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组讨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2867385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小组讨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利用小组讨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小组讨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小组讨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小组讨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小组讨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最近几年,高中语文这一学科,正在更替陈旧的授课框架。要提升学生原有的语文能力,就要探索带有实效的新路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渴求获取到更多的知识,然而很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却没能采用小组讨论这种方法,他们常会觉得:语文学科的授课时间有限,而小组探讨耗费掉了偏多的时间。实际上,只有建构分组探讨的认知框架,才能帮助学生,加深现有的感受,认识到小组协作独有的意义。 关键词小组讨论;高中语文;学习效率 语文科目作为高中阶段内的核心科目之一,涵盖着偏复杂的内涵,而课时又被限缩。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很难调动学生认知兴趣,学生也很难发现潜

2、藏着的课堂乐趣。经过改造的课堂,要把小组讨论这一新方法引入平日内的授课程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组讨论特有的意义 1.增添协作技能 团队框架下的协同学习,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捷径。语文这一科目的测试,会侧重去考查学生现有的知识素养及协作类的技能,并凸显出协作素养独有的价值。小组架构下的协同学习,是采纳班内学习组的建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现有的语文认知目标,并把它融汇进这一学习组特有的目标内。班内的学习组,也应注重协同及借鉴。为提升班内小组的认知能力,不同类别的小组,就要接受协作理念。这样一来,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之上发觉到独有的凝聚力,提升自身原有的协作素养。 2.巩

3、固主体观念 分组框架下的协作学习,可帮助学生去巩固应有的主体观念,从而整合起教师及学生的认知力量。教师要采用适宜性的指引方法,把学生看成语文课堂的主体,在分出学习组及探究的时段内,增添这种指引特有的价值。经过学习组的辨识和摸索,以及班内的观点分享,学生就会明白那些疑难性的语文知识。同时,小组现有的成员会注重共有性的利益,构建起优于学生个体的科目认知架构。 3.更替被动位置 高中生要更替被动的接纳观念,借助分组这样的认知途径,确认自主架构下的主动地位。通过协同学习这一过程,学生会领会原本被忽视的那些语文知识,结合自身独有的感受,搭建起新颖的认知框架。在协作这一方法的指引下,学生会接纳和阅读有关涉

4、及到语文课内知识的书目,记下阅读得来的真实感悟。教师要创设分享的路径,让组内的学生能分享认知的心得,鼓励其摸索更为适宜的学习路径。这种分享及鼓励的办法,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可用的讨论路径 首先,在分出班内的学习组时,教师应能明了班内学生现有的语文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设定出最佳情形下的分组梯度。如教师在解析劝学这一篇目时,应当明晰:这样的篇目带有难度,若要分出班内的学习组,教师先要掌握学生现有的文言文水平。因此,对于篇目内那些偏简单的语段,可以沿用惯用的解析途径,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对于带有一般疑难的那些语段,可以经提炼让组内的学生自己去归结语段的潜藏内涵以及语段涵盖的侧重点

5、。 其次,在分出班内小组以后,还要预设带有讨论价值的独特话题。这一类别的预设话题,应能密切衔接起本源的语文知识。如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作家老舍的很多篇目,因此可以预设对这个作者的特有话题,让小组内的学生去探究这个作家的生平等。在解析琵琶行这样的篇目时,可以让组内的学生去辨识这种文体的特性,以及文段表现的情感。学生也可选取出喜好的语文专题,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搜集有关的资料,并写出独有的篇目感悟。对某一话题独有的感悟,应带有严密的逻辑,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水平。 再次,要接纳多媒体的新途径,让组内的学生把探究得来的认知成果分享给每一位学生。通常情形下,学生很容易理解科目的根本知识,然而,若让

6、学生经过消化,用独有的语言去描画出这样的体悟还是带有偏大的难度。接纳多媒体,可以为组内的学生提供便捷的分享路径,学生可把得来的认知结果制备成幻灯片,在分享这样的幻灯片时,还可以搭配预备好的解说等。此外,多媒体架构下的分组合作,能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文章的背景。如语文课本涵盖关涉战争的那些篇目,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寻找到这一特有背景下的影片,然后在内共同分享。 最后,在查验小组现有的学习成果时,教师要制定带有客观特性的评判方案,侧重对科目探究能力的辨识和考查。如高一时段内的这种考查,要侧重查验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和现有的认知心态;高二时段内的评判,要侧重查验学生现有的探究能力和对特有文体的认知程度;高三

7、时段内的评判,要侧重查验学生现有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归整能力等。在惯用的评判程序内,教师常常建构出纵向比对的路径。实际上,小组以内的横向比对,更能激发学生潜藏的认知热情,让学生注重去互通及协作。 总之,新颖的语文授课,要把高中学生看成这一流程的主体。教师要建构可用的指引路径,有序去指引学生,自主寻找到期待中的语文知识。把班内的学生分成学习组,可以添加新颖的科目内涵,让学生经由主动研究,探求更深层级的语文知识。只有协作架构下的语文课,才能为学生打下稳固的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荣.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09,(09). 【2】刘星.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D.江西师范大学,2005,(09). 【3】陈春芍.浅议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J.中学语文,2012,(02). ( 史玉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