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公疗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上传人:企、****资料... 文档编号:182945554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城县公疗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方城县公疗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方城县公疗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城县公疗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城县公疗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城县公疗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属于型超敏反应的是()。A、支气管肺炎B、接触性皮炎C、血清性过敏性休克D、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引起的血清病【答案】C【解析】血清性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超敏反应,常发生再次注射相同来源的抗体或血清制品。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引起的血清病属于III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属于II型;接触性皮炎属于IV型;支气管肺炎不是超敏反应。2、下列关于兴奋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体对

2、各种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B、兴奋性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表现之一C、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D、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的内部代谢和外表活动均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应变能力称为兴奋性【答案】D【解析】兴奋性是指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及其外表活动将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生物机体的反应。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故选D。3、下列关于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的描述哪一项最恰当()。A、反复发作的局限性呼气性干啰音B、反复发作

3、的弥漫性呼气性干啰音C、局限性吸气性干啰音D、弥漫性吸气性干啰音【答案】B【解析】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与体征:(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4、ICU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你坐在护理站远观其心电图监护仪发现有类似心室颤动的波型时,你应该()。A、立即施行体外心脏按摩并给予电击B、呼叫求救后,立即给予患者电击C、马上给予胸前重击D、快速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及脉搏后,给予适当的处置【答案】D【解析】应立即检查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如自主呼吸、循环停止,应立即心肺复苏并除颤。5、一般人群暴露于结核菌后,最常见的结果是()。

4、A、感染长期潜伏后再发病B、感染而不发病C、大部分人感染后发病D、无感染【答案】B【解析】在中国约有5.5亿人口曾被结核菌感染,但是在大部分感染者的体内,结核菌都会处于休眠状态,也不会发病,只有不到10%的感染者可能会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使体内结核菌生长繁殖进而发展为结核病。6、型超敏反应不具有的特点()。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B、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均参与C、无补体参与D、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答案】D【解析】II型超敏反应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又称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I型超敏反应只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不引起严重组织损伤。7、对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道德责任理解,正确的是

5、()。A、自觉地以大卫生观指导职业活动B、公共卫生工作者应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C、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减少流行病性疾病发生率D、公共卫生工作者对全体社会成员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答案】ABCD【解析】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源于其职业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其职业道德规范对其职业行为的要求。自觉地以大卫生观指导职业活动,以健康教育为工作重心;公共卫生工作者对全体成员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维护公共卫生和实现预防保健为最终8、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点()。A、粥瘤B、风湿性动脉炎C、虎斑心D、细动脉玻璃样变性【答案】A【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点包括:脂纹、纤维斑块

6、、粥样斑块(粥瘤)、复合病变(包括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狭窄)。9、有的人患病后,表现出对疾病状态过分认可,甚至对疾病痊愈后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感到惶恐不安,称为()。A、病人角色冲突B、病人角色缺如C、病人角色消退D、病人角色强化【答案】D【解析】角色行为强化是指患者由于适应了患者角色,衣食有人操心,生活有人照料,尽管躯体疾病已渐康复,但患者依赖性很强,安于已适应的患者生活模式,不愿重返病前的生活、工作环境,甚至对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感到惶恐不安。故选D。10、结核分枝杆菌在适宜条件下分裂一次所需时间为()。A、18hB、20minC、2hD、20h【答案】A【解析】

7、结核分枝杆菌约18小时才分裂一次。11、内皮细胞的特性结构是()。A、W-P小体B、丰富的紧密连接C、丰富的溶酶体D、细胞间有1020nm的间隙【答案】A【解析】内皮细胞中还可见长杆状的W-P小体,又称内皮特有颗粒,有质膜包裹。1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ABCD【解析】知觉包括四个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故选ABCD。13、绞痛或痉挛性疼痛常见于()。A、腹主动脉瘤B、肠梗阻C、消化性溃疡D、胰腺炎【答案】B【解析】肠梗阻因蠕动加强,常出现绞痛或痉挛性疼痛。1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可用()。A、华法林B、氨甲苯酸C、尿激酶D

8、、肝素【答案】D【解析】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DIC,如脓毒血症、胎盘早期剥离、恶性肿瘤溶解等所致的DIC,这是肝素的主要适应证。早期应用,可防止因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消耗而引起的继发性出血。故选D。15、有自然流产史的妇女体内常检测到()。A、抗心磷脂抗体B、抗核抗体C、抗TSH受体的抗体D、抗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答案】A【解析】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发生自身免疫,常导致流产。16、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由39.6降至37.6,又再升高至39.3,症状加剧,血培养阳性,最可能是()。A、重复感染B、复发C、再感染D、再燃【答案】D【解析】常见错误:选答“复发”、“

9、再感染”,说明对再燃与复发、再感染的差别不熟悉;再燃:当伤寒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波动下降,但尚未达到正常时,热度又再次升高,持续57天后退热,常无固定症状。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热退13周后,发热等临床表现重又出现,但较初发为轻,病程较短(13周)。17、上皮细胞侧面的特殊结构包括()。A、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桥粒D、缝隙连接【答案】ABCD【解析】上皮细胞侧面特化形成几种细胞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除加强细胞连接外,还可阻挡细胞外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中间连接:又称粘着小带。位于紧密连接下方,除有粘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10、。桥粒:又称粘着斑。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起牢固的连接作用。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位于上皮深部,有利于细胞间的冲动传递及物质交换。故选ABCD。18、新生儿败血症()。A、体液鲎溶解物试验阳性B、仅半数发热,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C、常有黄疸及较显著的贫血D、常由耐药的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答案】B【解析】常见错误:选答新生儿败血症常由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引起;要点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是仅半数发热,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烧伤后败血症常由耐药的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老年人败血症的特点为来源于肺部感染,较青年人多见。19、新生儿败血症()。A、体液鲎溶解物试验阳性B、

11、仅半数发热,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C、常有黄疸及较显著的贫血D、常由耐药的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答案】B【解析】常见错误:选答新生儿败血症常由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引起;要点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是仅半数发热,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烧伤后败血症常由耐药的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老年人败血症的特点为来源于肺部感染,较青年人多见。20、对消化管皱襞形成的正确描述是()。A、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突向管腔B、上皮突向管腔C、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突向管腔D、黏膜和黏膜下层突向管腔【答案】D【解析】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形成皱襞。21、与摄水有关

12、的中枢位于()。A、下丘脑外侧区B、丘脑的感觉接替核C、基底神经节D、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答案】A【解析】下丘脑控制摄水的中枢与摄食中枢极为接近,位于下丘脑外侧区;丘脑的第三类核群,是靠近中线的所谓内髓板以内的各种结构,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属于非特异投射系统。22、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其两侧的肋切迹与第()与肋骨角相连。A、1B、2C、3D、4【答案】B【解析】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故选B。23、急性肾小球肾炎肉眼变化主要呈现()。A、大白肾B、多囊肾C、蚤咬肾和大红肾D、多发性小脓肿【

13、答案】C【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双侧肾脏轻到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肾脏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有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或蚤咬肾之称。切面见肾皮质增厚。组织学改变:病变累及双肾的绝大多数肾小球。肾小球体积增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肿胀,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故选C。24、在神经细胞一次兴奋性周期变化中,兴奋性最高的时期是()。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答案】C【解析】可兴奋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将出现一系列周期性变化。超长期是在相对不应期之后,细胞的可兴奋性可稍高于正常,用低于阈强度的刺激也能引起兴奋。时间上相当于负后电位的后半期,这时Na

14、通道虽未完全恢复,但是膜电位距离阈电位较近,容易引起兴奋。故选C。25、X线阴影具有易变性,易形成单个或多发的液气囊腔()。A、克雷伯杆菌肺炎B、病毒性肺炎C、肺炎球菌肺炎D、金葡菌肺炎【答案】D【解析】葡萄球菌肺炎胸部X线特点为:多样性与易变性,可有肺脓肿,脓胸,肺气囊肿等。26、头孢他啶/棒酸和头孢噻肟/棒酸纸主要用于检测()。A、MRSB、血清芽管试验C、胆汁溶菌试验D、超广谱-内酰胺酶【答案】D【解析】头孢他啶/棒酸和头孢噻肟/棒酸纸主要用于检测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27、尿毒症血透患者,长期有心律失常,服用地高辛,现检查有血钾过高,血钾:7.0mmol/L,下列何者处理不正确()。A、给予氯化钙静脉注射B、血透C、给予碳酸氢钠50100mmol静脉点滴D、给予胰岛素及葡萄糖,静脉注射【答案】A【解析】氯化钙静脉注射不能降低血钾。28、男,25岁,3周前自非洲援外归国,高热1周,伴畏寒、寒战,疑为疟疾,氯喹治疗3天,病情无好转。下列哪项处理较合适()。A、加大氯喹剂量B、氯喹乙胺嘧啶C、青蒿素D、联合应用伯氨喹啉【答案】D【解析】伯氨喹啉可杀灭各种疟原虫的组织期虫株,尤以间日疟为著,也可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对恶性疟的作用尤强,使之不能在蚊体内发育,对红内期虫株的作用很弱。29、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A、医德基本理论B、医德规范体系C、医德实践规律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