出发,探讨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强调了艺术真实的重要性。他说“诗人对客观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由于王国维看到了艺术真实的重要性,因此他强调:“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这里很正确地指出了诗人具有艺术概括的能力,指出了艺术真实的基本特点。所有这些,都把诗人与现实的关系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剖析明白了,表明王国维在艺术与现实的根本问题上的确是既尊重客观现实,又遵循艺术规律。但是,人间词话也有一些缺憾。首先,他强分诗人为“客观之诗人”和“主观之诗人”,是不恰当的。诗人应重视客观现实,又必须发挥主观能

5、动性,达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其次,“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李后主是也”等语,更是不当。诗人不阅世,就难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情。李后主恰因是亡国之君,阅世很深,才有真切感受,写出了颇有“境界”的传世名篇。(摘编自姚全兴略谈的艺术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人间词话的观点相比,前人对情景关系的讨论没有从主、客观的角度作深刻的分析,不合乎艺术创作的实际。B.王国维既看到了艺术创作中写实和理想的倾向,更接触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见解精辟,前无古人。C.与政治家之眼相比,诗人之眼观生活真实,又不局限于具体的人、事,能贯通古今,更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观人识物。D

6、.“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的不当在于,主观诗人虽有丰富真实的感情,但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这不利于文学创作。答案:B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A.“不合乎艺术创作的实际”说法错误。原文,“我国古典文论中谈情景关系的像张戒、叶燮等不乏其人,但他们都没有像王国维那样从主观和客观的哲学角度作深刻的分析”“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见,原文只是说前人对情景关系的讨论没有从观和客观的哲学角度作深刻的分析,但是并没有说他们对情景关系的讨论不合乎艺术创作的实际。C.“更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观人识物”错。原文,“他强调: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

7、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这里很正确地指出了诗人具有艺术概括的能力,指出了艺术真实的基本特点”。可见,原文只是说诗人观照的只是生活中的人、事,选项说“观人识物”显然是扩大范围。D.“主观诗人虽有丰富真实的感情”错。原文,“诗人不阅世,就难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情。李后主恰因是亡国之君,阅世很深,才有真切感受,写出了颇有境界的传世名篇”分析,可知:作者认为“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的不当在于诗人不阅世,就难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情。而不是在于主观诗人虽有丰富真实的感情,但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这不利于文学创作。故选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论证人间词

8、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学论著,因为它具有以“境界”为中心的艺术论。B.文章多次引用人间词话原文,论述对象明确,论据充分,有利于作者佐证自己的观点。C.文章明确指出人间词话的两点缺憾,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具有批判精神,富有启发意义。D.文章从著作特点、美学思想和缺憾三方面展开评述,各方面又分点展开,纲举目张,重点突出。答案:A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因为它具有以境界为中心的艺术论”错。根据原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篇幅不大,内容丰富,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因此,它虽为论词之作,却包含有生动而丰富的美学思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美学论著。它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境界为中心的艺术论里”可知

9、,原文首段论证人间词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学论著,因为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以“境界”为中心的艺术论是人间词话美学思想的主要体现,而不是其原因。故选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读人间词话,可以尝试探索诗词和其它艺术门类的底蕴,也可以了解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哲学、文学的区别。B.清初学者王夫之认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这与王国维的艺术形象论有相通之处。C.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客观人生要能入、能出,这说明诗人既要观察、体验生活,又要善于凝炼生活,表现艺术的真实。D.“境界”可以有偏于主观或客观的划分,但不应将诗人作主、客观的区别,诗人主客观统一,才

10、能创作优秀的作品。答案:A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也可以了解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哲学、文学的区别”错。原文只是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熔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哲学、文学于一炉,成一家之言”,但是由原文并没有说“也可以了解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哲学、文学的区别”。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的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涵盖了遗传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食品、洁净水、药

11、物、木材、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还提供了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养分循环、休闲旅游等多方面的生态服务。由于生境消失和退化、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全球生物多样性问题十分严重。(摘编自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材料二: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COP10)在日本爱知县举办,会上通过了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战略中的5个战略目标及相关的60个具体要素统称为“爱知目标”。2020年9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对“爱知目标”的执行进度做出评估。结果见下图:将于昆明召开的COP15

12、大会被各方寄予厚望成为拯教生物多样性的下一个转折点,借此扭转“爱知目标”当前的不利局势。大会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会上将审议通过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制定下一个10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并为此制定行动方案。(摘编自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实施进展评估与对策建议,环境保护2020年10月10日)材料三:作为COP15大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采取有力政策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加快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

13、立法步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摘编自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20年9月30日)材料四:日前,一份由环保倡议项目PortfolioEarth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顶级银行向造成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行业投资超过2.6万亿美元,约66%的银行投资活动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流失。因此,银行金融业急需将

14、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衡量标准。银行在组织相关商业活动时应停止为新的化石燃料、毁林、过度捕捞和生态系统破坏等项目提供资金。同时,各国政府应停止为银行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提供庇护,并重新制定金融规则,要求银行对其贷款造成的生态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摘编自全球顶级银行是损害生物多样性的推手?,中国环境报2020年11月20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物多样性的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涵盖范围广,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存资源。B.COP15大会将制定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行动方案,将会扭转“爱知目标”的不利局势,成为拯

15、救生物多样性的转折点。C.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从中国经验谈到中国承诺,展示了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做出的努力,体现大国担当。D.2019年全球顶级银行超过六成的投资活动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破坏,因此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银行金融业衡量标准势在必行。答案:B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B.“将会扭转爱知目标的不利局势,成为拯救生物多样性的转折点”变或然为必然,原文是“寄予厚望”。故选B。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中有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这也将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B.材料二显示,“爱知目标”过半的要素有进展,但大多数国家无法实现目标,可见这些国家对“爱知目标”执行力不足。C.COP15大会主题与中国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相契合,有利于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理念的不断完善。D.如果银行继续向造成多样性破坏的项目提供资金,政府不制定规则惩治违规银行,就很难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问题。答案:B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B.“可见这些国家对爱知目标执行力不足”于文无据,由“大多数国家无法实现目标”不能推出“可见这些国家对爱知目标执行力不足”这一结论。故选B。6.请结合材料,向参加COP15的各缔约方代表概述中国在生物多样性治理方面的经验。(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