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课中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对策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2868998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操课中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操课中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操课中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操课中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操课中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操课中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对策 体操课中学生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对策 【摘要】体操的功能特点,决定了体操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若处理不当,就会发展为心理障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总结法对体操课中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简要的提出了预防心理疲劳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体操课,心理疲劳,对策 随着体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只是单纯的研究身体素质、技术、体能等已远远不够。体操教学不同于其他项目,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在反体位状态下完成的,完成动作所使用的器械都有一定的高度,动作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体操运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在体操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

2、性较大。 1心理疲劳 1.1心理疲劳的概念及其危害。心理疲劳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因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劳。心理疲劳是在活动过程中过度使用心理能力而使其功能降低的现象,或长期单调重复作业而产生的单调厌倦感。它并不是由身体能量的消耗引起的,而是学生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它直接影响着体育学习的效率,甚至引起厌倦情绪、冷漠态度、产生心理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疲劳往往通过一些身体疲劳的症状表现出来,当心理疲劳持续发展时,将导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失眠、内分泌紊乱等,最终导致心理疾患。因此学生在体操课上产生的心理疲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3、2心理疲劳的基本特征 1.3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 2体操教学中克服或消除心理疲劳的对策 2.1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活动目的越明确、越深刻,意志就越坚强,越能够激励人的行为去达到某一目标。因此,在体操教学中,教师除向学生传授“三基”外,更重要是对学生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使学生明确体操教学的目的,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因。大学生只有把体操课的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要求时,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才能产生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及消除各种心理疲劳。 2.2正确示范、激发兴趣、建立自信心。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

4、,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或活跃的成分,它能诱发学习欲望并转变为积极的实践活动。而在体操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疲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练习不积极的消极态度和被动局面。为了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培养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注意自身的精神状态,有积极的态度,高涨的情绪来感染和影响学生。与此同时,教师通过优美、准确、轻松自如的示范动作以及生动形象、简明易懂的讲解来吸引学生,使他们在知觉意向中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过程;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培养兴趣,诱发学习积极性。在体操教学中,采用学生示范动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2

5、.3加强诱导性。在体操教学中,为完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结构的复杂动作,需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诱导练习作为体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学与训练中运用极为广泛。它不仅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而且能有效的预防伤害事故,消除学习中的心理疲劳,更重要的还能简化复杂动作技术,把教学逐渐推向深入,加快动作技能的形成,提高教学效果。诱导练习的生理机制是通过与所学动作技术相适应的肌肉活动,使中枢神经支配下的有关运动神经之间,建立起与某个技术环节相适应的暂时性神经联系,使练习者在学习某个完整的动作之前,对该动作某个技术环节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为完整的动作学习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从而促进动

6、作技术的学习。 2.4重视保护和帮助,增强信心。体操教学中,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便于尽快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特别是在粗略动作阶段,学生技能尚不巩固的情况下,给与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使学生对动作的正确轨迹,用力时间和方向等深加体会,培养正确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有利于加速动作的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他人保护,还是自我保护都应作为一门专门能力来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每一个动作的保护和帮助的方法,并在教学训练中,让其得以实践和掌握。通过实践使其体会动作哦要领,并感受到通过保护和帮助能完全完成动作,从而

7、消除心理障碍。 2.5掌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在体操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采用行营的教学手段。在体操教学中,要考虑到各个项目、各个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系统的安排整体教学计划,又要考虑项目之间的横向联系。如在进行滚翻类动作教学时,技巧中的前滚翻、前滚翻分腿起、鱼跃前滚翻、双杠中的前滚翻成分腿坐等,它们之间都有类似的技术环节,应合理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分步教学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避免学生产生心理疲劳或降低心理障碍。在教学内容上,女生可以选择一些轻松、难度小、危险系数小的项目。同时,在

8、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切忌“一刀切”,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6加强专项素质练习。专项素质是掌握与提高专项及时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保证。体操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力量、柔韧等素质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强专项素质联系: 在课中安排素质练习。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在每次课中留出一定时间专门安培素质练习。将素质练习与技术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素质练习融入技术教学中去。如在较单杠支撑后倒挂膝上时,通过垫上的模仿诱导练习,既体会了伸腿、送髋的感觉,又使腹击力量得到锻炼。练习方法多样,并有趣味性。加强课后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质按量认真完成并互相监督,以弥补课内的局限于不足。

9、2.7加强师生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之间心理上的协调、适应和沟通,有利于形成亲密感,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氛围。体育课堂教学心理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同学在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事生合作的范围、深度等方面进行引导。提倡多层次,多指向的合作方式。开辟多想交往渠道,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减少控制因素,使师生之间的学习动机和情感不断交流,取长补短,消除隔阂。

10、2.8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师素质包括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水平与职业道德修养等。如果教师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有高超的体育技术和技能,在教学中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示范准确、优美,语言生动有趣,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学生会打心底里敬佩和信任老师。对素质差,一时不能掌握动作的同学要多鼓励,不能挖苦讽刺;学生“顶牛”时,教师要有自制力,切莫态度粗暴,更不能变相体罚学生;对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既不迁就姑息,又要严格要求,对学生的批评注意场合。只有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有可能彻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

11、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 结论 体操课心理疲劳的产生有长远的,也有暂时性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及其复杂的。因此,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心理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指导与帮助;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思想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提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总之,在体操教学中,要了解、掌握学生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避免和消除心理疲劳。 参考文献: 【1】 赵元吉,曹永英.器械体操课学生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与预防J.四川体育科学2004. (6) 37 【2】黎海波.消除精神紧张的九种方法J心理世界,2000. 【3】体操教学编写组.体操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8-38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课题 项目编号:ydk2007-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