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及管理

上传人:wdg****h8 文档编号:182944822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性假设及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性假设及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性假设及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性假设及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性假设及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性假设及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性假设及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人性假设与管理人性,即人的本质,是一个古老而令人深思的命题。西不少管理学者、心理学家从工具角度进行了阐述。在他们看来,人性就是人的特性。而中国古代先哲们则更多地从哲学高度对人的本质进行肃的探讨。三多认为,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反复论述的基本主题就是人的本性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德克认为,社会科学事实上有其自成一套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如同自然科学的式,决定了这门学科的基本畴与法。管理也不例外。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思想都是或明确或隐含地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管理所涉及的人、事、物的切入点是人,都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展开的,把握住了人性也就把握住了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依据

2、不同的人性假设采取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摘自经济管理一、西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假设 源于XX财经学院学报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哲学思考和百度百科“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西管理理论中的人性观起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思想。斯密认为,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已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体利益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逐者就是“经济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双矛盾逐渐加大,由于在企业运行中没有系统的管理理论

3、做指导,也没有适用于当时工业大生产的具体管理法,使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个时代的特定环境把泰罗等引导到了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建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上来。从这个假设出发,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雇主和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管理的重点是提高生产率。他们通过建立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利用金来刺激“经济人”工作的积极性,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管理原理,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基本观点如下: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

4、人的指导。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近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应该说,“经济人”假设对于短期利用经济杠杆来刺激工人的行为,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个人素质的逐步提出,关于“经济人”假设的人性观逐渐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忽视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5、(2)“社会人”假设源于XX财经学院学报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哲学思考和百度百科为了消除“经济人”假设的不利影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研究小组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试验得出结果,“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除了经济需要外,还有社会需求、心理需求;企业中除了有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重视效率,非正式组织重视感情。新型的领导者的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领导者要善于倾听和沟通企业员工的意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要求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要求之间保持平衡。”社会人假设认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

6、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他在生活工作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因此“社会人”定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的向。“社会人”假设的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和麦格雷戈等。梅奥的“社会人”假设,奠定了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后的学者以“社会人”假设为核心,从不同的侧面,对如改善人际关系,如调整人的行为,如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等问题,作了多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多有价值的管理思想。从“社会人”的假设出发,采取不同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

7、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第二、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第三、在实际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个人奖励制度。第四、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一面,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面,要向上级呼吁、反映。第五、提出“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式,即让职工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但“社会人”假设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剥削关系,也没涉及到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因此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冲

8、突。它所认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动机、调动职工积极性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这一点对于企业制定奖励制度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它过于偏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向。是一种依赖性的人性假设,对人的积极主动性及其动机研究还缺乏深度。“社会人”假设的出现开辟了管理和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领域,并且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自我实现人”假设 源于百度百科“自我实现人”,也叫“自动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家马斯洛提出的。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就

9、是说,人们除了上述的社会需求之外,还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己自身潜力的欲望。这种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挖掘,才能得以发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马斯洛通过对社会知名人士和一些大学生的调查,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具有15种特征。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思想高度集中,有创造性,不受环境偶然因素的影响,只跟少数志趣相投的人来往,喜欢独居等等。但马斯洛也承认,在现实中这种人极少,多数人不能达到自我实现人的水平,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束缚,没有为人们自我实现创造适当的条件。 麦格雷戈总结并归纳了马斯洛等人的观点,结合管理问题,提出了Y理论。其基本容如下:1、工作中的体力和脑力

10、的消耗就象游戏休息一样自然。厌恶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因而自愿去执行),也可能是一种处罚(因而只要可能就想逃避),到底怎样,要看可控制的条件而定。2、外来的控制和处罚的威胁下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任务。3、致力于实现目标是与实现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报酬在起作用。报酬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最大的报酬是通过实现组织目标而获得个人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4、普通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而且还学会了谋求职责。逃避责任,缺乏抱负以及强调安全感,通常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5、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解决组

11、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6、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条件下,普通人的智能潜力只得到了部分的发挥。“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机械化生产条件下,工人的工作日益专业化,特别是传送带工艺的普遍运用,把工人束缚在狭窄的工作围。工人只是重复简单、单调的动作,看不到自己的工作与整个组织任务的联系,工作的“士气”很低,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提出了“自我实现人”设和Y理论,并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等。从理论上来看,其理论基础是错误的。人不是天生懒惰的,也不是天生勤奋的,此外,人的发展也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它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一

12、个自然发展过程,人之所以不能充分地自我实现(马斯洛自己也承认,实社会中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是由于受到环境的束缚和限制。实际上,人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影响,特别是社会关系影响的结果。当然,我们在批判其错误观点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例如,如在不违反集体利益的原则下为职工和技术人员创造较适当的客观条件,以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又如,把奖励划分为外在奖励和在奖励,与我们所说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一定的类似,可以吸取其中对我们有用的奖励形式。再如,这种假设中包含着企业领导人要相信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含义,对我们也不无启发等等。(4)“复杂人”假设源于XX财经学院学报西方管理

13、学人性假设的哲学思考和百度百科二战之后科学的突飞猛进使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生存环境愈加险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经营决策要求随之提高,行为科学理论本身的不足导致了“理性主义”复活,迎来了科学“管理丛林”的“复杂人”管理阶段。美国科学家沙因首先提出了“复杂人”人性假设。该理论认为,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而应该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这种理论的主要容包括: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是时刻变化的;(2)人的各种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 (3)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4)由于人的需要不

14、同,对于不同的管理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时代、任组织和任人的普遍人性假设和管理法。“复杂人”不拘泥于一处的人性假设,引申出了形形色色的管理流派,管理理论进入“管理丛林”阶段。二、东人性假设理论 源于经济管理中东方人性假设及中国管理流派初探(1)“自然人”假设自然人假设主要强调人的自然性朴素性的一面,认为人来自自然,人需要而且能够舒展人的自然个性。现实中在东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或多或少具备这一假设的潜质,或者在某些时候的行为是以这一假设为前提的,尽管他自己可能也未曾意识到。自然人假设贴近民情,符合多数人的思维与行为式,能给人以思想上的解脱,代代传承,潜默地影响着华夏子的性格。自

15、然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包括:(1)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有自然的需要,而这些需要不能够以价值标准来判断,即无所谓性善或性恶;(2)人具有朴素的自我管理意识;(3)管理者、被管理者之间顺应人性,不矫揉造作,不掺杂人为,便是最好的境界,能达到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4)人们能愉快地处事;(5)崇尚简单,强调顺其自然,少加干预。自然人假设建基于性无善无恶论基础之上。其管理学含义是此基础上的平民学派即无为管理思想。以自然人假设为基础的无为管理主简单、自然,尊重人,相信人;用XX自由的式,让人自行激发潜力,而不必用各种法令加以束缚。脑中没有枷锁,心中没有束缚,顺其自然才能令人轻松,自由地激发创造力,才更能达成创新

16、的效果与不断革新进步的成果。由于自然人假设基础上的无为管理崇尚简单而涵丰富,为管理者所普遍采用,不同的管理者无论贵贱,可以进行不同的理解;无为管理本身及其哲学假设也得到中国民间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与普遍认可,尽管不是正统思想,但对整个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因而我们可称之为平民学派。(2)“利欲人“假设利欲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有完全的利己目的,如有利他行为的产生,也只是因为利己行为的外部性。其主要观点有:(1)人生而有欲,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的行为是以满足自己需要即利己为目的的;(2)人性贪婪、懒惰、自负,以自我为中心;(3)人性趋利避害,惟有利害可以趋使之;(4)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是矛盾的利害关系,管理主体会为自己的利益而利用自己的权力剥夺管理客体,而管理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