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课堂限时训练二附答案

上传人:1779****392 文档编号:182971622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课堂限时训练二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课堂限时训练二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课堂限时训练二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课堂限时训练二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课堂限时训练二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课堂限时训练二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课堂限时训练二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限时训练二附答案 班级姓名 (一)鉴赏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 题。( 9 分) 南歌子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注释:雨暗:指阴雨时天色昏暗。 蓝桥:唐人裴铏传奇中裴航一篇记载,唐长庆中,有裴航秀才,下第回家, 与樊夫人同州,航献诗求见,樊夫人赠诗云:“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 神仙宅,何必崎岖上玉清。 ” 后来裴航经蓝桥,向老妪求茶,老妪遂唤女名云英者献茶,裴航 见其娇媚异常, 便向之求婚。 老妪提出要他捣药百日, 裴航如言,终

2、与云英成婚, 后双双成仙。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淡云” 句把清晨阳光透过薄云斜照远处山色的景象描写得贴切而有神韵。 B“ 细草 ” 句写得清新轻快,表现了作者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的欢快心情。 C“ 仙村” 句写作者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做不成美梦,表现作者官场的失意。 D末句与李煜笔下的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 2.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 分)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 水花达三千里,

3、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 恃的句子是:,。 (2) 庄子 逍遥游中以 “ 朝菌” 和“ 蟪蛄 ” 为例来说明 “ 小年” 一词的两句是 “_, 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 ,但人面不 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 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 这两句是 “_,_ ”,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 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蚕儿 陈忠实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

4、, 胸前两排大纽扣, 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 “我 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 在木头黑板上, 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 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 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 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腻膩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 我俩站在教室门口。 “脸上怎么弄破了?”他走到我跟前。 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 走进小房子,他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

5、,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 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 就往我的脸上涂抹。 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 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怎么弄破的?”他问。 “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 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拍着手, “养蚕的同学多吗?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 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

6、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 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初夏的傍晚, 落日的余晖里, 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蒋老师领着我们, 脱了衣服, 跳进水里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 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一抱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 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箩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

7、要儿,再过几天该网茧 子了。可憎的老鼠!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 斯文文地像吟诗。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一个小 方格,把那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 来 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箩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 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 了, 第二天,早饭后,

8、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 也碰翻了。 我们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 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桌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 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 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 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握住了蒋 老师的手。 他向我讨要我发表过的小说。 我却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

9、我告诉他, 在我中学毕业以后, 回到乡间,也在那个拆掉古庙新盖的小学里教书。 第一个春天, 我就记起来该暖蚕籽儿了。 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 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蚕儿”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蚕儿,将 “ 我”和蒋老师相处虽然短暂但却难忘 的一段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谱写了一曲园丁赞歌。 B在学生眼中新来的蒋老师与众不同,他身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自我介

10、 绍时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学生,让学生们感到很新奇。 C小说运用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包扎时“ 翻出”“撕下”“缠在”“蘸上”“涂抹” 细 致真切;离开时 “ 提起”“背上” 动作斩截,毫无留恋。 D小说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养蚕却遭到老鼠的偷袭,与老师 处得融洽老师却被调走,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5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 析。( 6 分) 6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师生重逢,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热正持续

11、升温,我们欣喜地看到,( )。与此同时,我国 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中 些符合汉语学习规律,的方法与理论也被语文教育研究者重新擦 亮,开启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寻根之旅。事实上,在语文教育现代性中,一个不争的事实 是:传统一直在场。语文教育现代价值的诉求,或宣称“ 新” 的东西,在语文教育传统中有很丰 富的资源,只不过长期被,没有被挖掘罢了。 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白话取代文言,成为现代书面语主流的历史必然,看到五四新 文化运动对语文教育的革命厥功至伟。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走上 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精神,绝不能照搬与照抄,毕竟现 代教育目的与传统

12、教育目的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 变,或者盲目复古都是行不通的。对传统语文教育知之愈全、愈深,才能用之愈当, 我们要避免语文教育上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避免对传统语文教育的过度阐释或过度开发。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行之有效建构遮蔽刻舟求剑 B立竿见影建构遮掩扬汤止沸 C行之有效建设遮蔽刻舟求剑 D立竿见影建设遮掩扬汤止沸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是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使得不少语文教师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B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需要语文教师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的。 C不少语

13、文教师以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D不少语文教师被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激发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9文中厕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B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使其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C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D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使其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4、15 个字。 (6 分)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 人工 ” 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 。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自我、思维(包括无意识的思维)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 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 对构成人的智能的必要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 人工” 制造的 “ 智能” 了。因此 人工智能的研究要重视。 11.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 字。(5 分)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 “ 青年好声音 ” 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 写下对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 万余名青少年 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 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 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 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 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 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限时训练二 参考答案 1C 【解析】 “ 仙村” 指蓝桥, “ 梦不成 ” 指神仙缥缈不可求,该句写作者欲成仙而不得。 2. 【答案示例】开头两句描写了先雨后晴、先暗后明的景象,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 仍不见天明,还怀疑是在夜间,待到一阵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4 分)这两 句

16、描绘自然界的倏忽变化, 给人变化无常、动荡不定之感,表达了作者宦海沉浮中的复杂感受。 (2 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 6 分) 3.(6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 C “ 毫无留恋 ” 错,这两个动作,有不舍之意,但又无可奈何。 5. 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増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有利于表现学生心目中真正优秀老师的形象,突出老师 和蔼可亲的特点。 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便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和崇敬 之情,増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6. 情节上,三十年后相逢,对蒋老师当年的心愿或遗憾有个交代,小说情节 更完整。人物塑造上,表现了在蒋老师的巨大影响下,我也回到母校当上了老 师,证明蒋老师是位优秀老师。主题上,表现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的主题。 7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立竿见影: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 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 词意指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 种具体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