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2798474 上传时间:2021-05-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初探 摘要:产业化必须以一定的项目作为载体来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理论及依据的探析,并利用相关的知识与方法 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提出了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7种种基本管理模式。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一、引言 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语,“产业化”也就是“市场化”? 。在农业经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由于土地产权垄断力量的存在、农民受教育水平、与市场进入有关的基础设施的落后及农民观念等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民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非常高昂。在这种情况下,农民

2、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自给自足,农村中的分工和专业化难于充分展开,农业社会化难于体现,农民很难通过农业产业化而获利。因此,简单的引入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进行,不能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取决于市场的交易效率: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与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关系-2J。如何有效降低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将分散的农产组织起来,推进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3 3、专业化引、规模化5、农业一体化”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农业产业化必须以一定的项目作为载体来实施,因此有效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成为农业产业化成功实施的关键。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是一个

3、综合性的概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照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通过成立项目组织,选定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农副产品项目,正确利用项目组织资源进行项目策划、实施,从而实现农业项目产业化运营,并逐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的一次性过程。 实现农业项目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为此,从理论上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二、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产业经济学是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产业经济学,或称产业组织学(理论),早期亦称价格理论,它源于微观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是各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

4、政策等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就是要在政府农业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通过特定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运作方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组织的成长,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中系统地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最先用来解释对外贸易问题,后来发展成为历届区域经济发展和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理论之一。根据这一理论,不同生产区位和生产区域,由于其资源和要素禀赋的差异,造成产品在市场实现过程中,成本收益的差异。资源与要素禀赋有优势的生产单位或生产区域在市场博弈过程中,可以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村渡夫在分析了东亚的E1本、韩

5、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后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1999),他认为发挥比较优势,逐步提升资源禀赋结构是一个更为成功的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是选择和扶持战略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带动、扩散效应促进相关产业群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和扩散效应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实施有效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科斯在2O世纪30年代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文中认为,企业的形成原因,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而把交易转到企业内部,即企业是反市场的产物,是对市场外部不经济的企业组织内部经济化。科斯的交易费用学派理论,为有效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的目的和意义,作出了

6、精辟的理论解释。 舒尔茨提出的“贫困而有效率”的假设从理论上描述了农户在参与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的行为动机和利益决策。在涉取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后,认为农民是有理性的,他在面对市场机制作出决策时,受制于交易费用的大小。市场交易费用越大农民参与市场的预期获利就会越低。如果交易费用足够高,农民甚至会退到自给自足的状态(杨小凯、张水生2002)。而有效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就是通过项目组织特定运作方式,解决分散农户进入市场的高昂交易成本,以及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组织化形成的交易成本。拉坦在诱致性制度变迁、农业发展的国际化比较中提出诱致性变迁理论,并引用农业发展经验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检验。 强制性制度变迁理

7、论是林毅夫在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国家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程序,并保护产权以换取税收,作为垄断者,它可以比竞争组织低得多的费用提供那些制度服务。这为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中政府这个项目干系人给予科学、合理的定位。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给人们带来的规模收益将决定制度变迁可能的方向,当收益递增普遍发生时,制度变迁不仅能够顺利进行,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得到巩固,经济沿着良性循环轨迹发展;而当收益递增不能普遍发生时,制度变迁就会朝着无效或者不利于最大化的方向发展,结果经济就会呈现长期缓慢增长或停滞的状态。通过政府这个项目干系人有意图的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项目的诱

8、导,有效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替代政府,潜移默化地对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效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替代政府,潜移默化地对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效应。 美国学者David Cleland称,在在应付全球化的市场变动中,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项目管理等于竞争力,有效的项目管理模式,更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三、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发展现状(一)国外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1新加坡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 新加坡是个都市经济国家,自然资源缺乏,农产品不能自给,依靠进口。新加坡农

9、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总结为:重点建设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项目,农业科技园基本建设由国家投资,然后再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租期为l0年。由新加坡国家原产局出面协商,投资在海外合作建立生产基地,然后承包给商人或公司经营。通过上述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新加坡农业生产供给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泰国、巴西等农业国家已多采用该管理模式,效果显著)。 NextPage2美国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 美国大多数涉农公司产业化运作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合同制经营方式,该模式是战后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类型(澳大利亚、西欧、加拿大等亦采用此模式)。农业合作社模式是指农业合作社作为项目发起人组织社员

10、等项目干系人组成项目团队,主导某一产业项目,形成产业化运作。该模式多采用与农业区域专业化项目,如美国玉米种植带产业化运营项目。农工商综合体项目管理模式是指项目发起人通过主导项目的选择,把农业生产本身同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或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溶合为一个企业,逐步形成产业化运作的一次性过程。农工商综合体项目管理模式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如降低成本,加快了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联营体项目管理模式又叫混合型公司模式,是指由工业、商业、金融及农业企业等多种资本以相互控股投资形式,通过产业化项目合作,混合而成的联营体运作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通过跨国公司

11、或本国公司与外国公司联营的项目管理模式,疏通国际农组,定期对相关农副产业项目进行指导、培训,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进展步伐,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宝鸡农业专家大院等。(9)设施农业产业化推广项目管理模式。由设施农业项目投资人发起,组建项目团队、任命项目经理,进行设施农业项目设计、规划、施工,达到预定的项目目标,交付经营者使用,即告项目完工。如农业蔬菜大棚设施等。(10)农业特种养殖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由项目发起人组织资金,技术和设备人员,进行总体规划如珍禽养殖、野生动物养殖等。(11)农业合营、合资、合作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形成产业化体系的过程。由项目发起人组建产业化项目管理小组,利用

12、国外援助、贷款,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设备、品种、经营管理方式,在国内或国外建立生产基地,进行产销一体化经营活动。如“王朝”葡萄酒生产;江苏连云港如意公司与香港、澳大利亚合资于1994年建立的蔬菜基地,联合山东、安徽、河南近50家蔬菜加工企业,建成更大的国际“菜篮子”,产品销售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在日、美、俄等国兴办农业企业等。(12)农业人力资源产业化输出项目管理模式。 由当地政府作为项目发起人,组建项目管理组织,将本地剩余劳动力进行组织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技能,进行劳务输出或当地消化,很快形成农业人力资源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四、农业产业化项目管

13、理模式分析1选项招商 实施模式 项目发起人通过选定项目及项目设定,拟订项目招商书,公开招商,吸引项目投资商进行投资,投资商成立项目程序管理小组,任命项目经理进行项目启动、投资、建设、运营。采用这种方法时,投资商与项目发起人之间签订合同,投资商根据项目发起人提供的资源条件,注入资金实施项目,并根据合同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收回投资,取得利润,同时达到项目规定的目标。选项招商实施模式是适合我国各地在推进农产业产业化项目管理中所采用的通用模式。2规划实施承包模式 由农业产业化项目发起人选定项目,成立程序项目管理小组对实施项目进行释义,任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启动,项目实施,并将项目可交付成果移交项目

14、发起人。项目发起人(项目投资人)通过合同形式或通过招标方式将项目成果租给商人或公司经营,限定一定的经营期限,并通过合同实现项目预定目标。这一模式效率高,责任明确,产业化程度高。3CM 组织全程管理模式 CM组织全程管理模式就是从农业产业化项目规划实施起,项目发起人就雇用具有农业产业化专业知识的CM 组织农业专家组建的项目团队,与项目程序管理小组和项目经理一起参与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整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来,为缺乏经验与专业知识的项目发起人,提供规划、实施、运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实施、运营全过程。农业科技产业化推广项目,多采用此种管理模式,效果显著。4建设运营移交模式 建设运营移交模式的基本

15、思路是:项目发起人提出项目建议书,由政府批准并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优惠政策,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专业投资公司作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并任命项目经理启动、实施项目 ,项目经理将项目可交付成果移交开发公司运营(CM组织全程跟踪),开发公司在有限的时问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经营者运营。建设运营移交模式适用于大型产业化项目管理,一般投资额大,风险高,周期长,我国沿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化合资项目。多采用此管理模式。5合同模式 合同模式是在充分考虑项目参与者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农业产业化项目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一般要求项目发起人与参与者各方在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达在一种短期或长期的协议,通过建立项目工作小组相互合作,及时沟通以避免争议和诉讼的产生,共同解决产业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分担项目风险和有关费用,以保证参与各方目标和利益的实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技人员+农户”、“农产联+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户”都可采用此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