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2947705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总 则为有利于实施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的过程控制,规范监理活动,依据招、投标文件和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定的施工承建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等有关工程规程、规范编制本实施细则。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堤防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监理工作。二、开工申请控制2.1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文件、合同文件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在防渗墙轴线上打先导孔,取得先导孔钻孔柱状图和防渗墙轴线地质剖面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如果先导孔揭示的地质资料与原设计资料基本符合,由监理工程师确定防渗墙槽孔终孔深度;如果先导

2、孔揭示的地质资料与原设计资料相差较大,则由监理工程师转请项目法人和设计确定防渗墙槽孔终孔深度。2.2 防渗墙轴线上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比较详细的描述:(1) 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2) 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3) 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 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2.3 施工单位应选择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轴线上进行生产性施工试验。取得造孔、泥浆护壁、墙体浇筑等有关参数资料,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确认后,方可正式开展防渗墙施工作业。2.4 施工单位应做好防渗墙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护壁泥浆浆材配比试验,并于

3、防渗墙施工开始前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站批准。2.5 完成了上述工作后,施工单位应在防渗墙工程开工前14天,根据防渗墙施工试验成果和监理站的审批意见与技术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编制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站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1) 工程概述;(2) 施工平面布置;(3) 施工工序、工艺和设备配置(包括设备技术性能、量测设备、台时生产率及使用说明);(4) 使用材料及配比;(5) 施工进度计划;(6) 材料、供电、供水、供风及劳动力投入计划;(7) 遇到不良地层或不利施工条件下的造孔、成槽与浇筑措施;(8) 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措施。2.6 施工单位必须按合同要求

4、组织施工设备进场。运至施工现场用于防渗墙施工作业的各种机械设备、仪器仪表、计量观测装置和其它辅助设备,必须经过检查、率定、安装调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证合格后,方可使用。2.7 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完成防渗墙施工的准备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查验。主要检查内容包括:(1) 造孔与成槽设备及其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 泥浆拌制系统和净化回收系统应满足高峰期用料要求;(3) 塑性混凝土拌和系统及其运输能力应满足拌制质量和高峰供料强度;(4) 与防渗墙施工配套的有关机械设备(抓斗、吊车、出渣和混凝土运输车辆、泥浆泵、水泵等)应满足防渗墙施工高峰的要求;(5) 供电、供水、供浆系统应满足施工高峰时段供电

5、、供水和供浆的要求;(6) 制备防渗墙体和泥浆的原材料(砂石料、水泥、土料、外加剂等)的储备量应满足施工用料量的要求。2.8上述文件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签署并加盖公章后报送监理站,监理站在7天内返回审签意见单1份(原文件不退回)。审签意见包括“照此执行”、“按意见修改后执行”、“修改后重新报送”三种。施工单位除非接到审签意见为“修改后重新报送”,否则可立即向监理站申请开工许可证。监理站将于接受申请后的24小时内签发开工许可证。2.9 施工单位未按时向监理站报送上述文件,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它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合同责任。施工单位在7天内未收到监理站应退回的审签或批复意见,可视为已报经审阅。三、施

6、工过程监理3.1 测量放样3.1.1施工单位应对防渗墙轴线、槽孔孔位进行实地放样,并将放样成果报监理站审核。为确保放样质量,避免造成重大失误,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可直接监督施工单位进行对照检查。3.1.2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中心线偏差应小于3cm;成墙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槽孔壁应平整垂直,防止偏斜,孔斜率不得大于0.4%。一、二期槽孔搭接的两次孔位中心在任一深度的偏差值,应能保证搭接墙厚的要求。3.1.3 防渗墙的中心线及高程,应依据设计文件,根据测量基准点进行控制。确定孔口高程时,应考虑:(1) 施工期的最高水位;(2) 能顺畅排除废浆、废水、废渣;(3) 尽量减少施工平台的挖填方量;(4) 孔

7、口应高出地下水位2m。3.2 造孔3.2.1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对地基土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3.2.2 造孔中,孔内泥浆面应保持在导墙顶面以下3050cm。 固壁泥浆原材料应进行物理试验、化学分析和矿物鉴定,并满足以下要求:(1) 粘土:密度1.11.2g/cm3,漏斗粘度1825s,含砂量小于5%;(2) 膨润土:密度小于1.1g/cm3,漏斗粘度3090s,含砂量小于5%。3.2.3 固壁泥浆拌制应按监理站批准的配合比配制,加量误差值不得大于5%,泥浆性能应满足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的要求。拌制膨润土泥浆应用高速搅拌机,新浆经24h

8、水化溶胀后方可使用。储浆池内的泥浆应经常搅动,保持泥浆性能指标均一。3.2.4 漏失地层,应采取预防措施。发现泥浆漏失应立即堵漏和补浆。3.2.5 造孔过程中,如果地层中存在孤石,使得造孔无法继续进行,在保证孔壁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小钻孔爆破或定向聚能爆破的方法处理。3.2.6 防渗墙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应插入相对不透水层0.51m,特殊地层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及地质工程师共同确定。3.3 清孔3.3.1 造孔结束后,应对造孔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经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清孔换浆。清孔换浆一般采用泵吸法或气举法。3.3.2 清孔换浆结束后1小时,应达到下列标准:孔底淤积厚

9、度不大于10cm;当使用粘土泥浆时,孔内泥浆的密度不大于1.30g/cm3,粘度不大于30s,含砂量不大于10%;当使用膨润土泥浆时,孔内泥浆的密度不大于1.10g/cm3,粘度不大于35s,含砂量不大于3%。3.3.3 二期槽孔清孔换浆结束前,应清除接头混凝土孔壁上的泥皮。常用钢丝刷子钻头进行分段刷洗,刷洗的合格标准是:刷子钻头上基本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在增加。3.4 墙体浇筑3.4.1 清孔合格后,应在4小时内浇筑混凝土。如因故延长时间,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采取其他防止淤积的措施,但待浇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否则应重新清孔。3.4.2 防渗墙槽段各孔位、孔深、孔斜、槽孔宽度、清孔换浆等工序

10、的检验,应在施工单位质检部门三级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认证,方可进行墙体浇筑工序作业。3.4.3 混凝土墙体材料入孔时坍落度应为1824cm,扩散度应为3540cm,坍落度保持15cm以上的时间应不小于1h;初凝时间应不小于6小时,终凝时间不宜大于24小时。3.4.4 墙体混凝土物理力学控制指标应以设计文件为准,一般按下列标准控制(指标保证率95%):抗压强度:R282.0MPa;弹性模量:1000 MPa;渗透系数:Ki10-7cm/s(1i60。3.4.5 墙体混凝土浇筑应采用直升导管法,导管内径以200250mm为宜。3.4.6 槽孔内使用两套以上导管时,间距不得大于3.5m

11、。一期槽孔两端的导管距孔端或接头管宜为1.01.5m,二期槽孔两端的导管距孔端宜为1.0m。当槽底高差大于25cm时,导管应布置在其控制范围的最低处。3.4.7 导管的连接和密封必须可靠,每套导管的顶部和底节管以上应设置数节长度为0.31.0m的短管。导管底口距槽底应控制在1525cm范围内。3.4.8 墙体浇筑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不宜大于6m;(2) 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应小于2m/h,应均匀上升,各处高差应控制在0.5m以内,至少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槽孔内混凝土面深度,至少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深度;(3) 混凝土终浇顶面宜高于设计高

12、程50cm;(4) 墙体浇筑时,严禁不合格料进入槽孔内。如发现导管漏料或混凝土内混入泥浆或发生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3.4.9 墙体浇筑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有权对施工单位现场作业记录和原始资料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还将对重要作业工序进行巡视、跟踪检查或旁站监理,发现违反技术规程规范作业的,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口头违规警告、书面违规警告直至指令返工、停工等方式予以制止。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施工延误,由施工单位承担合同责任。四、质量检查4.1 槽孔的造孔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孔位、孔深、孔斜和槽宽;(2) 槽孔嵌入相对不透水层的深度;(3) 一、二期槽孔间接头的套接厚度

13、。4.2 槽孔的清孔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孔内泥浆性能;(2) 孔底淤积厚度;(3) 接头孔壁刷洗质量。4.3 墙体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导管间距;(2) 浇筑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及导管埋深;(3) 混凝土的终浇高程;(4) 混凝土的原材料检验;(5) 混凝土机口取样的物理力学指标及数理统计分析结果。4.4 墙身质量检查应在成墙一个月后进行,检查内容为墙体均匀性、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墙段接缝。检查可采用钻孔取芯、墙体开挖和其它无损检测方法。五、其 它5.1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按每个槽孔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5.2 每一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单元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填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组织质检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以作为评定本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依据。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按有关规程、规范和有关监理文件执行。5.3 工程计量支付按合同文件和监理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5.4 本细则未列之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标准,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