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上传人:锦晨****资源 文档编号:182815388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6.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 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 矣。,给句子加标点表达两层不同的意思。,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能辨识标点符号使用的易混 点、易错点,正确使用标点符 号,更好的服务于生活。,标点符号分类:,1、点号7个 句末点号 。?! 句中点号、,;: 2、标号9个“”、()、 、 、等等。,标号及其形式,zxxk,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 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 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 列词语中

2、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 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a.原子弹、 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 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b.这个经济 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 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 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 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 不打顿号。)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集合词语连得 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 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 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a.这次“严打”的 成功,和广

3、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 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b.这个县有 30多所中小学。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 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 中间不能打顿号。)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 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 浅山。,1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2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表概数的地方不用顿号,但表示确数 的地方必须用顿号。,主要用以表明书名、篇名、报刊 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 等。 (栏目名不用书名号),书名号()用法,如: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所展示 的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 名,中间用间隔号,

4、然后加上书名号。如: 苟子劝学。 2.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 单书名号。,表示并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 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1 用分号的分句内至少有一个逗号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 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 雄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 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 出呢? (2)选择问句,问号放在句末。 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 号。 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

5、整个句子不 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问号小结,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1、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2、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3、怎么了,你? 4、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 不能去吧? 5、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表示文中引用等的标号,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表直接引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 原文)表特定称谓表强调突出表讽 刺、否定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 节日、纪念日等。,引号

6、,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1、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 新,朴字见色”。 2、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1、引述,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类。 属前者才用引号,后者则不用引号。 如: 毛泽东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 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他说过,没人的时候一定要关上门。,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 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 号 。,例:毛泽东同志讲过,他写的文 章不大引用马列怎么说,报刊老引 用他的话,他就不舒服。,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 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例:爱因

7、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 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全引的正确标示:,。”,: “ 全引的错误标示: :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 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点号(问 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 面。,例: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例: 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 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 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 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部分引用,正确标示: “ ,部分引用,错误标示: “ ,。”,引文末了是问号或感叹号的, 无论直引、夹引都放在引号之内。,正确用法:,!,!,4.引文

8、之内又有引文时,外 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 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 ?”,引号中的引号用法,例7、正在沙特访问的美国国务 卿贝克今天说,海湾危机“正进入一 个新阶段,如果必要,美国将不排除 诉诸武力” 。 例8、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两句反复吟咏 了好几遍。,注意: 活动名、栏目名不 用书名号,用引号。,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说话空隙,或者说话断续、沉 默不语等。 例;原来如此! 例:喂!是小陈吗?你托我买的书买到了你什么时 候来取?好,好,再见!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下边三点: (一)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

9、省略,一般要 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以便读者据以联想和补充省略的内 容。 (二)省略号前边的话如果到了需要停顿的地方,应该用 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 可以用):省略号后边不必再用表示停顿的符号。 (三)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 必再用“等”“等等”。 例如: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 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分析:去掉省略号或等),“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 些。”,(2)同一句话内一般不能有两个冒 号,下句中的冒号应该为逗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 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 是脱产培训。,冒号,(1)表示它后

10、边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2)表示 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例:“好香的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赵七 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3)表示说话中断。 例:“你”老张看了看我,亲切地说,“未 来属于你们,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学习,力争 成为本行的专家。” (4)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 (5)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C 我问那个买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 生?”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

11、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 着你。,“十三”和“四”不是并列的,应直接说“十三,四B岁像”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 定要能够背诵。,书名号里还有书目名称时,里面要用单书 名号,应写为“(十则)”,所引用的诗句没有独立成句,所 以,逗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 装作没听见?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 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 情而优美的恋歌。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 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 “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 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们。” A选择疑问句,第一个句

12、子后使用逗号,句末使用问号,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 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遗像不到的 收获。 B 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 在电话诞生以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 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 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 进的动力。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林门献 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B (A. 把第一个句号换成分号;C.问号 改

13、为逗号;D.“三、四”改为“三四”),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 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 会得到遗像不到的收获。 B 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 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以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 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都变成了现实。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 “过”,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 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 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 献出200毫升鲜血。,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 谁说的话? 最先见于何书? B 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 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C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没见过一座 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一条 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D “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 吃饭了。”,谢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