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梁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wdg****h8 文档编号:182944711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跨梁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跨梁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跨梁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跨梁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跨梁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跨梁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跨梁施工设计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大跨度梁的专项施工方案一大跨度梁概况本工程-1层轴交CE轴两条大跨度梁,梁截面尺寸500*950mm,最大净跨达19.6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该大梁施工特点是跨度大,支撑高,结构自重大,梁及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难度大,主梁体积大,水化热高,养护保温措施要求高,容易出现温度裂缝。为了施工安全顺利保质保量进行,故编制此专项方案指导施工,涉及到班组务必按本方案执行施工。二主要技术参数取值梁宽500mm,梁高950mm,最大净跨度19600mm;模板面板采用15 mm九层板。对拉螺栓布置2道,14,竖向间距300,400(mm)沿梁跨度方向起拱高度50mm即两大梁相交区域梁顶标

2、高抬高至层顶标高+50mm脚手架搭设高度5.6m,步距1.50m,排距0.7m,纵向间距1m。梁底水平杆间距1m,延梁方向加竖向立杆顶撑,间距不大于1m,立杆加三道水平杆。三支撑体系 1.架体支撑(1)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2)扣件式钢管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离主节点不宜大于歩距的1/3。(3)采用扣件式钢管立柱时,严禁将上段的钢管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

3、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4)可调托座使用: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2.架体水平杆(1)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2) 搭设要求: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应相互错开。(3)主节点处水平杆设置: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3.剪刀撑剪刀撑包括两个垂直方向(沿梁跨度方向为纵向、沿梁截面方向为横向)和水平方向三部分组成。(1) 设置数量:a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

4、至顶连续设置;端部同立柱抓紧或抱箍抱紧,详见节点图。b 模板支架在梁底下方设置一道剪刀撑,向下每隔2步(即3m)设置一道剪刀撑。(2)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b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c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d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四混凝土浇筑及施工顺序安排1浇筑总体部署1)先浇筑框架柱再浇筑梁

5、。2) 框架柱混凝土强度为C45,梁混凝土强度为C35,柱浇筑后第二天拆模。3)梁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500mm,并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浇筑。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以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4)在浇筑砼前应先同安装专业进行密切配合,经双方各自检查确认无误且接到浇灌令后方可筑。5)每次砼浇捣前必须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具备完善各分项工程质量的质保资料,具备审批过的浇捣令,对各工种交底清楚,对人力物力合理安排。6)砼的浇捣主要采取插入式振动棒捣固,配备两台长度为5m,8m 振动棒,柱子的振捣必须到底。振动棒必须“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得大于400mm。振动棒头必须探入下皮混凝土50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

6、接缝,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7)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在振捣砼时,不得紧靠模板、预埋件、钢筋振动,以尽量避免钢筋、预埋件等移位。8)砼浇捣过程中,要保证砼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不得踩踏钢筋,或者移动预埋件和预留洞的位置,如发生偏差和位移,要及时纠正。2混凝土的浇捣技术措施1)柱混凝土浇捣时必须分层间隔浇捣。振捣时应以砼不沉陷为度。防止砼发生离析、保证砼的密实度。3) 柱保护层采用塑料卡,间距600mm,梅花形布置;梁保护层梁底垫放符合厚度的石块,梁侧采用塑料卡,间距600mm,梅花形布置;4)防漏浆措施:现浇板底模缝隙:油漆腻

7、子弥缝;端头侧面缝隙:双面胶带弥缝;梁、柱侧模缝隙:双面胶带弥缝;柱模根部缝隙:采用砂浆找平坐底。5) 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要求混凝土流到那里振动机振到那里,对于梁板交接处钢筋较密部位要求边下料边振捣。6)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接缝,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7) 在振捣混凝土时,禁止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8)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要及时纠正。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观察梁模板侧面弯曲情况,发现有大的变

8、形,暂停浇筑,采取处理措施后,再浇筑混凝土。3混凝土浇捣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措施1) 加强对砼坍落度及试块抽检管理,在现场设立标准养护室,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做好试块的及时送检,确保砼软件资料反映准确、及时。2) 现场砼浇捣,必须严格监控砼振捣质量及砼的收头质量,确保砼结构的施工质量。3) 砼浇捣时,按气候条件及时做好恰当的养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施工现场必须加强材料和机具等方面的组成协调工作,确保砼正常连续供应。4) 每次柱、梁封模隐蔽前必须清理干净模板的杂物、浮灰,并经质监人员和现场监理的认可;砼浇捣前,必须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排清积水。5) 柱砼浇捣时,必须正确掌握柱砼的布料厚度。6) 混凝土

9、浇捣自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7) 为保证结构砼的外观质量,对每次拆模后应及时处理。8)砼浇捣时,必须随时掌握天气的变化和气象预报。4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的收头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并配备足够的收头人员,以防止收头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收水开裂及表面不平整等质量通病的出现。2)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进行养护工作。3)梁、柱进行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在混凝土浇捣完5小时初凝后,基本可以行走而无脚印时,每隔34小时浇水一次,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和养护质量。4)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五.拆除管理1 拆除时间:大跨度梁梁侧模板在达到12小时进行拆除,梁底及楼板底部的支撑应在混凝土强度

10、达到设计强度C35的100%时,即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强度达到C35以上,才能拆除模板支架。2 拆除方法: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二步即3m。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模板支架拆除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b 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及时按规定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3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4 拆除时,作业人员

11、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5 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6 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撬拆下面的模板。7 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漆或脱模剂,入库备用。六安全管理1高支模安全技术措施1)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身体状况良好,严禁带病作业。2)安装和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3)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立杆底部垫木应满足要求;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

12、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应可靠。4)作业时,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放稳,严防滑落。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板上。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5)多人共同操作时,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互相呼应。6)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拆模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7)严禁人员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也不得在高处的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13、8)模板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报告有关人员处理。当遇险情时,应立即停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待修复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9)若遇恶劣天气,如大雨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五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大雨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板和地面上的积水。10)使用后的木模板应拔除铁钉,分类进库,堆放整齐。若为露天堆放,顶面应遮防雨蓬布。3安全检查制度派专人观察、检查措施: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并应有书面记录。2)高支模重点检查部位:模板支撑体系是否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水平支撑、扫地杆、剪刀撑;立杆搭接、对接是否符合要求;立柱间距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规定设置水平加水平剪刀撑。3)杆件的设置、连接、支撑、剪刀撑是否符合要求,与柱体连接情况是否符合要求。4)立杆底座垫木是否松动。5)架体是否下沉,垂直度情况。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要求。7)支架与管件是否有变形。8)支架在搭设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查。9)监测项目: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基础倾斜。凯盛建设集团第二炮兵大学扩建第二教学楼项目部2014年3月21日 . .可修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