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2864038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摘要:文章对长治学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为提高我院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现状;改革1引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该课程在教学中的现状如何?教学内容及方法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针对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调研。2教学现状2.1教材内容陈旧近几年,学生使用教材在内容上和前几年相比没有根本的

2、变化,还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三大组件的简单操作。但是,学生在上中小学时就已经接触并学习过上述知识,对学生而言,并不新鲜,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2.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我院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尽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都已列入中小学的课程,但在教育欠发达的地区,这门课形同虚设,导致这些学生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十分欠缺。而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开设这门课程,这些学生就具有较好的基础。这将导致新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2.3教学模式落后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上课和上机实验两部分,上课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上机在实验室进行练

3、习和辅导,这种教学方法可在教学时进行较多内容的讲授,但带来了另一种弊端,就是学生在上课时灌输的内容太多,上机练习时大部分已忘记,上机跟不上上课的节奏。2.4考核方式单一我院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考察方式,这样的评价不能很好的测试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不能掌握学生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5教师缺乏培训目前,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处于一种超工作量的工作状态,很难获得专门的时间和机会来更新专业知识。有的教师以自学为主,有的教师以边学边教的状态进行教学,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难以保证。3改革的必要性3.1教材改革的必要性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许多学生进校前已接触过信息技术

4、这门课程,而我们现在的教材还是零起点;,这显然不能满足有基础的学生的需求。提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非常必要【1】。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我院所用教材却没有进行及时更新,没有体现出计算机领域最新的技术和最先进的应用,教材的发展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教材改革势在必行。3.2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新入学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而且文理科、专业的不同对知识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肯定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需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没有基础的学生可以把基础打牢,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得到提高,把知识面扩广扩深。3.3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上课和上机分开

5、进行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但讲授内容较多时,学生能掌握多少,需要通过上机来检验。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上课内容已经遗忘大半,上机时较多时间打游戏或做其他与教学不相干的内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学校与系级配合,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机房,并配以多媒体系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2】一定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3.4教学目的改革的必要性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系统学习,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并能熟练解决其所在专业领域中的各类问题。针对这一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

6、力,所以教学目的必须改革【3】。3.5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考试;历来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其特殊性,传统的考察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模式显然不足以全面评价学生,甚至会失真。建立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结合本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考核方式。如何能更体现学生的价值,必须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4】。3.6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而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远不及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须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努力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保证教师的知识更新所需的时间及机会,以

7、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是每个高校应重视的问题。因而应当把继续教育做为教师工作中一项必须而长期的任务。4总结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各所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提高该门课的教学质量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上述的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参考文献:【1】孙爱民、封蕾,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改革的必要性与对策榆林学院学报2007,(7):23-24.【2】黄蓝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价值工程,2011,(19):173.【3】戴丹、戴维,基础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科技教育创新,2010,(12):144-146.【4】扬杏芳,大学素质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江苏高教,2006,(04):131-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