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017188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一、 阅读短文。神奇的克隆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那么,高等动物可不

2、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

3、景。 (有删改)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A马铃薯B柳树C仙人掌D玫瑰花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作比较B列数字C打比方D分类别3文章开头以孙悟空为例,这样写的好处是( )A使文章言简意明。B使读者一目了然。C使文章更有说服力。D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A总述作用B承上启下C归纳作用D总结作用5克隆技术有着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B培植人体器官。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D使恐龙重生。6“

4、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_7克隆技术一定能给人带来好处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_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雕塑一般的姿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

5、“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

6、状态和人的境界。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这,你想过吗?1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猝发(_)_潸然(_)_颓然(_)_昭示(_)_弥留(_)_2在文中找反义词。挺拔如松(_) 重于泰山(_) 站有站相(_)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_4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_5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_,母亲的“姿势”则是_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

7、C“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三、 阅读短文。我家门前的小溪流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儿,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

8、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1)模模糊糊,看不清。 (_)(2)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_)(3)形容不断地改变。(_)2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既是排比又是比喻的句子。3文中第3自然段连用了9个描写颜色的词语,请读一读,记一记。你能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吗?_4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A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B因为它为我们

9、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C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5文中画“_”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A点明中心。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还给谁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侯我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还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他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

10、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昵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小草,被我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法子忘记他。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

11、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我要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总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凝视_ 激励_2作者到A国后为什么情绪低落?_3下面哪句话适合放在文中画横线处(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4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这里的“一笔

12、债”指的是什么? _五、 记叙文阅读。最快活的日子在乡下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乡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他有许多同伴,他与树、草、野兔、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他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孩子们到了乡村,所注意的往往不是庄稼和风景,而是大人不放在眼里的各种小生物。春天的水洼里有蝌蚪,每年我都要捕捞一些,养在瓶子里,看它们摇着细尾巴活泼地游动,心里的喜悦要满溢出来。夏天的田野则是昆虫的天下。一定是很小的时候,也许还没有上学。有一次在乡下,姐姐神秘地告诉我,田野有“得蜢”。她其实说的是蚱蜢,因为发音不准,

13、说成了“得蜢”。我好奇地跟她到田里,一起小心翼翼地捕捉,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蚱蜢。我更喜欢捉一种叫作“金虫”的甲虫。仲夏季节,拨开玉米叶子,便可发现它们挤成一团,正在啃食刚刚结成的玉米穗。金虫有金色有硬壳,蚕虫大小,用一根细线拴住它,让它悬空,它就扇开薄翅飞起来,发出好听的嗡嗡声。由于它爱啃西瓜皮,捉住了能养好些天。年龄稍大,我喜欢捉蟋蟀。它们往往躲在烂草堆下,翻开后四处乱跳,一眨眼就不见了,不容易捉到。最好是在夜里行动,用手电筒光镇住。捉住后塞进自制的小纸筒,再选出模样精悍的养在小竹筒里或瓦罐里,和别的孩子玩斗蟋蟀。在我眼里,乡下什么都和城里不一样,夏季是下乡的最佳季节,不但万木茂盛,而且可以一饱口福。所谓一饱口福,其实年年都是三样东西:露黍、玉米和南瓜。露黍形似高粱秆,比甘蔗细得多,味同甘蔗。新玉米当然鲜嫩可口。坐在屋外嚼着啃着,屋里飘来南瓜的香味。南瓜是在灶火上蒸的,大铁锅里只放少许水,一块块南瓜贴在锅壁上,实际上是连蒸带烤,蒸得瓜瓤红亮润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