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市山城精神病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上传人:企、****资料... 文档编号:182947344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盘山市山城精神病院招聘试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六盘山市山城精神病院招聘试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六盘山市山城精神病院招聘试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盘山市山城精神病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盘山市山城精神病院招聘试题及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盘山市山城精神病院招聘试题及解析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代谢性酸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有()。A、呼吸津慢B、心肌收缩力减弱C、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D、心律失常【答案】BCD【解析】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1)心血管系统改变: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能产生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以及血管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2)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代谢性酸中毒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

2、碍、乏力、知觉迟钝,甚至嗜睡或昏迷,最后可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故选BCD。2、细胞核呈车轮状,细胞质在靠近细胞核处常出现一淡染区,是指()。A、脂肪细胞B、淋巴细胞C、肥大细胞D、浆细胞【答案】D【解析】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周胞质着色浅,形成一淡染区;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异染色质呈块状聚集在核膜内侧,核仁明显,整个核呈车轮状。D选项正确。故选D。3、人类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答案】C【解析】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在体内其中最重要的防御作用,也是人

3、类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故选C。4、某男,62岁,肛瘘术后出现尿潴留,给予药物治疗,病人主诉视远物模糊,只能看近物。此药可能是()。A、阿托品B、氯解磷定C、新斯的明D、毒扁豆碱【答案】C【解析】新斯的明可治疗腹气胀和尿潴留,作用于眼睛引起缩瞳,调节痉挛(只适合于看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故选C。5、血液白细胞增多、昏迷多见于()。A、登革热B、流行性出血热C、流行性乙型脑炎D、伤寒【答案】C【解析】要点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是血液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高及血小板减少,注意与登革热、败血症等鉴别。6、关于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B、抗原注入

4、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C、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D、能通过血清被动转移【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掌握情况。常见错误是选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认为型超敏反应是以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则是比较重要的炎性细胞。型超敏反应是T淋巴细胞活化后产生细胞因子,促使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即单个核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活化清除抗原的同时引起炎症。7、当一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该病往年一般发病率水平时称作()。A、大流行B、散发C、以上均不是D、流行【答案】D【解析】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如310倍时,称流行。8、风湿病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5、()。A、梭形小瘢痕B、纤维素样坏死C、风湿小体D、干酪样坏死【答案】C【解析】风湿病主要病变发生于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全身各器官可受累,但以心脏、血管和浆膜等处的改变最为明显。风湿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风湿小体,即Aschoff小体,对诊断风湿病有意义。故选C。9、使用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引起的失眠属于()。A、治疗作用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D、副作用【答案】D【解析】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药效较肾上腺素持久,口服有效。它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有显著的中枢兴奋性,较大剂量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出现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和肌肉震颤等副作用。故选D。10、神经元之

6、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突触内的()。A、神经丝B、微管C、突触小泡D、线粒体【答案】C【解析】当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终末时,引起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引起后一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故选C。11、不属于眼球内容物的结构是()。A、玻璃体B、角膜C、后房水D、晶状体【答案】B【解析】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12、急性炎症反应中出血的原因是()。A、白细胞溶酶体酶的释放B、血管壁损伤C、血小板减少D、凝血因子缺乏【答案】B【解析】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称为出血性炎症。13、已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人,突然出现右侧腹部剧痛,并有心率

7、加快、血压下降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A、肠出血B、胆囊炎C、阑尾炎D、肾破裂【答案】D【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包括:腔道出血以呕血、便血最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脑膜炎、脑水肿等;肺水肿;其他,包括自发性肾破裂、继发性感染。根据题干描述推断,患者出现了肾脏破裂,表现为右侧腹部剧痛,血压、心率等循环不足的表现。故选D。14、从下列患者脉血样的血化分析结果会计最可能的情况,pH=7.46;PaCO2=27mmHg,PO2=98mmHg,HCO3=23mmol/L,C1=110mmoVL,Na+=140mmol/L,K+=3.5mmol/L()。A、代谢性(高酮性)酸中毒B、代谢

8、性(高乳酸性)酸中毒C、代谢性(高氯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答案】D【解析】pH=7.46推出是碱中毒,PCO2低于正常,故是呼吸性。15、细胞水肿在光镜下表现为()。A、细胞肿胀B、胞质布满颗粒状物质C、胞质内出现空泡D、细胞核碎裂【答案】ABC【解析】细胞水肿的病变初期,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变得肿胀,形成光镜下细胞质内的红染细颗粒状物。若水钠进一步积聚,则细胞肿大明显,细胞基质高度疏松呈空泡状,细胞核也可肿胀,胞质膜表面出现囊泡,微绒毛变形消失,其极期称为气球样变,如病毒性肝炎时。故选ABC。16、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是与下列哪种受体阻断有关()。A、受体B、受体C、H受体D

9、、受体【答案】B【解析】氯丙嗪对受体有显著的阻断作用,直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故选B。17、关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B、弥散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C、经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D、电刺激时,出现同步化脑电图【答案】D【解析】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经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弥散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电刺激时引起去同步化脑电图;具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作用。18、根据内脏器官的基本结构,分为管状器官和实质器官,下列属于实质器官的是()。A、回肠B、子宫C、膀胱D、肾【答案】

10、D【解析】根据内脏器官的基本结构,可将其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大多数内脏器官呈管状或囊状,故又称管状器官,如消化道的胃、空肠,呼吸道的气管、支气,泌尿道的输尿管、膀胱和生殖道的输精管、输卵管、子宫等。实质性器官内部没有特定的空腔,多属腺组织,表面包以结缔组织的被膜或浆膜,如肺、胰、肾、睾丸和卵巢等。其中有些器官,如肝、胰属于腺体。ABC选项均属于中空性器官。故选D。19、根据内脏器官的基本结构,分为管状器官和实质器官,下列属于实质器官的是()。A、回肠B、子宫C、膀胱D、肾【答案】D【解析】根据内脏器官的基本结构,可将其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大多数内脏器官呈管状或囊状,

11、故又称管状器官,如消化道的胃、空肠,呼吸道的气管、支气,泌尿道的输尿管、膀胱和生殖道的输精管、输卵管、子宫等。实质性器官内部没有特定的空腔,多属腺组织,表面包以结缔组织的被膜或浆膜,如肺、胰、肾、睾丸和卵巢等。其中有些器官,如肝、胰属于腺体。ABC选项均属于中空性器官。故选D。20、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A、肥皂水B、25硫酸镁C、生理盐水加食醋D、生理盐水【答案】A【解析】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肥皂水。21、以下属于大肠的是()。A、阑尾B、结肠C、肛管D、直肠【答案】ABCD【解析】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而

12、食物残渣自身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故选ABCD。22、共同参与型适用于哪种病人()。A、医生和病人具有近似同等的权利B、医患双方不是双向作用,而是医生对病人单向发生作用C、长期慢性病人已具有一定医学科学知识水平D、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充当指导者【答案】C【解析】共同参与型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双方有近似的同等权利,从事于双方都满意的活动,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医生和患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所以适用于长期慢性病人已具有一定医学科学知识水平。2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A、呼吸频率

13、增加,每分钟大于28次B、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C、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降低D、血气分析显示为低氧伴轻度二氧化碳潴留【答案】B【解析】氧合指数(PaO2/FiO2)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要条件。正常值为400500mmHg,急性肺损伤300mmHg,ARDS时200mmHg。24、传染源指()。A、体内有病原体繁殖B、病原体能排出体外C、病原体入侵人体D、病原体不被清除【答案】B【解析】传染病流行的过程包括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我们把病原体能

14、排出体外作为判断传染源的标志。故选B。25、区别三种有粒白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嗜天青颗粒的嗜色性B、特殊颗粒的嗜色性C、嗜天青颗粒的数量D、特殊颗粒的数量【答案】B【解析】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嗜天青色或浅红色,嗜碱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是蓝紫色,嗜酸性颗粒的特殊颗粒为鲜红色。26、下列哪种抗结核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A、异烟肼B、乙胺丁醇C、利福布汀D、利福平【答案】A【解析】异烟肼可通过血脑屏障,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必选药物。27、胰岛B细胞产生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促黑激素C、褪黑素D、胰岛素【答案】D【解析】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28、欲对有200个数据的定量资料编制频数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在分组时,其组段数宜选择()。A、46B、815C、3050D、5160【答案】B【解析】通常情况下组数选择在815之间,以能显示数据的分布规律为宜。确定组数进行数据分组时首先应考虑组数,分组过少会导致信息损失较大:分组过多则可能使数据分布的规律性不能明显地表示出来。故选B。29、血清学试验的前带现象是指()。A、抗原过量B、沉淀物显著C、溶血明显D、抗体过量【答案】B【解析】前带现象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以定量抗原检测抗体,若抗体过剩,可使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反而减少,而不出现凝集。30、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