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2954314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一、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心窗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住进了医院。她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苦不堪言,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面。与她同病房,靠近窗口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的腿病已经快好了,每天能够坐起来观赏窗外的景色。小女孩多么想看看窗外的景色啊!可她的腿上装着夹板,高高吊起,身子不能坐起来,又远离窗口。每当老太太推窗观景时,小女孩羡慕极了。有一天,老太太又打开窗子,小女孩情不自禁地问:“奶奶,您看见什么了?能不能讲给我听听?”老太太爽快地答应:“行,行!”从此以后老太太每天给她细细地描述窗外美丽的景色,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

2、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有一个月过去了,老太太出院了,小女孩终于可以起来了,她迫不及待地起身,伸长脖子,朝窗外一望,她惊呆了:窗外能看见的只有一堵黑墙!这时,小女孩的心豁然开朗,原来老太太为她推开的是一扇心窗!以后,每当小女孩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她就会想起这位可敬的老太太,想起她为自己描述的窗外的美1“苦不堪言”的意思是_,小女孩“苦不堪言”的原因是_。2下列关于小女孩车祸后情绪变化正确的是哪项?用“”选出。A苦不堪言一心旷神怡一豁然开朗( )B度日如年一豁然开朗一心旷神怡( )C痛苦万分一开心不已一恍然大悟( )D心旷神怡一以泪洗面一豁然开朗( )3“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

3、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此处省略号表示( )A引文的省略B说话断断续续C语意未尽D沉默不语4为什么小女孩觉得同病房的老太太是一位可敬的老太太?_5为什么说老太太为小女孩推开的是一扇心窗?_6当小女孩再次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请你用积累的一句名言警句或古诗词来勉励她。_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父亲的期望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自此就不再让我做家务,

4、只叮嘱我要好好读书。空闲的时候,他便给我讲一些有关伟人的故事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父亲停住了,他看着我脚上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不愿买,但父亲还是执意要为我买。我呆呆地立着,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一片浓重的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1受到别人的歧视,父亲为什么不自卑?_2简要写出父亲对“我”的关心。_3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深切期望”指的是_。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蝙蝠和雷达(节选)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

5、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1蝙蝠探路的方法是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蝙蝠飞行时,是靠耳朵和嘴巴配合起来探路的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C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耳朵D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3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错误的

6、是( )。A超声波是一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可以反射回来B超声波是蝙蝠用嘴巴和耳朵发出来的C在夜里,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改变飞行的方向D人的耳朵是听不见超声波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4画“ ”的句子中的“反复”“终于”能删去吗?为什么? _5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吗?(至少写两种)_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观日落我最爱看日落的景观。今天我又登上楼的最高点,观赏日落。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静的湖水,现在越来越蓝,越来越浓了,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斜靠着西山,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

7、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披上一层金光,显得分外壮观。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光更柔弱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在更换着锦衣,粉红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开了一副巨大的瑰丽的绸缎。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身边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最后一丝光泽。我凝视着天边,我的心久久陶醉在这日落的景观之中1本文主要运用了 修辞手法。在文中用“ ”画出一句。2作者按_顺序描写

8、了日落的景色。由于作者抓住日落时太阳的_,先写太阳像_,再写太阳像_,最后写太阳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落的壮观景象。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有名字谁都知道信是很私人化的东西,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的。但是在土耳其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通信机密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保护的,原来该村几十户人家的家长全部取了同一个名字,这是多么奇异的现象啊。_共同一个名字,_大家的生活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共同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共同承受着彼此的悲伤。为了把外地发往该村的信件准确送到收信人手里,尽职的邮递员只好将全村人召集到广场上,当众拆开信封,大声念信:“亲爱的某某:您好!”“好!”全村人齐声应答。“好久不见了,很想

9、念你们全家人。”“哦。”又是一片响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大家都欢呼雀跃。“太太分娩了,这回是个男孩。”有人喊:“别念了,别念了,是我的信!”此时,全村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好像自己就是新生婴儿的“爸爸”。“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共同为一个人的不幸忧心。_共有名字给村里人添了不少麻烦,_很多年来他们都不曾改名。1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因为所以 无论都虽然但是 只要就_共同一个名字,_大家的生活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_共有名字给村里人添了不少麻烦,_很多年来他们都不曾改名。2在土耳其这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为什么通信机密得不到保护?从文中找到答案,用“_”画下来3文章第_

10、自然段至第_自然段写的是邮递员在广场给全村人念信时的情景。短文可分为_段。4想一想,为什么很多年以来,村里人都不曾改掉共有的名字?_六、 课外阅读我能行。一束白色的栀(zh)子花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每年我的生日时送到我家。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n)人,为我带来无尽的欣悦。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躲避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

11、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避免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f)郁与温馨(x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我就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1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1)本句把_当作_来写。(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_(3)“纯洁无瑕”“芬芳

12、沁人”分别指花的什么?_2“我”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_3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_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枝红杏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下边。杏树苗()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中度过了一个严寒的冬天。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杈。掐尖儿、斧砍、锯杈都没有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