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环境变化以后》教案6(2021新版)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182849786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环境变化以后》教案6(2021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环境变化以后》教案6(2021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环境变化以后》教案6(2021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环境变化以后》教案6(2021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环境变化以后》教案6(2021新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环境变化以后【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第三课,在学生认识了生物的共同特点,探究了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之后,从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发生改变使生物面临挑战入手,借由一个个典型事例使学生深刻感受非生物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巨大影响。本课学习内容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探究不同性质的环境变化对生物有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改变,进而影响到生物的生存,人类正采取措施降低破坏性影响,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到现代科技的两面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本课教学内容由四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认识缓慢而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使生物演化出适应季节变化的行为和身体变化,认识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性事件

2、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胁。活动二,认识人为原因造成的非正常的自然灾害对生物造成的严重危害。活动三,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入,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类在开发和建造的同时,依据生物的生活习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其生存环境,借由鱼道的设计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这是生命科学和技术与工程的结合。活动四,拓展活动,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针对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如何修建铁路,提出自己的评估方案。【学情分析】已有认知情况分析通过上一节课动物的庇护所的学习,学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非生物环境对于生物生存的重要性,也隐约感受到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于生物的正常生存存在的潜在威胁。但具体的环境变化对

3、于生物生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还是模糊的。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各种图片和视频以及学生的前瞻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变化包括自然的环境变化和人为的环境变化。其中自然的环境变化还包括正常的和非正常的变化。同时作为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寻求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采取积极的活动和自然和谐相处。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对于很多事物已经能够给出自己的合理性评价。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步培养学生高效搜集有效信息,以及进行积极思辨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平时对于环境的变

4、化也没有特别的关心和仔细的观察,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大量的收集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心。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本课的学习需要学生从气候变化使生物演化出适应季节变化的行为和身体变化,来真实的感受到人为原因造成的非正常的自然灾害对生物造成的严重危害,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让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并准备大量的课件视频,并能从学生本体出发考虑,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入,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能举例说出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对比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能举例说出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性事件

5、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胁。能举例说出人类的生产、建造等活动引起环境变化,对生物的生存造成破坏性影响。能以鱼道的设计为例,依据洄游鱼类的生活习性评估其合理性。能意识到工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特别是由此引起的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重点】说出生物适应季节更替的方式并说明原因。【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评估不同鱼道的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资料。学生学习单。【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气温怎么样?你是怎么应对寒冷天气的?(结合实际的情况,学生回答)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寒冷天气导入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2季节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你知道动植物是怎样应对寒

6、冷的天气吗?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下面让我们展开讨论。首先,请这位同学介绍关于动物冬眠的相关知识。(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介绍)通过介绍,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呢?(生回答)冬眠的动物到底有哪些呢?这位同学列举了很多。(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介绍)蛇是常见的冬眠动物,这位同学详细介绍了蛇的冬眠。(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行阅读)。通过阅读,你们有什么收获?(生回答)季节交替,鸟类会出现换羽的行为。你都有哪些了解呢?有什么收获?下面让我们通过该生的作业分享具体了解。(投屏该生的作业,生自主阅读)除了鸟类的换羽行为,这位同学还给我们介绍了雪兔的换毛行为。通过两张图片对比,有什么发现?鸟类除了进行季节性换羽

7、,这位同学还和我们分享了鸟类的另一种季节性行为?我们将季节性迁徒的鸟成为“候鸟”。通过阅读,候鸟为什么要迁徙呢?鸟类要迁徙,其他动物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帝王蝶和斑马迁徙的壮观景象!(观看相关视频)这位同学的分享有点特别,他分享的是什么呢?(投屏学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植物怎么应对季节交替?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千年银杏秋天的美。(观看相关视频)设计意图动植物适应季节交替的方法,属于比较基础的知识,本环节教师设计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和手中的智能终端去寻找答案。从教师教变成了学生主动学,锻炼了学生收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3自然灾害对生物的影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组同学分享的图片。

8、(一起观看图片)这些动物遭遇了什么?(生:森林大火)森林大火会有怎样的后果?(生1:破坏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动物无家可归。生2:动物数量产生长期影响,有些动物因此灭绝。)这位同学的分享很有深度,你有哪些收获?(生1:森林火灾除了对生存在其中的动植物找出影响,森林大火产生大量泥沙被带到下游会引起河流淤积,影响河水质量,进一步影响河中生物。)这位同学和我们分享了洪水对动物的影响。(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大家有什么收获?(生:洪水会造成大量动植物的尸体腐败,腐败的尸体会污染水源,滋生媒介生物,如蚊虫等,进而造成传染病流行。)地震对动植物的影响又如何呢?让我们从这位同学的分享中找答案。(投屏该

9、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生1:地震会造成人员伤亡,对动物的栖息地造成威胁。)地震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吗?(生2:地震对某些品种是-种机遇,地震使-些物种突破环境限制,获得发展。)是的,我们要看问题要全面,自然灾害既具有摧毁性,但是它也能够摧毁动植物的天敌,使他们获得发展壮大所需的资源。设计意图自然灾害对于环境和环境中的生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的视觉带来巨大震撼的同时,给他们的心理也带来了震撼。而且这些图片是学生自己有目的地去找的,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本环节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4认识到人为灾难性对生物的影响类生活依赖自然,人类活动会对自然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下面让我们先从同学

10、分享的图片中进一步了解。(生观看图片)看完图片有何感受?除了人类垃圾的危害,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的危害也不小。请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分享。(投屏该生作业)同学们,保护环境你打算怎么做?(从内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设计意图通过全身沾满汽油的小鸟,给学生带来强烈视觉震撼的同时,引起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引发的对生物的威胁。5分析评估鱼道的合理性人类活动确实对生物生存带来了影响,如修堤筑坝影响了鱼类的正常洄游。为了缓解问题,人类在鱼类洄游河段设计了鱼道。下面这两种鱼道的相关信息老师课前已经以ppt的形式发布在班级圈。现在请大家交流它们的优缺点。(原生态鱼道更合理,它还原鱼类的润游路径,鱼类能很快适应。横隔板鱼道设计比较合理,能够通过调整过于孔的大小,选择让不同的鱼通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今天,我们和大家讨论了季节交替、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引起的环境变化,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变化,这样才能够适者生存。课后请大家完成全景课堂中完成在藏羚羊必经之路设计铁路的任务。设计意图学生对于鱼类洄游,及鱼道等字眼都不太熟悉,教师将相关学习内容放在课前让学生去了解,课堂学生的交流更加的有深入和有内涵。【教学后记】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