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025641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精编)一、 课内阅读。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

2、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匏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科学家的猜想,他们猜想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B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3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A夜里飞行B眼睛特别敏锐C捕捉飞蛾和蚊子D避开障碍物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

3、_二、 课外阅读。方形西红柿一块西红柿园地里,结出了一批有棱有角、四四方方的果实。这一消息震惊了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他们一个个歪着脑袋细细端详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名堂,就小心翼翼地问:“请问,你们是”“哈哈,自家人认不出自家人啦!我们也是西红柿,是人类的种子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和改良才培育出来的,就叫我们方形西红柿吧!”“什么,你们也能算是西红柿?”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 ,有的 ,又惊,又奇,又疑。最后,惊讶和疑惑全变成了愤怒的指责:“哼,我们西红柿,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对,你们这是赶时髦,哗众取宠,只能算作不伦不类的怪胎!”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

4、一致决定,不认这些“怪胎”,要把他们赶出西红柿园!这时,种子专家带着一批客人来了。他介绍说:“这是新近培育成功的方形西红柿,还有方形甜菜、方形甜瓜、方形菠萝等一系列的新品种。”客人们看了,赞不绝口,高兴地说:“好,这种方形西红柿,便于运输,便于存放,又适宜机械加工,优点真多,我们包销了。希望今后能够迅速推广。”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又吃惊,又恼火,低声嘟囔:“哎,想不到这种丑八怪竟还这么讨人喜欢,难道是我们错了?”1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丑八怪”指的是_,他们的特点是_,_。他们讨人喜欢是因为_2展开想象,把文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3这篇短文想告诉我们()。A要有创新意识,要勇于接受新事物。B西红

5、柿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C赶时髦,哗众取宠的人都是不伦不类的怪胎。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4你想对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说什么?_5请你联系生活经验针对短文提出一个问题,并做出回答。问题:_回答:_三、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s sh)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zhn chn)!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

6、,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的错误读音。2在短文中的“”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都峰_和_的特点。4老爷爷看到“我”来爬天都峰会想_;“我”看到老爷爷来爬天都峰会想_。5选文画线句子中的“奋力、攀着、手脚并用、终于”这些词既突出了爬山的_,又表现出他们_的精神。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父亲的期望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

7、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自此就不再让我做家务,只叮嘱我要好好读书。空闲的时候,他便给我讲一些有关伟人的故事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父亲停住了,他看着我脚上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不愿买,但父亲还是执意要为我买。我呆呆地立着,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一片浓重的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1受到别人的歧视,父亲为什么不自卑?_2简要写出父亲对“我”的关心。_3画横线的

8、句子中的“深切期望”指的是_。五、 回顾课文,完成练习。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

9、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2选文第一句话中的加点词“大约”能去掉吗?为什么?_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庞大的恐龙家族都变成了飞鸟。(_)(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后,迅速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_)(3)能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具有滑翔能力的恐龙有可能演化为鸟类。(_)4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我们班里的同学性格各异,_六、 阅读理

10、解。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 )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回忆全文,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_的顺序来写的。2在第段中的( )里填上正确的词语。3在朗读画“_”的句子时,要读出人们_的心情。4课文第段中画“”的句子

11、从_和_两个方面写出潮水的水势之大,来势之猛。5从写法这个角度,对第段画“”的句子做批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6这篇文章主要写大潮,但第段却写了“人声鼎沸”“人群沸腾”,这样写的作用是:_。七、 课内阅读。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洁洁荡荡地飞奔而来:

1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1)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_)(2)几件事情或多方面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_)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_和_。3短文按照时间顺序,_的描写了大潮来时的情景,远看是_,近看是_;再近是_4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来形容大潮来时的情景_八、 课外阅读。路面上的新科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彩色路面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略面上行驶,从而避兔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丰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与此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