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

上传人:企、****资料... 文档编号:182943033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年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年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徐汇区妇幼保健所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动脉的内膜可分为哪几层()。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B、内皮、基膜、内皮下层C、内皮、基膜、内弹性膜D、内皮、内皮下层【答案】A【解析】除毛细血管外,其余所有血管的管壁均可从内向外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中动脉的内皮下层深面还有一层内弹性膜。故选A。2、肺炎球菌肺炎痰呈铁锈色与哪一病理分期有关()。A、红色肝变期B、

2、消散期C、充血期D、水肿期【答案】A【解析】肺炎球菌肺炎红色肝变期一般为发病后的34天,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致使痰液呈铁锈色。3、关于应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对是人面对应激源时的一种反应B、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C、应对都能消除自己的紧张D、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答案】C【解析】应对又称为应付。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又称为应对策略。目前认为应对是个体为缓冲应激源的影响,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摆脱心理冲突引起的自身不平衡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认知性适应行为过程。但是并不是应对都能消除自己的紧张感。故选C。4、以下属于病理性充血

3、的是()。A、运动时的骨骼肌组织充血B、炎症时的局部充血C、进食后胃肠道黏膜的充血D、妊娠时的子宫充血【答案】B【解析】病理性充血是指病理状态下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充血。炎症时的局部充血属于病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还包括减压后充血。生理性充血是指因器官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而发生的器官和局部组织的充血。例如进食后的胃肠道黏膜充血;运动时骨骼肌组织充血和妊娠时的子宫充血等。故选B。5、对睾丸不准确的描述是()。A、表面被覆鞘膜脏层B、后缘和上端有附睾贴附C、下端连输精管D、呈扁的椭圆形【答案】C【解析】睾丸呈扁卵圆形,为男性的生殖腺,表面光滑,分为内、外侧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其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

4、、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并与附睾和输精管的睾丸部相接触。上端和后缘为附睾头贴附,下端游离。6、腋中线胸膜下界体表投影()。A、第6肋B、第8肋C、第11肋D、第10肋【答案】D【解析】腋中线胸膜下界体表投影第10肋。7、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安全事件是()。A、化学伤害B、锐器伤C、生物伤害D、电离辐射【答案】B【解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物理因素中的锐器伤是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电离辐射是造成医务人员特别是放射专业人员职业危害的重要物理因素,因消毒剂所致的化学伤害轻者引起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引起中毒或致癌。故选B。8

5、、HSV-2主要潜伏于()。A、肾B、局部淋巴结C、三叉神经节D、骶神经节【答案】D【解析】常见错误是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者是将HSV-1与HSV-2的潜伏部位混淆了。HSV最有意义的特征是病毒可以潜伏存在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内,而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9、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A、医生有绝对的权威,患者无条件的配合医生B、医生相对主动,患者相对被动C、医生和病人共同商讨病案并决定治疗方案D、病人的主动性大于医生的主动性【答案】C【解析】共同参与型这是一种双向性,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思想的医患关系,医患双方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双方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

6、地位。共同参与医疗决策和实施过程,互相尊重,互相依赖。故选C。10、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演变至肺气肿时,最早的症状是()。A、咯血B、咳嗽、咳痰加重C、心悸D、气短【答案】D【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可无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会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发肺气肿时,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仅在活动时气急,随病情加重静息时也有气急。11、关于炎症概念的叙述更准确的是()。A、活体组织对损伤的反应B、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的防御反应C、组织对损伤的防御反应D、血管对致炎因子所产生的反应【答案】B【解析】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12、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的药物是

7、()。A、利福平B、链霉素C、多黏菌素D、头抱霉素【答案】A【解析】利福平与细菌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强烈结合,竞争抑制细菌的RNA合成。13、主要促使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是()。A、促胃液素B、促胰液素C、血管活性肠肽D、缩胆囊素【答案】D【解析】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胰液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细胞两种细胞分泌的。腺泡细胞主要分泌各种消化酶,而小导管细胞主要分泌水和碳酸氢盐。这两类细胞分泌的胰液不尽相同,其调节因素也不完全一样。许多神经和内分泌因素可促进这些细胞的分泌功能。其中缩胆囊素主要促使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大量水和碳酸氢根,促胰液素主要是促使胰腺腺泡细胞分

8、泌消化酶,促胃液素也有间接促进胰液分14、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胆盐、胆固醇和磷脂酰胆碱都可乳化脂肪B、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C、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D、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答案】C【解析】胆汁的主要成分是水、胆色素、胆盐等,胆汁中没有消化酶。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所以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盐可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此外,胆汁还可中和胃酸等。15、头孢他啶/棒酸和头孢噻肟/棒酸纸主要用于检测()。A、MRSB、血清芽管试验C、胆汁溶菌试验D、超广谱-内酰胺酶【答案】D【解析】头孢他啶/棒酸和头孢噻肟/棒酸纸

9、主要用于检测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16、早期发现肺结核的重要方法是()。A、血常规检查B、血沉检查C、胸部X线检查D、结核菌素试验【答案】C【解析】X线检查是筛选肺结核病人最常用、最简便和最有效的办法。在胸片中,除了一部分单纯的内膜结核以外,几乎都可以显示出肺部病灶形态、范围。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和观察治疗效果的办法。故选C。17、在海平面条件下,诊断成人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值()。A、5.3kPaB、6.67kPaC、8.0kPaD、9.3kPa【答案】C【解析】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状态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7Kpa(50mmHg)为型呼衰,单纯动脉

10、血氧分压降低或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Kpa(50mmHg)则为1型呼衰。18、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与应激()等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A、体力活动过少B、身体超重C、食盐过多D、吸烟【答案】ABCD【解析】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与情绪应激、体力活动过少、身体超重、食盐过多和吸烟等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故选ABCD。19、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与应激()等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A、体力活动过少B、身体超重C

11、、食盐过多D、吸烟【答案】ABCD【解析】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与情绪应激、体力活动过少、身体超重、食盐过多和吸烟等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故选ABCD。20、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全身小动脉收缩属于()。A、神经-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答案】A【解析】通过神经影响激素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行调节的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21、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酸C、磷酸肌D、ATP【答案】D【解析】葡萄糖及脂肪酸所含的能量必需氧化降解生成ATP,方可被各种生理活动所利用。

12、磷酸肌酸及GTP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也需转移给ATP,方可被多种生理活动所利用,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即ATP。故选D。22、属于处方药的有()。A、病情较重,需经医师诊断治疗的药品B、可以在大众传播媒介作广告宣传的药品C、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D、治疗小伤小病,解除症状的药品【答案】A【解析】处方药是指必须具有处方资格的医师开具的处方方可调配、购买和使用,并须在医务人员指导和监控下使用的药品。病情较重,需经医师诊断治疗的药品属于处方药。其他三个选项均属非处方药。故选A。2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原因不包括()。A、常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B、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

13、下C、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D、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包膜糖蛋白E2最易发生变异【答案】A【解析】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包括:病毒基因易变异,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病毒感染免疫细胞,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预防就是病因控制,疾病预防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属于二级预防C、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指在疾病的临床前期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预防工作D、促进疾病康复,预防残疾发生,属于三级预防【答案】ABD【解析】(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通过采取措施,消除致病因素对机体危害的影响,或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2)第二级预防

14、:在疾病的临床前期,通过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3)第25、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作用来调节。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神经-内分泌系统D、肾、肺【答案】C【解析】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实现,即主要通过下丘脑口渴中枢以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调节。例如机体失水过多活进食过多食盐时,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视前区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口渴中枢兴奋,通过饮水补充水分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在肾脏,抗利尿激素是一种最有效的调节水分重吸收的物质,而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26、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A、呼吸幅度减小B、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增大C、吸气时相缩短D、呼吸频率加快【答案】B【解析】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中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有切断吸气,转为呼气,使呼吸频率增加的作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深慢。27、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原因不包括()。A、常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B、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C、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D、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包膜糖蛋白E2最易发生变异【答案】A【解析】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包括:病毒基因易变异,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病毒感染免疫细胞,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